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mm白素貞
我認為郁達夫作品中的第一人稱敘述與別人作品的第一人稱敘述區別在於:
郁達夫的代表作品,如《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裡的第一人稱敘述,常常是把「我」看到、聽到或親身經歷到的內容,作為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乃至唯一手段;而不少作家作品的第一人稱敘述,常常只是一種對故事情節發展的合理補充,如魯迅的《祝福》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外,郁達夫作品中的第一人稱敘述有較多的靜態心理描寫內容,貫穿著傷感、頹廢等複雜的心理活動,不少作家作品的第一人稱敘述不具備這個特點。
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寫作有什麼區別
2樓:和貓貓醬一起看劇吃瓜
第一人稱:以單線的單元劇為主;第三人稱:以多線的劇情流為主。
2.第一人稱:以解謎為期待感 ; 第三人稱:以事件矛盾為期待感。
3.第一人稱:以渲染氛圍來增進代入感;第三人稱:以襯托和佈局來增加代入感
4.第一人稱:單線劇情,能營造出的衝突感有限,讀者期待感較弱,一放下來就容易棄文;第三人稱:
劇情連貫性強,可營造出的衝突感無限,但高潮處理不好容易崩文,情節過於複雜後,容易讓讀者遺忘前面情節。
擴充套件資料
寫作方法
1)確定中心,寫出深意。我們要著於挖掘所寫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反覆思考,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於從普通的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發生,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方面,即常說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這幾方面,才能使讀者對所敘述的事,有個清楚、全面的瞭解。
3)言之有序,條理要清楚。根據所述時間選擇合理的順序來安排材料。一般敘事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
4)詳略得當,突出重點。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體現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這部分要詳寫,次要內容可略寫或不寫,主次分明,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5)要把事情寫具體。能不能把事情寫具體,那就看你是不是善於把事情一層層記敘,即把事情分為幾個階段,在這幾個階段中寫出事情的發展變化。這樣,文章的內容才會具體、生動。
6)渲染環境,生動感人。任何事情的發生、發展都離不開環境,抓住環境的特點來寫,會很好的渲染氣氛,表達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動感人。
3樓:涼念若櫻花妖嬈
首先說他們各有千秋 第一人稱 優點:可以將主角的內心活動栩栩如生的反映出來,從主角的眼光看世界,主角的那種或者委屈或者曖昧或者自信的情感都能夠很清楚明瞭的反應出來。讀者也很容易接收到作者要表達的資訊。
缺點第一個就是其他人內心活動無法得知。如果作者功力差點,沒有伏筆或者側面描寫,那很有可能會造成看不懂或者行文亂套的情況。
而且第一人稱的致命傷就是容易上帝視角瑪麗蘇,很容易寫出雷人的文來。例如:「我淡淡的移開我的眼睛,裝作什麼也不知道,輕輕地說:這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就顯得很雷。
第三人稱 優點:每件事情每個人都可以交待的很客觀,從一個客觀的角度看世間,不會有所偏頗,主角或者個人的想法就不是那麼明顯的凸現出來。也不會影響讀者的判斷力。
缺點:就是容易寫成流水賬,一些情感活動和矛盾的衝突不能很好的表現出來。但是這點可以寫番外裡,這就是所謂的「正文不夠,番外補」。
綜上,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都有受眾群,關鍵還是看作者的發揮。但是我覺得初學寫**的人來說,還是用第三人稱。至少你可以把這個故事明明白白的表達出來。
4樓:飛翔
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敘述各有哪些優點和侷限 第一人稱是一種直接表達的方式,不論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敘述的都像是作者親身的經歷或者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事情。它的優點是能使讀者產生一種真實、親切的感覺;從作者方面來說,它更便於直接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我的老師》記的是真人真事,通過第一人稱的手法,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對蔡芸芝先生「慈愛」「公平」之心的敬仰。
《故鄉》是**,文中的迅哥兒(「我」)有作者的影子,文章通過第一人稱手法,通過「我」的所見所聞,深刻反映了舊中國農村的衰敗和蕭條,表達了自己對新生活的渴望。由於採用第一人稱,給人的感覺是真實、親切的,因而也為作者直接表達(或宣洩或流露)感情提供了方便。但它也有侷限性,即所寫的內容不能超過「我」耳聞目睹的範圍,所以不便於廣闊地反映現實生活。
第三人稱寫法的優點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比較自由靈活地反映客觀內容。有比較廣闊的活動範圍,作者可以在這當中選擇最典型的事例來情節,而沒有第一人稱寫法所受的限制。/如《誰是最可愛的人》採用第三人稱寫法,自由、靈活地選取三個典型事例來表現志願軍戰士是最可愛的人。
這三個事例從不同側面集中表現了志願軍戰士最本質的思想感情。「鬆骨峰戰鬥」——對敵人的恨,體現出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火中救小孩」——對朝鮮人民的愛,體現了國際主義精神;「防空洞談話」——高尚的苦樂觀,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三個典型事例,有集體的,有個人的,有戰鬥場面,有戰地日常生活。
正是由於採用第三人稱寫法,作者才能這樣全方位地表現主題。但是,第三人稱也有侷限性,它不如第一人稱那樣使讀者感到親切。為了彌補第三人稱敘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發揮文章中人物對話或獨白的作用,通過他們的口,講出他們親身經歷的事或心理活動等。
如《誰是最可愛的人》裡防空洞中戰士的對話,就很真實地展示了戰士的內心世界,讓人有親切感。 至於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在一篇文章中交替使用,則要注意交待清楚,要用過渡的語句提醒讀者。如《勇氣》一文第一段末尾說,「給我說了下面一個故事」,引起用第三人稱敘述故事;故事講完後,用一句話承接,「我被這真實的故事裡的兩位主角迷住了」,回到開頭,文章銜接自然、清楚,人物轉換得明白。
否則,情節脈絡可能紊亂,致使讀者找不到頭緒。
5樓:小紅愛看書
第一人稱寫作有侷限性。比如你不可以寫別人的心理活動什麼的。而且對「我」的一些動作語言外貌等的描寫也有侷限性。
第三人稱就沒這個問題。
6樓:小城的歌
第一人稱更具親切感和可信度,心理活動的描寫會比較多。第一人稱是從「我」的角度,第三人稱則是從旁觀者的角度。個人理解。
7樓:哦摩西螻蟻
視角不同,讀起來感受不同
8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人稱以我的口吻寫,比如我看見了一棵樹。第三人稱以他的為主,比如他不愛我了,他………
散文與記敘文的區別
9樓:三載悠悠魂夢矅
散文不是記敘文,二者之間是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的。
第一,概念不同。散文,是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摹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 掘其中的內涵,哲理,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的一種文體;記敘文是一種以敘述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記事,狀物,繪景為主要內容的文體。
第二,記敘文側重於寫人記事,要求寫出什麼人,幹了什麼事情,這樣做展示了什麼樣的性格特點,或什麼事情,如何發生、發展,有什麼意義; 散文側重於就一件事情,一個場面或一個景物抒發某種思想感情,可以把它叫作由所見、所聞到所想所感。總之,記敘文注重記事,散文注重抒情。
第三, 記敘文以記敘為主,但往往也間有描寫、抒情和議論,不可能有截然的劃分。它是一種形式靈活、寫法儘可能多樣的文體;散文的特點主要有取材廣泛,搖曳多姿,藝術表現形式豐富多樣,如同五彩斑斕的風景畫,讓人陶醉,讓人喜愛。
10樓:匿名使用者
散文不是記敘文,二者之間是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11樓:小抄帶我
記敘文,是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
12樓:枯水井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而記敘文是形神都不能散.
敘事性文學作品中事件與情節有什麼異同?
13樓:匿名使用者
敘事性文藝作品中以人物為中心的事件演變過程。由一組以上能顯示人和人、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的具體事件和矛盾衝突構成。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等部分,有的還有序幕和尾聲。
按照因果邏輯組織起來的一系列事件情節,應當體現出人物行為之間的衝突。 情節是敘事性文學作品內容構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敘事作品中表現人物之間相互關係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發展過程。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現人物與人物、人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具體事件構成。
高爾基說,情節「即人物之間的聯絡、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關係,——某種性格、典型的成長和構成的歷史」。因此,情節的構成離不開事件、人物和場景。
文學作品的情節安排不是固定不變的。有的作品,情節各個組成部分並不一定都很齊全,有的作品為了主題表現,人物刻畫的需要,或為了加強藝術感染力,還有意的把情節倒置過來,這在文學創作中是允許的。
怎樣才叫抄襲別人的作品呢?
14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創新 超越
只有類似是為抄襲
15樓:匿名使用者
單獨模仿情節不算,如果其中有段落或完整句群一致或高度相似就是抄襲。
文學作品與影視作品的區別
16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龍源期刊網
17樓:離我遠點
1、含義不同
文學作品:從版權的角度,通常指各種書面的原著。不論其價值或目的如何,性質屬純文學的、科學的、技術的或完全是實用性的,均為文學作品。
從作品的形式和內容的美與感情效果衡量都具有巨大價值的著作。
2、特點不同
文學作品作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段把從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鑄成活生生的藝術形象;始終離不開想像(幻想、聯想)和虛;始終伴隨著強烈的感情活動。
影視作品是時空融合、視聽融合、逼真與虛擬融合。電影與電視的合流趨勢越來越明顯,人們越來越多的通過電視機、監視器來**電影。
18樓:匿名使用者
請先給出明確答覆:
解釋原因:
有無解決辦法:
文學作品中的「對話描寫」有什麼作用? 100
19樓:孤倚危樓
是塑造人物
形象的重要手段。語言描寫包括人物的獨白和對話。獨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重要手段。對話可以是兩個人的對話,也可以是幾個人的相互交談。
描寫人物的語言,不但要求做到個性化,而且還要體現出人物說話的藝術性。成功的語言描寫總是鮮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動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
一部成功的作品,書中人物的對話應占很大比重。這樣的作品讀起來,有身臨其境、參與其中的感覺。記得青少年時代讀過的一些中外**,人物之間的對話平實時而又精彩。
讀者通過人物對話認識、瞭解了所有的人,人物的形象也通過對話顯得更加生動鮮活。
「言為心聲」,不同思想、不同經歷、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其語言也是不同的。魯迅曾說過:「如果刪掉了不必要之點,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談話來,我想,就可以使別人從談話裡推見每個說話的人物。
」能夠讓讀者從「各人有特色的談話」中來「推見每個說話人」,這便是成功的語言描寫。
古今中外人物性格,刻畫最成功的作品非《紅樓夢》莫屬,上千人物性格各異,都是通過對話彰顯的,儘管有的人物只有一兩句話
,也能夠在書中佔一席之地,他們呼之欲出、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令人讀之難忘。
如果我們讀的書只有作者的敘述與介紹,即便語言再流暢,再洗練,也沒有那種身臨其境,參與其中的感覺,更沒有令人難忘的魅力。它只是讓讀者感到看到的是一場故事會,只有作家一人在講故事,這樣的作品即便再好也缺乏精彩,更不會令人難忘了。
以老王為第一人稱改寫,以老王為第一人稱改寫
屋,隨即又有些後悔,明知道自己的樣子嚇人,幹嗎還要進屋呢?我把手上的東西一遞 這些.給你的.你和錢先生.好人.不知怎麼的,嘴不聽使喚,話也說不清楚,幸好她接過去了.然後,她往屋裡看看,轉 南宮灬龍龍 2014 10 3000 我恩了一聲,直著腳往裡走對他伸出兩手。我一手提著一個瓶子,一手提著一包東西...
寫文章的時候第一人稱用的是「自己」和第一人稱用的是「我」這是否能反應個人的一些特性
自己是書面上對我的一種描述,用自己的話,就比較理性化,能夠容易讓人接受,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注重讀者感受的人,用我的話,就要看用得多與少,若用得少的話,就讓人感覺比較親切,讓讀者贊同作者的感受。但用得多的話,就會顯得累贅,而且會顯得囉嗦,也體現這個人是比較自我,儘管作者沒有這個意思。我也總結了我周圍人...
第一人稱的作用第二人稱的作用,用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有什麼作用
第一人稱角色 1。樣,這樣更真實的描述的事件。2。容易直接面對觀眾。3與 我 和 謙虛 來襯托英雄的形象。缺點 只寫 我 的感情,不能寫別人的感受。第二個人的影響 1。有親切感,便於直接對話。2。增強語勢,便於抒情。第三人效果 1。通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自由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2 任何深層的內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