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宇文蘭依薏苡
七律和五律的音節劃分?
七律每句7個字的正確劃分是:12/34/5/6/7。
唐詩三百首》沒有一首是違反了音節的,全部都是按照音節來做的。根據12/34/5/6/7的劃分,我們在閱讀作品的時候,前四個字,鏈衡分別都唯讀半個音,也就像我們唱歌一樣,唱第位置上四個字的時候,每個字音的長度,等於5位、6位、7位上字的一半,唱12位,34位這四個字的時候,我們只需唱半拍,而唱5位,6位,7位這四個字卻要唱滿一拍。
那麼,根據音節的劃分我們在寫作的時候,就不可以把兩個搭配的字放在23的位中爛置,因為23位上的兩個字不在同乙個音節裡。
為什麼要劃分成12/34/5/6/7?以什麼為標準劃分的?古人就這麼分的,音節的劃分出自《樂府》,距今2000多年。
總之,音節要按照12/34/5/6/7這樣來劃分。並且,每一首唐詩、宋詩、明詩、清詩,都棚培做是證據。
五律的劃分:就是把七律的1,2字拿掉。12/3/4/5是五律音節的劃分法。
2樓:
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
五音六律指的是什麼?
3樓:青檸姑娘
詞目 五音六律。
發音 wǔ yīn liù lǜ
釋義 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六律:定樂器的標準。指古代音律。後也泛指**。
出處 《尚書·益稷》:「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春塌,在治忽;以出納五言,汝聽。」《孟子·離婁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示例:清·無名氏《說呼全傳》第二回:「那些~、南北九宮,簫管絲絃,無一不精。」
用法:作逗梁主扒指圓語、賓語、定語;指**。
什麼是七律,什麼是五律?
4樓:臨小真
七律有四個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這四種句式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說明:
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七言律詩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詩歌。其格律非常嚴謹,在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
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
一、二句稱為「首聯」,三、四句稱為「頷聯」,五、六句稱為「頸聯」,七、八句稱為「尾聯」。
二、押韻嚴格。全篇四韻或五韻,一般逢偶數句押韻,即第。
二、四、六、八句最後的乙個字要同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一韻到底,中間不換韻。還要求按韻書中的字押韻。
原則上只能用本韻,不能用鄰韻;即使稍微松一點,也只允許入韻的首句可以用鄰韻,叫作「借韻」。七言律詩根老脊據首句是否押韻,可分為首句入韻和首句不入韻兩種格式,其中首句入韻為正格,與五言律詩不同。
三、講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況下,以兩個音節(兩個字)為乙個音步,平仄互動安排。根據首句頭兩字的平仄,七言律詩分為平起和仄起兩體。
根據平仄律,七言律詩有四個標準句型: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三、仄仄猛沒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這四種句枝含納型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四、要求對仗。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七言律詩以首聯、尾聯都不對仗為常格。
五音,七律指的是哪些?
5樓:學院派魚多多
一、五音、七律指的是五聲音階、七言律詩。兩者乙個是**,乙個是詩詞,都是我國古代的藝術形式。
1、五音就是五聲音階,古代文獻通常稱為「五聲」、「五音」等。是按五度的相生順序,從宮音開始到羽音,依次為:宮—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順序排列,即為:
1 2 3 5 6 宮 商 角 徵(zhǐ) 羽。唐代時使用「合、四、乙、尺、工」。
2、七律是七言律詩的簡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詩歌,是律詩的一種。律詩屬於近體詩範疇,因其格律嚴密,故名。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
6樓:ss為exo封心
五音:宮、商、角、徵、羽。
七律(四個基本形式):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
五言律詩怎麼劃分節拍
7樓:網友
在五言詩中,一般是一句三頓,二二一或二一二句式: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古詩十九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五言格律詩的句式與古體詩節奏句式基本相同,如: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但為保持意義單位的完整,句式不一定這樣細分,而可以採取比較粗略的方式,即五言為二三句式。
8樓:僅此而已
你最好參考下這個吧,很詳細。
音律中的五音十二律是指哪五音,哪十二律?
9樓:混入天涯
中國例用五聲音階,宮(do)商(re)角(mi)徵(sol)羽(la) ******************************== 把乙個八度用三分損益法細分為十二個半音。 (括號內為對應西方音名)黃鐘(c)、大呂(c#)、太簇(d)、夾鍾(d#)、姑洗(e)、仲呂(f)、蕤賓(f#)、林鐘(g)、夷則(g#)、南呂(a)、無射(a#)、應鐘(b)。 按三分損益法,首先確定「黃鐘」,然後三分損得「林鐘」、三分益得「太簇」……這個順序的話應為:
黃鐘、林鐘、太簇、南呂、姑洗、應鐘、蕤賓、大呂、夷則、夾鍾、無射、仲呂。 ******************************== 可以由三分損益得到五音。定「宮」(即十二律之基準「黃鐘」、c),三分損為「徵」(林鐘、g),再三分益為「商」(太簇、d),再三分損為「羽」(南呂、a),再三分益為「角」(姑洗、e)。
還原順序:宮(c)商(d)角(e)徵(g)羽(a),換言之即do re mi sol la。
10樓:銀刃
五音:宮、商、角、徵、羽。十二律:
乙個八度內共有十二個半音,它們的音高標準叫律。古代十二律: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
黃鐘的音高近似於小字一組的f。
11樓:網友
十二律是六音階。十二律當是從c調中的咪(3)為起點音。分別是:
黃鐘3、太簇4#、姑洗5#、蕤賓6#、夷則i、亡射2;
大呂4、夾鍾5、中呂6、林鐘7、南呂1#、應鐘2#
起於3,與以寅月為歲首的道理相通。
詩詞七律的韻律格式?
12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共四種並毀:1、平起仄收不入韻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肢缺仄仄仄平平。
2、仄起仄收不入韻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歷蔽辯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起平收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平起平收入韻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送瘟神的主要意思是什麼,七律送瘟神意思
第一首以深沉的筆調寫勞動人民遭受血吸蟲病禍害的悲慘圖景和消滅血吸蟲病後的歡快心情。第二首以高昂的情緒寫新社會勞動人民改天換地。消滅血吸蟲病 創造新生活的動人情景,形象說明送瘟神偉大力量的源泉。七律 送瘟神 意思 一個小小的血吸蟲的肆虐,深深刺痛了一顆偉大的心。一個殘暴的瘟君的覆滅,大大激發了一份磅礴...
七律長征表現了毛澤東什麼的精神
面對種種艱難困苦,依然英勇豪邁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三軍過後盡開顏 歷史與文學的區別與聯絡 歷史與文學的區別與聯絡如下 一 區別 1 定義不同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 詩歌 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 稱作體裁 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
每句字的古詩除了五絕和五律還有什麼體
五絕 4句 五律 8句,排律可不限 是屬於近體詩範疇了 剩下的就是五言古體詩了 簡稱五古 唐朝以前的五言詩都是古體,例如漢樂府 陶淵明的五言詩.區別主要體現在格律上.近體詩對格律都有嚴格的要求,尤其是律詩 這就是 律 的由來 體現在押韻和平仄上.絕句的界定不是很清晰,所以有律絕 也有據此將絕句稱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