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計花間住,且留風月閒」是什麼意思?

2025-03-18 14:55:07 字數 4223 閱讀 9016

1樓:王子來自異時空

沒有辦法長久住在花間,權且留些風月閒情。

秦觀。秦觀(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蘇高郵叢並笑人,字少遊,一字太虛。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別號邗溝居士,學者稱其淮海居士。蘇軾曾戲呼其為「山抹微雲君」。

秦觀是北宋文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觀現存的所有作品中,詞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詩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則達三十卷共250多篇,詩文相加,其篇幅遠遠超過詞若干倍。

本 名。秦觀。

別 稱。淮海居士,邗溝居士,山抹微雲君。

字 號。太虛,少遊。

所處時代。北宋。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江蘇高郵。

出生時間。皇祐元年十二月(1049年(己丑年))

去世時間。元符三年八月十二日(1100年(庚辰年)9月17日)

主要作品。鵲橋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主要成就。北宋後期著名婉約派一代詞宗 文字工巧精細 音律諧美情韻兼勝。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秦觀,江蘇省高郵市人。他少時聰穎,博覽群書,抱負遠大,縱遊湖州、杭州、潤州(今鎮江)各地。

拜謁蘇軾。熙寧十年(1078年),蘇軾自密州移知徐滲含州,秦觀前往拜謁,寫詩道:「我獨不願萬戶。

秦觀(5張)

侯,惟蔽差願一識蘇徐州。」(別子瞻學士》)。次年,他應蘇軾之請寫了一篇《黃樓賦》,蘇軾稱讚他「有屈、宋才」。

在此期間,秦觀與蘇軾同遊戊烯、吳江、湖州、會稽各地,結下了友誼。在蘇軾的勸說下,秦觀開始發奮讀書,積極準備參加科考;可是命運不濟,兩度應考均名落孫山。蘇軾為之抱屈,並做詩寫信予以勸勉。

元豐七年(1084),蘇軾路經江寧時,向王安石力薦秦觀的才學,後又致書曰:「願公少借齒牙,使增重於世。」王安石也讚許秦觀的詩歌「清新似鮑、謝」。

在兩位文壇前輩的鼓勵、稱許下,秦觀決心再度赴京應試。

2樓:一起旅遊吧

塵緣---塵世姻緣。

相誤---相互耽誤。

無計姿旦---無計可帆圓施---沒有辦法。

花間住---逗態冊塌留在花間。 也就是暫時逗留在繁華世界裡。

無計花間住,且留風月閒。什麼意思含義

3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辦法長久住在花間,權且留些風月閒情。

"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4樓:網友

想找乙個沒有塵緣干擾的和平寧靜的桃花源地方,也不可得。

5樓:一知齋

塵緣---塵世姻緣。

相誤---相互耽誤。

無計---無計可施---沒有辦法。

花間住---逗留在花間。 也就是暫時逗留在繁華世界裡。

6樓:匿名使用者

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駐)

談一談,你覺得最充滿靈性的一句話是什麼

7樓:悟你啊

行到水窮轎仿處,坐看雲起時」。這句既有靈氣也有意境,能感受的到他要表達的意閉慎纖思,處絕境時不要失望,因為那正是希望的開始,山裡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來就表示水快來了,告訴我們人生還是孝姿充滿希望的。

8樓:回憶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塵兆核埋緣相族螞誤,無計花間住」。讀到的時候彷彿眼前就出現了醉裡躺在悠悠盪漾的小舟上,由著水流蕩到花深氏談處的場景,很美很有靈氣。

9樓:網友

浮生若夢,若夢非夢。浮扮戚型生何如?如夢之夢」。很仔皮有感觸,這是一種比較超脫的境界,將人生比作一場夢廳猜,我們是做夢的人,也是別人夢中的人。

10樓:沉夜孤星

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願天天下雨,皮雹以為你巨集敏是因蔽握枝為下雨不來」。有點憂愁,帶著少許淡淡的憂傷,感覺那個雨聲潺潺很有靈氣感。

11樓:威武且倜儻的小檸檬

仰碰李天大笑高遲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一聽這句就唸鋒覺得好樂觀啊,很有自信的感覺,組合起來就感覺靈氣逼人。

12樓:消化

我們總是把未來想得比現在更好或更壞。如果想象輪猜的未來比現在更好,它會給你希望或讓你愉悅地期待;如果它比現在更糟,會讓禪散你焦慮——其實這兩者都是幻象」。一針見血的說出了我們現在的生活常態。

賀桐氏。

13樓:聖維風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簡宴。人已經不知道在哪了,門前的桃花攔早銀依舊開睜舉的燦爛,有種物是人非的感覺。

14樓:猴12523撾貪

有幸曾與你,一見如故,浪跡江湖,相伴天涯路,莫問歸處。看到的第一眼就喜歡上了,態度很灑脫。

15樓:知19449賦越

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孔雀東南飛》裡面形容劉蘭芝美貌的文字,「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數物當時薯滲液讀到這幾句真的被驚喊攔豔到。

16樓:小戲箭

特別喜歡這句「歲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膚;熱忱拋卻,頹廢必至靈魂」。沒有人只因年紀而變老,人們只因放棄理想而變含消老,歲月在**上留下皺紋,但是放棄熱鬧老神情使靈魂產生皺紋。很有液虧感覺的一句話。

塵緣相誤,無計花間往

17樓:匿名使用者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煙水茫茫,千里暮斜陽,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點絳唇》秦觀 塵緣---塵世姻緣。

相誤---相互耽誤。

無計---無計可施---沒有辦法。

花間住---逗留在花間。 也就是暫時逗留在繁華世界裡。

請問一下各位,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18樓:山野小青年

人間的簾布,卷下來。寬闊的地上,**有仙人。沒有計劃,只能住在花塵間。興趣高漲,跨過銀橋。可憐,樓上的明月,徘徊不定。是仙女,還是溫柔的懷裡!

19樓:第二杯熱水免費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作者 李白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作者 曹操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作者 蘇軾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作者 歐陽修詩成斬將奇難敵,酒熟封侯快未如。作者高駢百。

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後回答問題。(7分)點絳唇秦觀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煙

20樓:二洋

小題1:詞人醉意朦朧,輕漾小舟,隨著水流來到花林深處,興奮不已(2分)。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喜愛和向住之情。(1分)。(得分標準:畫面2分,心情2分)

小題2:「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勾勒出一幅壯闊而又迷濛的黃昏景象(1分),表達詩人被貶之後天涯飄泊、淒冷之情(1分)。「山無數,亂紅如雨」,描繪了一幅蕭颯的暮春畫面(1分),寫出了詩人前途迷茫、無法實現理想的無奈愁苦之情(1分)。

先分析兩景,後分析兩情也可。)

小題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詩歌意境的鑑賞能力,考生解答時需抓住意象來分析,答題的一般思路是「詩中選取了……意象……營造了……氛圍(創造了……意境、描繪了……畫面)」。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

這個「花深處」,就是指桃源。在郴州,詞人為了排憂遣恨,不得不借酒解愁。醉眼朦朧之中,詞人受潛意識的支配,彷彿覺得自己划起了小舟,正輕鬆自如地隨著溪流浮泛,朝桃花源進發。

路上,「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花源記》)。詞人十分欣喜,他左顧右盼,不知不覺中,已「林盡水源」,來到了「花深處」。閱讀這兩句,關鍵是要抓住「醉」這個核心詞語。

醉入夢鄉,本是常事,所以說這兩句是寫夢境幻象,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小題2:試題分析:此類題目在解答時既要答出借了什麼景,怎麼樣借的景,還要答出借景抒了什麼情。下片「煙水茫茫」四句,乃是詞人有意識地擇取人世間的四種淒涼景象,來影射他黯淡、感傷的心境。

煙水茫茫」,則前途渺遙可知;「千里斜陽暮」,暗示著詞人的處境將每況愈下;「山無數」,正是阻力重重、難回朝廷的象徵;「亂紅如雨」,就是說美好事物正在橫遭摧折。這四種景象並集一起,凝現出巨大的藝術感染力。詞人雖無片言隻語關涉愁苦,而愁苦、失望之情已溢滿紙面。

結句「不記來時路」,源於《桃花源記》。陶潛說,武陵漁人出桃花源後,在返家的路上處處作了標誌,「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這個結句正暗應了題目和開頭,道出了詞人夢醒之後無路可走的窘境和苦況,表達了他「抽身退步悔已遲」和「世外桃源不可得」的愁怛心堵。

早知無計留春住,笑拈殘紅葬落花出自哪

早知無計留春住,笑拈殘紅葬落花 花出自劉墉的某篇文章。意思是 早知道春天留不住,何必像歐陽修那樣對著落花滿眼淚水,倒不如笑看花開花落,因為明年又會是紅花滿樹。但是前半句的出處是歐陽修的 蝶戀花 後半句的出處是 紅樓夢 中的黛玉葬花。歐陽修的 蝶戀花 全文如下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

請問,且向花間留晚照,是什麼意思呢

解釋 且向花間留晚照 在百花叢中留下一抹晚霞夕照。原文 宋 宋祁 玉樓春 春景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註釋 1 縠皺波紋 形容波紋細如皺紋。縠 h 皺 即皺紗,有皺褶的紗。2 棹 船槳,此處指船...

合租三房,其中兩間各住兩對情侶,我自己住一間。請問水電費應該怎麼分攤呢?按房間我是不是很虧

你知道你為什麼一人住一間嗎?你怕吃虧。你不知道吃虧是福嗎?不吃虧怎麼得福?合租房子本來就有許多爭議。如果沒有一個人肯吃點虧。怎麼合下去?人人都要佔便宜。便宜從哪來?從 佔便宜吃大虧 中來。誰佔便宜最多,虧就多。合租房的問題,3個人住。我自己一間房,另外一間是情侶住。水電費怎麼算?按戶算還是按人算?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