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啞鈴舉到什麼程度為好?

2025-03-27 00:30:25 字數 3033 閱讀 9937

1樓:匿名使用者

許多人喜歡在家準備一副啞鈴,隨時就拿出來練一練。最常見的動作是向上推啞鈴,初學者很容易把啞鈴放得太低,有人甚至把啞鈴下落到與肩同高的水平,像舉重運動員挺舉時槓鈴杆放在鎖骨上「歇腳兒」一樣。其實,這種動作幅度過大,以至大小臂緊夾、肘部貼近肋骨,使肩關節處在不穩定的狀態,此時肩部肌肉的負荷相對最大,如果啞鈴很重,就會損傷肩部的韌帶。

如果仔細觀察舉重運動員會發現,他們的握距較寬,兩指棗肘向外張開遠離身體,靠腿部發力,同時降低身體重心的方法來幫助肩部順利渡過「困難階段」,和舉啞鈴還是有所不同衝逗戚的。安全有效的啞鈴推舉動作,其運動幅度是很小的。

正確舉啞鈴的動作應是———站立或坐姿均可,背部挺直,雙手握啞鈴,分開雙臂使上臂與地面平行、小臂與地面垂直,這就是初始位置,跟投降的動作很像;靠肩部發力將啞鈴推向頭頂上方,散陵運動軌跡呈弧線,注意兩隻啞鈴不要碰撞在一起;在肘部完全伸直前停止上舉、轉做較慢的有控制的下放動作,返回到初始位置時即停止下降。一般做3~4組,每組10~15次。

啞鈴推舉中的槓鈴推舉、機械推舉,都能夠較全面地鍛鍊肩部肌肉群;用啞鈴做側平舉、前平舉、俯身側平舉,分別能比較獨立地鍛鍊肩部肌肉的前、中、後三個部分。舉啞鈴鍛鍊肩部不要過於頻繁,給它較長的休息時間,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樓:匿名使用者

肩膀胳膊的大臂發酸為好。

舉啞鈴的作用?就是從下舉到上 練出的那種肌肉 有什麼用?

3樓:a靈靈狗

從肩兩側上舉,鍛鍊三角肌中束、後束,從身體前方單臂上舉,鍛鍊三角肌前束、胸大肌上部、斜方肌上部、前鋸肌。肱三頭肌。

4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鍛鍊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胸肌也可以練啊。

5樓:匿名使用者

力氣會變得 對幹活有幫助哦 望滿意!!!

舉啞鈴有標準動作嗎

6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複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乙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初練者可以做8到12rm的負荷,每組做8到12個左右。

每組做完休息不超過一分鐘,每個動作做完休息不超過2分鐘。做下面運動前先熱身10分鐘,可以小跑。

胸部:啞鈴臥推、啞鈴飛鳥、俯臥撐(各4組,俯臥撐做20個左右);

肱二頭肌:啞鈴單臂彎舉、彎舉(各6組) ;

腿部:深蹲、箭步蹲、提踵(各6組);

肱三頭肌:啞鈴俯身臂屈伸、窄距俯臥撐、啞鈴頸後臂屈伸(各4組);

背部:寬、窄距引體向上(儘量做10個以上)、啞鈴划船(4組);

肩部:推舉、前平舉、側平舉(各4組);

腹肌:仰臥舉腿4組。

腹肌每組做到力竭或者15到25個。每組做完的休息時間為20秒到30秒。腹肌一週練3次左右。

一天鍛鍊胸肌、肱二頭肌,第二天鍛鍊腿部、肱三頭肌,第三天鍛鍊背部、肩部,第四天休息。練四天乙個迴圈。

7樓:匿名使用者

有標準動作,比如用彎舉:手放平,大小臂彎160度,吸氣同時慢慢舉啞鈴,舉到極限後保持3秒,呼氣慢慢放下,啞鈴重量以最多舉二十個為準,十五個為一組,每天八組,效果非常好。

8樓:匿名使用者

舉的方式不同,肌肉增強的型別也不同。因此只要練習都有效果!

連續舉啞鈴還是慢舉鍛鍊好?

9樓:無風無月也無你你

一:舉啞鈴的速度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速度過快或過慢都不好。

二:舉啞鈴過快則會因為高強度的高掘旁汪負荷練習而損傷肌肉群,給手臂帶來不適。舉啞鈴過慢則達不到鍛鍊肌肉群的效果。

三:進行啞鈴鍛鍊的原則:訓練前要先選擇合適重量的啞鈴。

一般需要選擇65%—85%負荷的啞鈴,所謂負荷是指所能舉起的最大重量,舉個例子,如果每次能舉起的最大重量是10千克,判仔就需要選擇重量啟慶為千克的啞鈴進行鍛鍊。對於一般健身者而言,擁有兩三付不同重量的啞鈴並堅持鍛鍊,就足夠了。鍛鍊時每次舉6—8組,每組重複8—12次,動作速度不宜過快,每組間隔2—3分鐘。

負荷太大或太小,間歇時間太短或太長,效果都不好。

怎樣舉啞鈴最有效

10樓:戴蒙栽毯

練習啞鈴的方法:

聳肩握一對啞鈴,直立,努力使肩峰聳向耳朵,然後下放,再重複,不要讓肩部向前或向後旋轉。肩部:各種形式的啞鈴練習都可發展肩部肌肉。

比如,用啞鈴做側平前銷舉、前平舉和俯身飛鳥練習來發展肩部三角肌的中束、前束和後束。發展斜方肌可採用啞鈴聳肩或繞環練習。

啞鈴彎舉:直立,握一對啞鈴垂於體側,掌心向後。左臂向上彎舉,同時旋轉手腕,從而在動作結尾處使掌心向上。

進行片刻的頂峰收縮,然後慢慢下放還原,同時旋轉手腕使掌心再次向後。當左手回到原來的起始位置時,右手開始向上彎舉。

雙側啞鈴划船:掌心向下握一對啞鈴。保持雙膝微屈,背部平直,腰部下彎90度。

向腹部上拉啞鈴觸及腹肌時掌心變為向上。緩慢還原,再重複。肩部三角肌:

直立,雙手兩側自然下垂,慢慢由兩側向上抬起,手臂不能彎曲,停20秒,輕輕放下。

直立,雙手放於身體兩側,掌心向前,雙手輕輕基悔枝上抬貼近胸部,慢慢放下還原。肱二頭肌:啞鈴彎搏敏舉是許多健美冠軍用以練肱二頭肌肌「峰」的一項最佳練習。

不同方式的啞鈴彎舉能使上臂更加粗壯,而且從後面看肌塊分離,清晰突出。

肱三頭肌:用啞鈴做單臂或雙臂頸後臂屈伸練習,可使肱三頭肌發達成馬蹄形。練習時可將啞鈴儘量放低,以加強訓練效果。

前臂:啞鈴正握腕彎舉可發展前臂內側肌群;發展前臂外側肌群則反握彎舉。

坐在凳子上,左手緊貼大腿內側,慢慢用手臂向上抬起,稍停10秒,輕輕放下。然後右手重複。左腿跪在凳子上,左手扶在凳子前方,右手握住啞鈴放於外側,往後直臂後抬起,輕輕回原。

換右腿和右手。

羅馬尼亞式硬拉:直立,掌心向下推一對啞鈴,並懸於體前。通過抬臀使身體重心向後落至腳後跟,微微屈膝,啞鈴沿大腿下滑直至脛骨中端。還原至起始位置,然後重複。

腹部:仰臥,將啞鈴置於腦後收腹起坐,可練上腹部肌肉;收腹舉腿(上體不動)可練下腹部肌肉。仰臥:雙腿抬起,前後登(騎自行車),肩部不要抬起。反覆20次左右。

坐姿啞鈴雙臂彎舉和站姿啞鈴雙臂彎舉有什麼區別

你好!基本上講,從訓練的效果來講,沒有本質的區別,但是還是有區別。坐姿彎舉效果要比站姿好。因為,坐姿彎舉用的是孤立的力量,腰部和腿部不會參與進來。而站姿則有腰部和腿部的力量參與進來。我做過實驗,站姿彎舉可以彎舉的重量大於坐姿彎舉的重量。站姿彎舉如果藉助於腰部和腿部的力量,健身專業上叫 欺騙動作 不過...

為什麼3歲到5歲的小孩做出的舉動會令人搞笑?

小孩子歲了,為什麼看見爸爸媽媽坐在一起就不高興,讓爸爸坐一邊去 有可能孩子的爸爸平時陪伴孩子的時間比較少,孩子對爸爸有陌生感。歲的孩子為什麼會做出歲孩子的舉動?三歲或者十歲孩子的舉動有標準嗎?小孩子模仿能力很強大的,關鍵是現在電視的作用,不要說歲,模仿歲的舉動都可以。呵呵呵寶媽能說下是什麼舉動嗎?比...

為什麼卞莊子能一舉果有兩虎之工,卞莊子為什麼能「一舉果有雙虎之功」?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卞莊子等待時機,在老虎兩敗俱傷的時候以最好的戰鬥狀態將它們一舉拿下,這是他善於把握時機的緣故。原創回答團 兩虎爭食必一傷一死,卞莊子趁傷虎無力之時對其刺殺。原因 他善於分析矛盾,利用矛盾,把握時機,所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善於分析矛盾,利用矛盾,把握時機,所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