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的栽培該怎麼進行呢?

2025-04-15 02:45:27 字數 3567 閱讀 6520

1樓:阿qi棄

鈴薯在栽培過程中易感染多種病毒,產生卷芹陸葉、花葉、束頂矮化等複雜症狀。馬鈴薯是無性繁殖作物,體內的病毒可以逐代積累,嚴重時減產幅度可達40%-70%,嚴重降低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

脫毒",就是脫去馬鈴薯自身積累和感染的病毒。方法是切取馬鈴薯幼芽莖尖生長錐公釐,進行組織培養,育成脫毒試管苗,進而結出無病毒的塊莖。該項技術稱作"莖尖脫毒"技術,它已成為防治馬鈴薯病毒,提高馬鈴薯產量最好的方法。

把莖尖脫毒和無病毒種薯繁育結合起來,形成了乙個完整的脫毒快繁供種體系。脫毒試管苗和微型薯稱為脫毒核心材料和零代薯,可用於生產原原種;原原種擴大繁殖依次生產一級原種和二級原種;用二級原種生產的種薯為一級良種,一級良種再繁殖一次,得到二級良種。生產上常用的優質脫毒種薯為一級良種。

脫毒種薯生長的植株表現為葉片平展、肥厚,葉色濃綠,莖陸首拍稈粗壯,田間整齊一致,光合作用增強,產量普遍提高40%-60%,有的甚至成倍增長。我國河南省曾創造了4200公斤/畝的紀錄,近兩年來,我市部分地方推廣的脫毒種薯每畝產量達到了3000公早羨斤,湧現出一大批優質高產典型。

2樓:網友

溫度:馬鈴薯在4℃以上塊莖的芽就能萌動,在0℃以下塊莖受凍。馬鈴薯塊莖的最佳貯存溫度為0℃-4℃。

馬鈴薯喜歡冷涼氣候,塊莖上芽的最適萌發溫度為12℃-16℃,18℃-25℃時發芽迅速,但長成的幼苗苗體弱小。塊莖發育的適宜土溫是16℃-18℃,以不超過21℃為好,高於25℃時不利於塊莖膨大。高溫會使塊莖停止生長。

水分:塊莖形成期是需水最多的時期,在結薯初期和盛期,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80%比較適宜,結薯末期,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為宜。所以早熟品種在地上部孕蕾期到開花末期,莖葉急速生長,塊莖大量形成,需水量最大;中熟品種自開花後直至莖葉停止生長前的整個階段,都屬塊莖膨大期,比早熟品種需水期更長。

光照:馬鈴薯是喜光作物,在生育期間,光照強度不足或栽植過密,會使莖葉徒長,塊莖形成延遲,抗病能力降低。日照長短直接影響植仔孫株生長和塊莖的形成,長日照可促進莖葉生長和現蕾開花,短日照有利於塊莖形成,在每天11-13小時日照下,莖葉發達,光合作用旺盛,塊莖的產量也高。

土壤:馬鈴薯最適宜於表土深厚、結構疏鬆、排水透氣良好且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如漢中平川的水稻土(壤土)、沙液態壤土等。土壤粘重影響根系發育和塊莖膨大,使塊莖畸形,芽眼凸出,薯皮粗糙。

馬鈴薯適於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長,在鹼性土壤中馬鈴薯易得瘡痂病。

馬鈴薯的種性退化並不是遺傳性的變化,而是由病毒侵染造成的。馬鈴薯植株出現葉片捲縮、株型矮化、莖杆細弱、塊莖變形或瘦小、表皮老化等世代相傳的病態即是馬鈴薯的退化,它嚴重地影響馬鈴薯的生產和發展。

馬鈴薯鬧戚源的退化主要是由蚜蟲傳播病毒引起的。漢中平川蚜蟲多,傳播的病毒使馬鈴薯退化很快,這就是平川馬鈴薯不能做種的原因。為了保持馬鈴薯固有的種性,提高塊莖的產量和品質,要廣泛使用脫毒馬鈴薯種薯。

種植馬鈴薯的方法 怎麼種植馬鈴薯

3樓:三農王姐

1、選一塊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塊,施上底肥,一般是鉀肥,比如說草木灰就挺不錯的,或者發酵好的雞糞肥。最好不要選擇已經中了兩年土豆的地塊,因為這樣土豆容易生病,不容易長好。

2、土豆可以在十二月份或者一月份、二月份提前育芽種植,沒有的話在二月份的時候去市場買發芽土豆。

3、整地。把大的石頭雜草都清除掉,最好用熟地,施上底肥,主要是有機肥料和鉀肥,燒荒用的草木灰不錯。

馬鈴薯要怎麼種

4樓:愛莉丶

選擇利於排水和陽光充足的地塊,然後施些底肥。將要種植的土豆提前拿出來催芽,發芽後切塊就可進行栽種。栽種時在土地中挖條淺溝將切塊放入就可以,兩塊的距離間隔15釐公尺左右,期間不用特意施肥澆水,2月份種下後大概5月或6月就可以收穫。

土豆怎麼種。

一、選地。要選擇利於排水和陽光充足的地塊,然後施些底肥,用鉀肥或者是草木灰。注意不要在已經種植了兩年土豆的地中接著種,這樣它易生命。

土豆。二、催芽。

在十二月底或一月份時將要種植的土豆放在溫度處進行催芽,這樣大概2月份的時候就能種植。

三、切開。土豆。

將發芽的土豆切塊,切開後要保證每塊上面都有2到 3個芽眼。切開後及時在傷口上抹些草木灰。

四、栽種。將土豆處理好之後就可進行栽種,栽種時在土地中挖條淺溝將切塊放入就可以,兩塊的距離大概間隔15釐公尺左右。種後不用澆水,也可不施肥,若是施肥的話可以適量施些鉀肥,切忌不能用尿素或者人畜糞肥,否則會影響口感。

五、收穫。土豆。

土豆的生長幾乎不用刻意去施肥澆水,非常容易種植,2月份種下後大概5月或6月就可以收穫。

5樓:網友

馬鈴薯適宜的生長環境為喜冷涼溫和的氣候,耐輕霜,但不耐熱。環境溫度在6℃時,芽眼萌動,12℃以上時塊莖順利發芽;幼苗生長的適溫為13~18℃之間,莖葉生長的適溫為16℃,塊莖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為17~19℃;當溫度低於2℃和高於29℃時,塊莖就會停止生長。馬鈴薯不可連作,需要輪作,春薯最好以秋季騰地的作物蔥蒜類、胡蘿蔔、黃瓜等為茬口。

馬鈴薯怎麼種植 馬鈴薯如何種植

6樓:鄉村西施

1、種植土豆前,需要挑選疏鬆肥沃、排水透氣性良好的土壤。可以使用園土、富含腐殖質的土壤混合進行配製。種植的地方一定要在向陽處,能夠讓土豆每天至少接受四個小時的光照。

2、挑選好土壤種植地後,需要處理去年儲存的種子。需要挑選出顆粒飽滿,表面沒有損傷光滑的土豆,將其切割成三到四塊,蘸取生根粉後,放入到潮溼溫暖的環境中。靜置七天後,土豆塊發芽即可播種。

3、將發芽的土豆塊放入到預先挖好的苗床中,覆蓋上細土,輕輕壓實避免嫩芽受損。隨後將土壤完全澆透,此後每天澆水一次,將土壤澆透,乙個月後嫩芽長成幼苗,施加一次腐熟的有機肥,即可定植。

4、當土豆發芽長為幼苗定植時,之後就可以進行日常的養護。土豆對水分需求不高,可以按照乾透澆透的原則澆水,確保土豆水分充足但又避免土壤上出現積水。在成長期,施加氮磷鉀複合肥,促進生長即可。

馬鈴薯的正確種植方法 種植馬鈴薯的步驟

7樓:農人紅星哥

1、使用疏鬆肥沃的土壤,並使用半砂壤土作為良好的土壤,同時,選擇未種磨灶如植茄科作物的田地。最好選擇小麥,豆類,油菜籽和根莖作物作為前地塊,輪作期超過2年。收穫莊稼後,土壤深度加深並用殺蟲劑滅菌。

2、優良品種是確保馬鈴薯可以實現高產量的重要前瞎啟提,也是保證馬鈴薯生產除出來好質量、提高抗病能力的主要原因。馬鈴薯種子要選擇有好品種的馬鈴薯薯塊,馬鈴薯塊完整,顏色鮮豔,無害蟲,無畸形,無凍傷,無芽壞死。

3、播種前10~15天,將種薯放在15~20℃的有陽光的地方,促進發芽。當種子馬鈴薯的很多都長出幼辯告苗時,去除病變的,腐爛的和凍傷的馬鈴薯,並將種子放在陽光下以使其出芽並呈紫色。切割時,每個芽至少有1-2個芽,芽的重量約為30克。

切割時,應提倡平均芽的方法,以充分利用頂芽的優勢,促進馬鈴薯莖的早期發芽。切割的碎片應切成碎片,不能切成碎片。用一些灰或石灰粉切開芽,以促進切口的早期癒合。

播種前2-3天進行切割,過早容易感染細菌;為時已晚,傷口沒有癒合,播種後容易引起腐爛的種子。

4、新增有機肥,合理配肥,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還可以提高馬鈴薯的品質。施肥結合播種,一般種薯用有機肥施肥,空肥施用。在萌芽期,尿素的施用量為75~150 kg/ha,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和噴施石膏2~3次。

控制地膜覆蓋栽培馬鈴薯草荒的途徑有哪些?

需要注意溫度,一定要注意澆水的情況,按時的清理雜草,這樣就可以很好的進行避免了。地膜覆蓋栽培馬鈴薯,出苗後很難進行中耕除草。如果田間雜草過多,土壤中大量的養分和水分就會被雜草消耗,嚴重時還會將薄膜頂起,影響馬鈴薯的正常生長。因此,在地膜覆蓋時就要充分發揮地膜除草作用,覆膜時將膜拉緊,貼實鋪平蓋嚴,薄...

如何進行豇豆的春季栽培,姑娘果如何進行栽培?

育苗 最佳選擇季節為春季,育苗時間則為1 2月,可在避風處建育苗的低畦,在建畦前,可使用塑料玻璃覆蓋土壤,以此提高溫度 播種前,將選購的種子,以溫水浸泡,更有利於發芽,浸泡時間為10分鐘左右 在播種時,可先對育苗畦進行施肥 淺翻,後澆水,待水滲透後,便可播種 撒種後,以約為0.5釐米厚的土壤覆蓋,約...

天麻地溝式栽培,該怎麼栽培?

首先要選擇優質的品種,選擇肥沃疏鬆,排水良好,通透性好的土壤,要保持土壤的溼潤度,施足底肥,要定期進行水肥管理,田園管理等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生長。選擇優秀的土壤,選擇優良的菌種,不能讓地下積水,通風效能要比較好,然後挖乙個溝,寬釐公尺,深釐公尺,可以往溝裡鋪一些粗砂,把裡面噴到一些多菌靈。首先應該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