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九七
周瑜沒有匡扶漢室的心,他想的是自己和孫策一起爭霸天下,想要在亂世中打下乙份基業,讓自己名垂千古。
2樓:網友
不願意,當時已經是諸侯割據的局面,每個人都是效忠自己的勢力,漢室已經成過去了。
3樓:網友
我覺得一方面是因為無能為力,另外一方面是因為扶不起。
為什麼那麼多人討厭周瑜?
4樓:山海經轉
你好!周瑜遭受很多人討厭是與其自身的性格特徵分不開的,以下是原因:
1,周瑜心胸,嫉妒心很強,正如他的嘆息吶喊「既生瑜何生亮啊」!
2,周瑜容易衝動,意氣用事。
3,周瑜目光短淺。
5樓:來自妙道山狂熱的懶羊羊
周瑜的性格第乙個特徵是器量狹小,忌才妒能,目光短淺。如**第四十四回寫孫權決定抗曹,並命周瑜組織迎敵作戰。但諸葛亮卻對周瑜說孫權仍有顧慮。
周瑜立即去見孫權,果然與諸葛亮所說的一樣。於是周瑜暗忖:「孔明早已料著吳侯之心。
其計劃又高我一頭。久必為江東之患,不如殺之。
6樓:踏浪看海
因為周玉的內心和外表嚴重的成反比例,外表帥氣,而且有才華,但她內心嫉妒心很強,很狹隘,嫉賢妒能,比自己強的總想陷害,非君子所為,所以會被很多人討厭。
7樓:網友
周瑜(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人。東漢末年東吳名將,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稱。周瑜精通軍事,又精於音律,江東向來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西元208年,孫、劉聯軍在周瑜的指揮下,於赤壁以火攻擊敗曹操的軍隊,此戰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西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僅36歲。
周瑜多謀善斷,精於軍略,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後圖進中原,不幸於建安十五年(西元210年)十二月病故於巴丘(今湖南省岳陽市),英年早逝,年僅三十六歲。
8樓:香香要做人
題主你好,其實三國演義看多了就是這樣。
我至今還記得小時候讀三國演義時的印象,諸葛亮天神下凡,周瑜心胸狹窄可越到後來我發現越不是那麼回事,我漸漸發現正史裡的周瑜不是那種人,不僅不是心胸狹窄之人,反而是三國時期難得的英將之才,年紀輕輕當上吳國嘟嘟,幫助孫策一起打江山。
不過可惜天妒英才,不然鹿死誰手,或未可知。
周瑜反面評價
9樓:匿名使用者
在三國演義中可以看到:妒忌心強,眼裡容不下別人比他厲害,心狠手辣。
周瑜為什麼死,周瑜是怎麼死的?
諸葛亮勸周瑜不要取西川,然後他自己取西川 就問題本身而言,周瑜不是被孔明氣死的,人家是中了曹仁的箭之後,在行軍途中病重而亡,被氣死什麼的,那是 浮雲.至於西川,後來孔明他們取了下來,為什麼寫信叫別人不能取,大家都懂的.他想到亮也想到了,他沒想到的臥龍想到了,氣急而亡 既生亮,何生瑜?那便是周瑜死,亮...
曹丕篡漢後,忠於漢室的人為什麼不投奔蜀漢呢
延康元年 220年 十月,漢獻帝劉協宣佈退位並將皇位 禪讓 給曹丕。曹丕的親信華歆率領文武百官聯名上書,勸漢獻帝把帝位讓給魏王曹丕。為了保住性命,漢獻帝不得不把皇帝的玉璽交給曹丕。曹丕故作推辭,在 三讓 之後才 答允 接受。在此基礎上,曹丕正式篡漢自立,建立了曹魏。而這,無疑是給忠於漢室力量的極大打...
為什麼有那麼多中國人不尊重漢服,為什麼那麼多人接受不了漢服?
其實沒有吧,我覺得我們國家的漢服是一種非常韻味的衣服,他們傳承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更是記錄了一個朝代繁榮的象徵!現在好多人結婚的時候拍那個婚紗照,也會選用我們國家的漢服,足以看出人們對他的喜愛 想一想,一把油紙傘,一身綢緞袍,這是一件多麼甜美的事情,閒時繡花,多麼淳樸的氣息!漢服我覺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