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小知識,河豚的習性特點

2025-04-13 15:25:14 字數 1684 閱讀 8704

河豚簡介

1樓:一襲可愛風

<>河豚為暖溫坦褲帶及熱帶近海底層銀信肆魚類,一般棲息于海洋的中、下層,有少數種類進入淡水江河中,當遇到外鋒轎來危險時整個身體呈球狀浮上水面,同時**上的小刺豎起,藉以自衛。常見的有紅鰭東方魨、暗紋東方魨、黑鰓兔魨、凹鼻魨、黑斑叉鼻魨等。

河豚的習性特點

2樓:網友

1、河豚為洄游性魚類,棲息於水域的中下層,以攝食水生無脊椎動物為主,兼食自遊生物及植物葉片和絲狀藻等,是偏肉食性的雜食性魚類。

2、幼魚主要以 輪蟲、枝角類、橈足類、寡毛類、端足類及多毛類等浮游動物和小魚苗為食; 成魚的動物性食物包括魚、蝦、螺、蚌、昆蟲幼蟲、枝角類和橈足類等;植物 性食物包括高等植物的葉片、絲狀藻類等。

3、在人工詞養條件下,經過合理的馴 食,可以很好地攝食人工配合飼料。河豚生長最適溫度為22-28°c,16°c以 下攝食量減少,停食,7°c以下死亡,所以要求飼養水溫在18°c以上。

4、河豚吃一些水中昆蟲,偶爾也吃小魚,養河豚注意水質,水質是很重要的,它受到威脅全身刺會炸起來,鼓的圓圓的。

河豚的種類。。

3樓:匿名使用者

河豚品種及種類(**於百科)蟲紋東方魨 鑑別特徵:背腹面均光滑無棘,體背面灰褐色,具蟲紋狀白色花紋,胸斑小,其周圍白色花斑狀,體側下方具一黃色縱帶。全長30釐公尺左右,小型種。

毒性:筋肉、皮、精巢均有毒。 橫紋東方魨 鑑別特徵:

背腹及體側密佈細小棘,體背深褐色,具多條細淺色橫帶,體側下方具一黃色縱帶。全長25釐公尺,中小型種。毒性:

筋肉、皮、精巢均有毒。 鉛點東方魨 鑑別特徵:背腹面均具弱小棘,體背黃褐色,具淺色小斑點,5-6條深褐色橫帶,體側下方具一條黃色縱帶。

全長25釐公尺,小型種。毒性:筋肉、皮、精巢均有毒。

月腹刺魨 鑑別特徵:全背部及腹部面具強小棘,體背褐綠色,尾鰭灰褐色或黃色,月牙形。全長達50釐公尺,中型種。

毒性:筋肉、皮、精巢均有毒。

4樓:科學普及交流

河豚總科物種:

亞馬孫河豚科(iniidae)

亞馬孫河豚(11張)

亞馬孫河豚亞科(iniinae)

亞馬孫河豚屬(inia)

亞馬孫河豚(inia geoffrensis)

亞馬孫河亞種(inia geoffrensis geoffrensis)

馬德拉河亞種(inia geoffrensis boliviensis)

奧裡諾科河盆地亞種(inia geoffrensis humboldtiana)

白鰭豚科(lipotidae)

白鰭豚屬(lipotes)

白鰭豚(lipotes vexillifer)

淡水豚科(platanistidae)

淡水豚亞科(platanistinae)

恆河豚屬(platanista)

恆河豚(platanista gangetica)

恆河亞種(platanista gangetica gangetica)

印度河亞種(platanista gangetica minor)

普拉塔河豚科(pontoporiidae)

普拉塔河豚屬(pontoporia)

普拉塔河豚(pontoporia blainvillei)

河豚怎麼吃,河豚的吃法與做法

操作步驟如下 生菜子油放入鍋內,煉去油腥味,加入熟豬油,下入姜 蔥 蒜煸香,烹入開水克,放河豚 雞骨湯大火燒開,轉小火汆煮分鐘,再用中火煮分鐘,取出放入保溫魚盤中。 蔥白 蔥葉絲 薑絲 紅椒絲放在魚身上,淋上蔥香油,或淋上加熱好的魚汁即可。河豚的吃法花樣繁多,不然也不會引得古今中外的食客捨命一嚐。河...

為什麼養殖河豚幾乎無毒?為什麼養殖的河豚幾乎無毒?

首先告訴你,養殖的河豚還是有毒的,但是食物鏈改變,毒素會減少,不過幾乎無毒的說法還是不對的。科普如下 1,無論是養殖的還是野生的,河豚都是有毒的。人工養殖的河豚魚由於食物鏈改變,其毒性會減弱,但是在河豚魚的性成熟期時毒性會增強,因此食用養殖的河豚魚同樣有中毒的危險。2,南京市水產科研研究所的周國平副...

河豚魚的油能吃嗎 河豚魚可以食用嗎

河豚魚的做法如下 一 清蒸河豚魚的做法。用料 中洋牌長江河豚條 蔥 姜 蒜仔 秘製醬或醬油 色拉油 純淨水。做法 將魚肝切成厚片,漂洗備用 生薑切片。 鍋燒熱加入色拉油g燒至 倒入魚肝,小火將魚肝煎min呈微黃色倒入ml啤酒和ml純淨水 鍋燒開將漂洗乾淨的河豚魚放入鍋中擺放整齊,大火燒至min後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