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的資料三百字到四百字

2025-03-30 17:15:11 字數 1644 閱讀 6917

1樓:網友

中國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改物教名山。分別是東嶽泰山(海拔1545公尺,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嶽華山(海拔公尺,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嶽衡山(海拔公尺,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北嶽恆山(海拔公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中嶽嵩山(海拔公尺,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核仿液泰山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

五嶽的說法始見於《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周禮》成書於戰國後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陰陽等諸家而形成的。

因此我們認為五嶽的思想是糅合夏代、商代以來的四方神和戰國初期的五行觀念而形成的山嶽崇拜。五嶽是封建時代帝王加封的。《史記集解》載:

大談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帝王們為了"報天之功",常以雄偉險峻的大山為祥瑞,在峰頂上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

五嶽的有關資料200字左右

2樓:豬豬將軍

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在山東,海拔1,524公尺)、南嶽衡山(在湖南,海拔1,290公尺)、西嶽華山(在陝西,海拔公尺)、北嶽恆山(在山西,海拔2,017公尺)、中嶽嵩山(在河南,海拔1,440公尺)。古代帝王附會五嶽為群神所居,在諸山舉行封禪、祭祀盛典。

五嶽」說始於漢武帝。唐玄宗、宋真宗封五嶽為王,為帝。明太祖尊五嶽為神。

漢宣帝定的五嶽中以安徽省天柱山為南嶽,河北省曲陽的恆山為北嶽,後始改以湖南省的衡山為南嶽,隋以後成為定製。明代又以山西省渾源縣的恆山為北嶽,清代移祀北嶽於此。五嶽均有寺廟名勝多處。

其中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

五嶽中「嶽」意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於天」,把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開始在五嶽修建佛寺、道觀,進行宗教活動,每個「嶽」均尊奉一位「嶽神」(或稱「大帝」、「神君」等)作為掌管該嶽的最高神只。這幾座山上的天然風景亦逐漸被開發出來,供朝山信徒遊覽。於是,五嶽又成為中國以山嶽自然景觀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觀之勝的風景名勝區。

唐宋以前,五嶽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觀並存。宋以後,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爭奪。到明清時期,南嶽、北嶽和中嶽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東嶽和西嶽則以道教勢力為主,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它們是:

東嶽泰山(公尺),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公尺),位於陝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公尺),位於湖南衡陽市。

北嶽恆山(公尺),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公尺),位於河南登封市。

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曆代曾有72個皇帝到達泰山封禪。

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恆山之幽,中嶽嵩山之峻,泰山如坐,華山如立,衡山如飛,恆山如行,嵩山如臥。早已聞名於世界。

名列五嶽之首的東嶽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的泰安市,長約200 千公尺,主峰玉皇頂,高1 524公尺 。山峰挺拔峻秀, 雄偉壯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勢。

道教認為每嶽都有嶽神,東嶽泰山嶽神"齊天王",南嶽衡山嶽神"司天王",西嶽華山嶽神"金天王",北嶽恆山嶽神"安天王",中嶽嵩山嶽神"中天王",各領仙宮玉女幾萬人治理其地。

三百字到四百字的愛國作文

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鬥,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

嚮往明天作文三百字到四百字,我的2025年作文三百字四百字

我有一個復夢想,是當一名發明家,發明一個制 自動追蹤器 我首先拿了一個記憶晶片,把它插到電腦裡,讓它把世界各地的所有地方都記住,然後我要再發明一個 小電子眼 就算隔著一座牆電子眼也能看到那方的東西,並且還能看到千米萬米之外的東西,還能把它記住,把他們安裝在一起,就可以變成一個 自動追蹤器 了,只要主...

關於夏天作文一百字兩百字三百字四百字五百字六百字七百字八百字

有人愛芳香四溢的春天,有人愛碩果累累的秋天,有人愛那雪花飛舞的冬天。我卻獨愛多姿多彩的夏天。夏天是炎熱的。天公好像發燒了,氣溫竟達35度以上!太陽似火球一般,炙烤著大地,空氣悶熱,地面滾燙滾燙。動物們可避暑有方,狗躲在陰涼處,伸出長長的舌頭 噓噓 地喘著粗氣,宛如剛剛參加了馬拉松比賽 魚兒急忙露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