1樓:弘孤蘭郯黛
1、浮力的定義:
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鄭消森力方向:
豎直向上,施力物體:液(氣)橋判體。
3、浮力產生的原因(實質):
液(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大於向下的壓力,向上、向下的壓力差即浮力。
4、物體的浮沉條件:
前提條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說明:密度均勻的物體懸浮(或漂浮)在某液體中,若把物體切成大小不等的兩塊,則大塊、小塊都懸浮(或漂浮)。
一物體喊畝漂浮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若露出體積為物體總體積的1/3,則物體密度為(2/3)ρ
分析:f浮=
g則:ρ液v排g
物vg物=(
v排/v)·ρ液=
3ρ液。懸浮與漂浮的比較。
相同:f浮=
g不同:懸浮。
液=ρ物;v排=v物。
漂浮。液》ρ物;v排。
2樓:蘭才藝寒姮
如果地球的引力增大了,人還能浮在死海上看書麼?(a.人的質量將明顯增大,將沉入海里。
b.人的質量將明顯增大,人仍能浮在海中看書。
c.人受到的重力將明顯增大,人將沉入海里叢碧穗。
d.人受到的重力將明顯增大,人仍能浮在海中看書。
因為。質量不變滲卜,和引力無關,所以ab錯。又。因為。
在學浮力的時候你們一定推導過密度慧緩小的物體浮在密度大的上面,因為重力不改變水和人的密度(這是最直接的理解方法),所以人仍然可以浮在水上。
又又。因為。
重力是地球對人的吸引引起的,所以引力增大,重力增大。
所以答案一定是d!!
關於浮力的知識點
3樓:網友
初中物理:浮力經典例題大全!列印啃透掌握,考試拿高分很輕鬆初中物理:
浮力經典例題大全!列印啃透掌握,考試拿高分很輕鬆浮力是中考物理當中必考的乙個知識點,歸屬於力學的範疇,因此其重要性肯定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不少同學接觸這部分知識點卻非常困難,特別是相應的概念知識等,更是難以記熟掌握。其實浮力在我們生活當中非常的常見,游泳時會產生浮力、魚或者氣球浮在水面上的時候也會產生浮力,所以平日裡的觀察非常重要。
當然除此之外肯定是不夠的,物理在初中階段雖然整體難度不會太大,但是涉及到的知識點和概念非常的多,所以除了上課需要認真聽講以外,課下也要及時的做好歸納複習。最好是針對自己的薄弱點以練代考,提高學習效率,整體錯題集,這樣自己哪方面還有欠缺也就能一目瞭然了。
同學們要想在中考物理當中取得好成績,就必須要消滅自己的薄弱點,所以為了幫助大家,下面老師專門整理了,初中物理浮力經典例題大全,並含有相應答案解析!希望同學們都能列印收藏乙份,相信啃透掌握,考試拿高分是很輕鬆的。
關於浮力的知識點
4樓:腦袋控控
關於浮力的知識點如下:
1、浮力:一切浸入液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這個力叫浮力。浮力方向總是中搭豎直向上的。(物體在空氣中也受到浮力)
2、物體沉浮條件:(開始是浸沒在液體中)。
方法一:(比浮力與物體重力大小)
1)f浮(2)f浮》g ,上浮。
3)f浮=g ,懸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體與液體的密度大小)
1)ρ物<ρ液,下沉。
2)ρ物》ρ液, 上浮。
3)ρ物=ρ液,懸浮。(不會圓凱漂浮)
3、浮力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賣腔拿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4、阿基公尺德原理:浸入液體裡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浸沒在氣體裡的物圓凱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於它排開氣體受到的重力)
5、阿基公尺德原理公式:f浮=g排=p液v排g。
6、計算浮力方法有:
1)稱量法:f浮=g — f ,(g是物體受到重力,f 是物體浸入液體中彈簧秤的讀數)
2)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平衡法:f浮=g物 (適合漂浮、懸浮)。
7、浮力利用。
2)潛水艇:通過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沉浮。
3)氣球中搭和飛艇:充入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
浮力的知識點
5樓:小浮生歇
浮力的知識點如下:
浮力與重力沒有必然的聯絡。離開了液體和氣體,重力與浮力就沒有什麼聯絡。但在液體與氣體中,研究物體的受力及運動情況時,它們就有關係。
當浮力大於重力,物體在液體中上浮,到最後漂浮在液體面上,此時的重力都等於浮力早慶。當浮力等於重力,物體懸浮於液體中。當浮力小於重力,在液體中下沉到窗容器底。
浮力產生的原因:
物體上下表面由於處於液體(或氣體)的深度不同,受到液體(或氣體)的壓力也不等,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壓力大於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壓力,這兩個壓力之差形成了浮力。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的液體(或氣體)的多少相關。
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信租為例,由於液體會產生壓強,而且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且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因此物體下底面受到的液體向上的壓力較大,上底面受到的液體向下的壓力較小,物體上、下底面的壓力差即表現為豎直向上的浮力。側面所受到的壓力相互抵消。
浮力是物體洎受頭到條的流體壓強的所有作用的淨效應。其公式可記為:f浮=g排=ρ液·g·v排。
阿基公尺德定律是流體靜力學的乙個重要原理,它指出,浸入靜止流體中的物體受到乙個浮力,其大小等於該物體所排開的流體重量。
方向豎直向上並通過所排開流體的形心,這結論是阿基公尺德首先提出的,故稱阿基公尺德原理。結論對部分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同樣是正確的。同一結論還可以推廣到氣體。
阿基公尺德原理適用於全部或部分浸入靜止流體的物體,要求物體下表面必須與流體接觸。
如果物體的下表面並未全部同流體接觸,被水陸坦握浸沒的橋墩、插入海底的沉船、打入湖底的樁子等,在這類情況下,此時水的作用力並不等於原理中所規定的力。
如果水相對於物體有明顯的流動,此原理也不適用,魚在水中游動,由於周圍的水受到擾動,用阿基公尺德原理算出的力只是部分值。
浮力的知識點有哪些?
6樓:後威鑫
浮力的知識點有:1、浮力的定義: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豎直向上,施力物體:液(氣)體。
3、浮力產生的原因(實質)液(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大於向下的壓力,向上、向下的壓力差即浮力。
4、物體的浮沉條件:前提條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5.浮力產生原因:物體上下表面由於處於液體(或氣體)的深度不同,受到液體(或氣體)的壓力也不等,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壓力大於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壓力,這兩個壓力之差形成了浮力。
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的液體(或氣體)的多少相關。
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為例,由於液體會產生壓強,而且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且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因此物體下底面受到的液體向上的壓力較大,上底面受到的液體向下的壓力較小,物體上、下底面的壓力差即表現為豎直向上的浮力。側面所受到的壓力相互抵消。
6.影響浮力的因素:浮力與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與物體在液體中的深度、物體的形狀、質量、密度、運動狀態等因素無關。
初中物理浮力問題,關於初中物理浮力的問題
根據漂浮的公式,浮力 重力 液體密度 g v排當露出水面體積是5分之3時,進入水中即排開水是體積的5分之2即2dm 的2 5 也就是0.8 10的負三次方,所以這時浮力 重力 1000kg每立方米 10n每千克 0.8 10的負三次方m 8n。當完全進入時浮力 重力 1000kg每m 10牛每千克 ...
關於浮力計算
浮力f 液v排g 液 1 10 3kg m 3,v排 0.064m 3,g取10m 2 s 浮力f 640n 浮力f g 640n 22.4n 617.6n 即61.76kg重物 下面為講解 本體排出的水包括塑料壁,附 浮力概念及產生浮力的原因 液體和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有向上的託力,物理學中把這個...
關於浮力和功,初三的,關於浮力和功,初三的
是相等的,對物體受力分析 重力相等,浮力也相等 只與鐵塊排開水的體積有關 故,把鐵塊拉出來時這兩個力做的功相等,則拉力做的功等於物體的動能和這兩個力的功之差,在2個容器中,由於這兩個力做的功相等,所以只要拉出來時鐵塊動能相等,則拉力做功相等 做功是相等的。做工大小與容器形狀是沒有關係的至於溶液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