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製造陶瓷和鍊銅的化學簡史
1樓:看不到的
陶瓷文化。景德鎮制瓷業在元代進入了乙個創新時期,首先是制胎原料,採用了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提高了燒成溫度,減少了器物變形,燒造出頗有歷宴氣勢的大型器皿。明代初期,景德鎮設御窯廠官府把在戰亂中失散的工匠又重新集中起來,使景德鎮制瓷工匠的隊伍和瓷業生產規模都空前龐大起來。
鍊銅。在漢代許多著作裡有記載「石膽能化鐵為銅」,南北朝時更進一步認識到不僅硫酸銅,其他可溶性銅鹽也能與鐵脊襲發生置換反應。即不純的鹼式硫酸銅或鹼式碳酸銅不溶於水,但可溶於醋,用醋溶解後也可與鐵起置換反應。
顯然認識的範圍擴大了。到唐末五代間,水法鍊銅的原理應用到生產中去,至宋代更有發展,成為大量生產銅的重要方法之一。
水法肢野銀鍊銅也稱膽銅法,其生產過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浸銅,就是把鐵放在膽礬(cuso4·5h2o)溶液(俗稱膽水)中,使膽礬中的銅離子被金屬置換成單質銅沉積下來;二是收集,即將置換出的銅粉收集起來,再加以熔鍊、鑄造。
生活中許多現象與化學有關,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釀酒、製陶瓷、燒石灰,以及早起鍊銅、鍊鐵可說
2樓:飛機
a、釀酒、製陶瓷、燒石灰、鍊銅、鍊鐵都屬於化學工藝,故a正確;
b、材料屬於化學研擾鏈伍究的範圍,所以電腦的產生得益於化學半導體材料和矽晶元技術的突破,喚仿現緩或代社會中長距離通訊的實現中,化學提供了以玻璃、石英、塑料等為材質的光導纖維等材料,故b正確;
c、可以利用化學變化使垃圾變廢為寶,故c正確;
d、煉丹術士通過化學方法煉神丹妙藥,不會使人得以長生不老,故d錯誤.故選:d.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最早發明了「水法鍊銅」,是溼法冶金的起源,在世界化學史上是一項重大貢獻。早在西漢時
3樓:文爺澺
(1)cuco3 +2h+ ====cu2+ +co2 ↑+h2 o、fe+cu2+ ====fe2+ +cu
2)金屬越不活潑越易冶煉,使用的時間越早。
我國古代主要的化學成就有:(1)製造青銅器;(2)冶鐵鍊鋼;(3)溼法鍊銅,按歷史年代先後順序排列應是
4樓:網友
a、(1)(2)(3)
1)製造青銅器;夏朝就煉有。
2)冶鐵鍊鋼;春秋戰國時期。
3)溼法鍊銅,秦漢時期。
5樓:浦恐
c溼法鍊銅出現在鑄造青銅器之後。
火法鍊銅的化學方程式
6樓:一絲溫柔一絲涼
樓上寫的溼法鍊銅不對!!我是高中生 老師剛剛講的 1、溼法鍊銅是根據活潑金屬置換原理 方程式為。
火法鍊銅的化學方程式是什麼?
7樓:網友
不需要記住。條件不同產物不同,按照題目資訊即可。
8樓:計致包秀媚
火法鍊銅的化學方程式:cu2s+o2=(條件:高溫)2cu+so2
製造青銅器,冶煉鐵,溼法鍊銅,按歷史年代排列是?
9樓:匿名使用者
製作青銅器》冶煉鐵》溼法鍊銅 夏商 春秋戰國 漢。
火法鍊銅與溼法鍊銅的化學方程式 要手寫版的或者標準的電子版
10樓:forever美奈子
1、溼法鍊銅:fe+cuso4——feso4+cu2、火法鍊銅。
2cufes2→cu2s+2fes+s
cu2o+fes→cu2s+feo
高中化學 請問4和1是怎麼出來的
這個4和1是通過價態變化之比或者說得失電子數之比計算出來的。nh4no3中一個n為 3價,一個n為 5價,兩個平均為 1價 這一點在此化合物中經常用到,要記住 所以兩個hno3變成nh4no3價態變化為 5到 1,得電子4 2 8,而zn失去兩個電子,所以要配個4才能得到8個電子,於是zn與nh4n...
高中化學必修1三四單元的所有化學方程式和離子式(人教版)
必修一化學方程式及離子方程式小結 1 硫酸根離子的檢驗 bacl2 na2so4 baso4 2nacl so42 ba2 baso4 2 碳酸根離子的檢驗 cacl2 na2co3 caco3 2nacl co32 ca2 caco3 3 碳酸鈉與鹽酸反應 na2co3 2hcl 2nacl h2...
化學的分離和除雜 6個問題 獎勵10分 謝謝
碘和鐵屑 密封容器中加熱,碘會公升華離開鐵粉,再凝華到鐵屑的上方。碳酸鈣和氧化鈣 高溫加熱混合物,固體全變成氧化鈣,收集產生的二氧化碳,算出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取出相應量的氧化鈣,再反應成碳酸鈣 潮溼的環境中 co co 通入氫氧化鈉溶液,或者通入灼熱焦炭。co naoh naco ho,或者co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