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如何找到自己的知心傾訴者?

2025-03-22 12:55:06 字數 1976 閱讀 3759

1樓:反潮流

你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造成抑鬱症和其它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你20歲的男孩子,老是這樣對以後學習和生活都很不利的。

你說:我的多疑讓我不相信任何任人,我說:也許你的個性一直很內向,也許你正薯小時候被別人欺侮過了,其實這些都很正常,我以前的個性也和你一樣,從小就很內向。

但還很要強,為了不被別人欺侮,我就會避著不理別人,省得被別人欺侮。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大,知道不和別人交流會給自己帶隊來很多麻租困煩,慢慢的學會了跟別人交流,膽子也慢慢變大,所以啊,你有的事想得太多弊清唸了,睡眠也會被影響的。

要是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心理疾病就沒法**的,因為心病要用心藥醫啊。

第一:要多和別人交流,提高語言能力。

第二:要多參加體育鍛煉,提高抵抗力。

第三:多做喜歡的專業,提高動手能力。

第四:多做不化錢的好事,提高自信心。

第五:多想想別人好的地方,學會理解別人,包容別人,提高心理素質。

希望我的對你有幫助。

2樓:星明知

你好:其實我也有抑鬱伴隨焦慮症狀,我衡賀也很痛苦,很想有些好朋友能理解我,支援我,可是我沒有,我也好想有一些好朋友,如哪攔鬥果你願意,我們可以嘗試著做一李磨個好朋友,不知道你願意嗎?

3樓:錫安聖臨

有的時候人是幫不了你的,就如你還有很多不願也不能告訴他人的話,連老公婆都不姿源纖能說,就是父母也不能說的,這時候你就發現少了乙個角色,就是上帝,當你學會禱告是最好的解決方法裂凳,把每乙個心思意念都告訴神,這是最好的。讓耶穌跡仿來補這個空位。

如果你是乙個抑鬱症患者唯一可以傾訴的人,該如何幫助他?

4樓:小知92991猛用

我乙個初中同學,年少無知地整日里想著怎樣保持住自己在紅榜上的位置、取代榜首的那個人;高中時,他因為學習壓力大得了抑鬱症,我卻儘自己所能試圖把他從泥潭中拉出,不知從**來的勇氣,和他一起承受了周圍異樣的目光。後來,我上了大學,他高考一塌糊塗去打工;再後來,我大四,他大一。也許,當時的我只是沒有放棄和他的溝通,可是,這真的對他很重要。

所以, 方法就是一直和他溝通,讓他感覺到自己並不是到了孤立無援的地步。

5樓:我的浴火重生

多陪陪、多傾聽、多開導。幫助堅定**信心、正確對待、標本兼治、敬畏生命、持之以恆、迴歸社會。只有抑鬱過的才知道抑鬱焦慮的黑,只有走出來的人才知道抑鬱焦慮的可愛。

我十二年前抑鬱焦過,已走出來了,我百家號分享了30多篇心得,有如何**、如何自救、如何堅定信心等方面的方法。

6樓:賀芷秋

‍‍幫助恢復他對生活的興趣唄,說一些他感興趣的事兒,讓他想想生活的美好。‍‍

7樓:辰星

我會適當帶他參加社交活動。抑鬱者比任何人有更強烈的社交需求。但是他們無法完成正常的社交活動,所以我來幫助他們。

8樓:程巧綠

‍‍幫助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適當地做些事情,充實起來。‍‍

9樓:錢樂萱

‍‍除了需要多一點真誠, 多一點耐心, 多一點付出,試著去了解他,把他帶出陰霾。‍‍

10樓:秋於菊菊香

‍‍我可能會讓帶他去看醫生吧,畢竟心理重建配合藥物**是目前較有效率的手段,光靠我自己的力量,我怕他越來越嚴重。‍

11樓:網友

‍‍會帶他跟三五知己一起聚聚之類的吧,我相信我們直接的氣氛會打動他的。‍‍

12樓:辰星

‍‍我曾經真的遇到過,但是我能做的就是收起我的自以為是,去傾聽他的每一句話。‍

13樓:讓心靈放空

好好的陪伴他,懂他,也讓他懂我,深情的地愛著他。

14樓:西門家族

如何緩解重度抑鬱症——1.堅持服藥 2.堅持運動 3.降低期望值,提高滿意度!4.從最小的小事做起!

如何幫助抑鬱症患者,怎麼幫助抑鬱症患者

怎麼幫助抑鬱症患者 抑鬱症的朋友向我們傾訴的時候,我們忍不住就會想要提點建議,試圖把ta們 矯正 過來,或者打點雞血。不過,ta們並不是一攤壞掉了的機器,也不是我們幾句話就能 修理 得好。抑鬱症患者們常會面臨不同程度的 社交退縮 social withdrawal 只有對我們依賴和信任時,才會開口傾...

一,抑鬱症患者不是都傷自己嗎,抑鬱症會給患者 家屬及親友帶來哪些危害

有些患者,會傷自己。建議患者 開闊心胸 視野,以長遠眼光看問題,不要糾結於一時的煩惱 不快。要樹立正確的 三觀 信念,天天向上,全面發展,並根據自己的特點 特長,多做一些力所能及 創造價值 助人為樂的事情,使生活更加充實 有趣 有意義一些。不斷讀書 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水平。知道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

抑鬱症的孩子父母應如何交流,抑鬱症患者的父母該怎麼辦

抑鬱是個人遇到比較大的生活工作困難造成的,因此,父母們要多與孩子交流這方面的事情,開異孩子的思想情結 心理包袱,也可以多創造有利條件去克服困難,鼓勵和幫助孩子走向社會,表現出更多的愛心和耐心。如果父母的努力效果不佳時,建議接受專業的心理疏導。因為心理疏導是個需要綜合知識和能力的專業工作,藉助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