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橘子不如橙子
譯文世上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裡受屈辱,和普通的馬並列死在馬廄裡,不能以千里馬著稱。
一匹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一石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的食量多加飼料來餵養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的才能和好的素質也就不能表現出來,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卻不按照正確的方法,餵養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走到它跟前時,說:「天下沒有千里馬!
」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吧!
初二下冊語文第23課「馬說」的全文翻譯
2樓:高洞子
世間有了伯樂,這樣之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是經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裡,不能獲得千里馬的稱號。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餵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餵養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站到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
恐怕是他們真不得千里馬啊!
3樓:匿名使用者
世間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但是伯樂卻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裡,不用「千里(馬)」的稱號稱呼(它)。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盡一石的粟(穀子)。餵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本領來飼養它。(所以)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飽,力氣不足,特殊的本領和英武的體態不能表現在外面,和普通的馬等同尚且都不能得到,又怎麼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駕駛千里馬的方法,餵養(它)卻不能充分施展出它日行千里的才能,聽它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反而)握著馬鞭面對著千里馬,說道:「天下沒有千里馬!」唉!
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這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1 伯樂:孫陽。春秋時人,擅長相(xiàng)馬(現指能夠發現人才的人)。
2 只辱於奴隸人之手:也只是在僕役的手下受到屈辱。
辱:這裡指受屈辱而埋沒才能。
祇 :同「只」,只是。
3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間。駢,兩馬並駕,引申為一起。駢死:並列而死。
4一石(shí):重量單位,一百二十市斤為一石 。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漢書·律曆志上》
「石」在古代讀shí,在現在讀dàn
5 食:同「飼」,餵養。
6 故:因此
7 故雖有名馬:所以即使有名馬 故:所以。 雖:即使。
8 於:在。
9 奴隸人:古代也指僕役,這裡指餵馬的人。
10 槽櫪:馬廄
11 不以千里稱也:意思是不以千里馬著稱。
以:憑藉 稱:著稱
12 馬之千里者:之,定語後置的標誌。
13一食:吃一頓。食,吃。
14 或:有時,或許
15 能:可以
16 盡:全,這裡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
17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糧食。
18 石(shi),容量單位,十鬥為一石,一石等於一百二十斤。
19 其:指千里馬,代詞。
20 是:這樣,指示代詞。
21才 :才能。
22 外見:表現在外面 見:通「現」,表現;顯現。
23 且:猶,尚且。
24 欲:想要。
25 等:同等待遇。
26 不可得:不能夠得到。
27 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28 安:怎麼,**,疑問代詞。
29 策之:鞭打馬。策:馬鞭,引申為鞭打,這裡指鞭策,駕馭。
30 之:代詞,指千里馬。
31 以其道: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的方法。(以:按照)
32 道:正確的方法。
33 食之:食,通「飼」,餵養。
34 盡其材:竭盡它的才能。這裡指餵飽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
35 材:通「 才 」才能。
36 鳴:馬叫,
37 奴隸人之手:馬伕的手中,之:的.
38 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
39 臨:面對
40 嗚呼:表示驚歎,相當於「唉」。
41 其(1):難道,表反問語氣,難道。
42 其(2):恐怕,表肯定語氣,確實。
43 邪:通「 耶 」,表示疑問的語氣詞。
44 知:懂得,瞭解。
45 美:美德。
通假字(1)才美不外見: 「 見 」 通「 現 」,顯現、表現。
(2)食之不能盡其材:「 食」通「飼」飼養;「 材 」 通 「 才 」,才能。
(3)其真無馬邪: 「 邪 」 通 「 耶 」 ,表示疑問,相當於「 嗎 」。
(4)祗:通「只」,只是。
4樓:123無奈
譯文: 世上有伯樂,這以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裡受到埋沒,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裡,不以千里馬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盡一石糧食。飼養馬的人不懂得根據千里馬日行千里的特點來餵養它。這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飽,力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不能顯現出來,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不可能,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驅使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方法,餵養它不能竭盡它的才能,馬鳴叫但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起馬鞭面對千里馬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
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的不能識別千里馬吧!
借千里馬難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最終被埋沒,揭露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現象,也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意。
八年級下冊第23課馬說原文並譯文
5樓:詩寶
【原文】
馬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zhǐ)辱(rǔ)於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chēng)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盡粟(sù)一石(dàn)。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cái)美不外見(xiàn),且欲(yù)與(yǔ)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cè)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cái),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wū)(hū)!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
【譯文】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才能發現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所以,即使是名貴的馬,也只能是在低賤的人手中受屈辱,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因為日行千里而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來餵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就無法表現出來,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都辦不到,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打馬不按照正確的方法,餵馬不能竭盡它的才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面對著千里馬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
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啊!
6樓:朱耀祖
原文: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故雖有名馬,祗(zhǐ)辱於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盡粟(sù)一石(dàn)。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
譯文: 世上有伯樂,這以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裡受到埋沒,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裡,不以千里馬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盡一石糧食。飼養馬的人不懂得根據千里馬日行千里的特點來餵養它。
這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飽,力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不能顯現出來,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不可能,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驅使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方法,餵養它不能竭盡它的才能,馬鳴叫但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起馬鞭面對千里馬說:「天下沒有千里馬!
」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的不能識別千里馬吧!
這篇《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這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
很可惜有「憂天下之心」的他,終未被採納。後來又相繼依附於一些節度使幕下,鬱郁不得志,再加上當時奸佞當權,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視,所以他有「伯樂不常有」之嘆。食馬者:
食——飼,喂才美不外見:見——現,表現食之不能盡其材:材——才,才能其真無馬邪:
邪——耶,表疑問,相當於「嗎」 借千里馬難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最終被埋沒,揭露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現象,也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意。
八年級下冊的語文第23課馬說單字解釋五十個。
7樓:匿名使用者
世間有了伯樂,這樣之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是經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裡,不能獲得千里馬的稱號.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餵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餵養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站到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
恐怕是他們真不得千里馬啊!
人教版8年級語文第23課《馬說》中的:「其真不知馬也」的「其」的準確解釋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是恐怕,大概的意思
最後一句「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中,共有兩個「其」字,第一個同「豈」,表示疑問反詰,相當於「難道」。
第二個,表猜測的語氣,可譯為「大概,恐怕」,可見兩個同為連詞,用法也相同,只是表意不同。
初中語文《馬說》,初二下冊語文第23課「馬說」的全文翻譯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一章節中,孟子闡述了他的人才觀 1 人才都是經過磨難和歷練而成的。2 人才的實際能力與他被髮掘前的社會地位沒有必然的聯絡。3 人才的發掘需要伯樂的慧眼。馬說 藉助伯樂和千里馬為喻,對在位者的不能識別人才以及摧殘人才,埋沒人才,表達了強烈的憤慨。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
人教版初二下冊語文第25課和第30課課文原文
來我家 我把整本書給你 八年級下冊語文25課 課文 25 詩詞曲五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赤 壁 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
用八下的語文教科書17課的課後詞語造句
1.我糊裡 糊塗地墜入情網。2.我糊里糊塗就那樣做了。3.他在糊里糊塗地混日子。4.以前我有點糊里糊塗。5.我開始覺得 你的頭腦給數學攪得糊里糊塗。6.總之,人類被某些個人的富足和美弄得糊里糊塗了。7.我睡得糊里糊塗,只有一次流著汗驚醒過來,隨後又睡下去。8.他的證詞糊里糊塗,使人對他作為見證人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