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古詩詞翻譯有什麼可以訓練的技巧嗎

2021-05-07 23:32:00 字數 6572 閱讀 9503

1樓:杻陽影

古詩詞翻譯技巧應用性並不強,因為詩詞中縮減變義的字詞太多了,還有很多為了合轍押韻或者增補字數而進行的顛倒刪減等。

不過有一個小技巧你可以試一試,這個其實更適用於古文。添字法。

現代漢語多是雙音詞,而古代漢語多是單音詞,而現代漢語的雙音詞又多由單音詞增添同近義或反義字而來。知道這一點就可以運用到翻譯中了。

在翻譯的時候,根據詩詞中的字,合適的進行組詞或替換,如“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以這句話為例進行分析。不,現代也可做單音詞所以保持不變;知,組詞知道;江,江水、江面;待,等待;月,月亮;何,現代漢語單獨出現組詞不多,為何不合適,那麼由詞意替換,就是什麼;人,單音詞保持不變。把這句話組合出來就是“不知道江面(上)的月亮(在)等待什麼人”整句話出來之後,整合句意,新增合適的助詞介詞等,如詩句中有倒裝之類的語法就翻轉過來調整為正常語序。

這樣就好翻譯了。後半句,但,今天表轉折居多,組詞但是,可是放在這裡並不通順,這就要稍微聯想一下這個字的偏僻意思,但還有隻的意思,所以這裡應為只;見,看見;長,單音形容詞,保留;江,江河;送,這裡常見意都不合適的時候,可以暫時保留;流水,古雙音詞,今同義。整合“只看見長長的江河奔騰而去”,這裡的送要意譯,因為送字前後為近義詞,直譯應為,只看到長長的江河不斷運送流水到遠方。

大概就是這樣,通過新增組詞和詞意替換,把句子完整的翻譯出來。但是這個方法雖然簡單好用,還是需要一定詞彙和理解基礎的。至少自己能把邏輯和語義上的不正確讀出來。大概就是這樣。

附加文言文的翻譯方法,我之前寫的高考語文技巧的一段。

1、 翻譯的話,我的技巧就是轉換。文言文基本上都是單字詞,把它轉換成雙字就好了。比如《項羽列傳》當中,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也”彼,彼此,此是這,彼就是那,那可以代指那個人那件事;可,可以;取,取代,取下;而,轉而;代,代替;也是語氣詞,根據句意這裡意譯為啊。

那麼組合起來就是那個人(秦皇)(我)可以取下(皇位)轉而代替他啊。再精簡一下就是,我可以將他取而代之啊或者那個人我可以取代他啊。可以看到,我就是單純的加字法,把每個字加上一個字並組詞,切合大概的意思就好。

就算我不知道這個字的意思也可推匯出來,比如我不知道彼是什麼意思,但是我知道彼在現代的常見組詞就是彼此,此我知道是這裡的意思,那麼彼要麼同意要麼異意,同意這裡不通順,是前後矛盾的,我不能取代我,所以就是異意,異意那麼彼就是那的意思。這裡還牽扯到斷句和省略的問題,“彼,(我)可取而代也”,只有斷句正確了才能更好的翻譯。遇到再長再難的句子都別怕,先斷句,大概分層之後就一個字一個字的組詞,其實翻譯當中一般是有幾個重點詞的,這幾個重點詞就是得分點,如果用加字法組詞可能會比較難組,不能組出前後連貫的詞彙,但是其他詞彙都組出來並且可以連綴成句的時候這個就不會太難了。

結合前後看一下難度會降低很多。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是組詞法但是不要生硬的去組詞,有的字可能可以組的詞語很有限或者很難表達他該表達的意思,那就轉換一下,比如欲,一般組詞就是慾望,但這是名詞,而在古文中該字多用為動詞或形容詞,那麼欲就不能使用加字法,而應該轉換詞意,換為想要或者其他類似意。抓住得分字重點翻譯,基本就很穩了,這是信。

剩下的就是調整語序和具體的詞彙,語序是為了達,詞彙是為了雅。老師一般會說要把該有的倒裝啊什麼後置啊什麼使動意動為動都要翻譯出來,這些是指在不影響順暢的句意表達的情況下,如果影響到了語序,因為文言文和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還是有差別的,就最好適當的進行調整。

求怎麼翻譯古詩,有什麼技巧嗎

2樓:初級提問者

古詩強調的是意境,強調的是韻味,切不可逐字逐句翻譯,應從整體上把握詩句,掌握其大意即可,翻譯的方法和文言文類似,不過不要把意思摳得太死

3樓:匿名使用者

語文這種題都是靠多做多看就好了。

請教如何提高古詩詞翻譯技巧我是高中生

4樓:三克油馬吃

必須要打好古文的基礎,

把握準虛詞,尤其是實詞的準確含義!

瞭解作者寫作的歷史年代背景,

掌握作者以詩言情的真實情感!

多讀、多思、多練,熟能生巧!

古文翻譯有什麼技巧

5樓:鄧江湖毛

一、錄“錄”,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譯的詞抄錄下來。文言文中不必翻譯的詞大體分兩類:一類是特殊名詞,如:

人名、地名、官名、年號、日期等;一類是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不必翻譯的詞,如:山、石、高、遠等。例句①:

“元豐中,慶州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夢溪筆談》)句中“元豐”是年號,“慶州”是地名,“子方蟲”是害蟲名,“秋田”與現代語意思相同,均不必翻譯,抄錄即可。

二、釋“釋”,就是把需要翻譯的詞加以解釋。這些詞大致分兩類:一類是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但要翻譯的古代漢語詞,這一類詞很多可以用“單音節變雙音節”的方法解釋;另一類是古今異義的詞。

例句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曾子殺彘》)句中“欺”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但要翻譯為“欺騙”;“今、是”屬古今異義的詞,要翻譯為“現在、這”。

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要藉助工具書和文中註釋;另一方面得根據自己積累的古代漢語詞彙進行解釋。

三、補“補”,就是在翻譯文言文省略句時,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補充進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語、賓語、謂語、介詞,翻譯時應把省略成分補充進去。例句③: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桃花源記》)句中“便”前省略了主語“漁人”,“初”前省略了主語“洞口”。

例句④:“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句中“以”後省略了賓語“之(這點)”。

四、添“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說它省略掉什麼成分,但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要新增一些詞語,譯句才連貫通順。例句⑤:“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桃花源記》)此句是判斷句,在翻譯時需在“高尚”前加“是”。例句⑤:“雖雞狗不得安寧。

”(《捕蛇者說》)此句應翻譯為“(不要說人,)即使是雞狗也不得安寧啊。”需要注意的是,增添的內容一定要必要,二要與語境吻合,否則就是畫蛇添足了。

五、刪“刪”,就是刪除原文有而翻譯句可略的字眼。例句⑥:“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弱篷,為楫,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

”(《核舟記》)這句話中共有七個“為”字,翻譯時只需要保留第一個即可,其餘省略不翻譯,這樣反而顯得簡潔利落。文言句子中,還有些虛詞也是不翻譯的,也應該刪除。例句⑦: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句中“之”是幫助賓語前置的,不翻譯。

這種省略原文不翻譯的情況雖不多,但也值得注意。

六、調“調”,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語序不同,翻譯時必須按照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調整過來。文言文中比較常見的是定語後置、狀語後置、謂語前置、介詞賓語前置等,這樣的文言句子在翻譯時必須調整過來。例句⑧:

“屠懼,投以骨。”(《狼》)句中“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裝,翻譯為“把骨丟(給它)”。

6樓:劍花v煙雨

你是高中的嗎?

如果是高中的,以下的建議對你有益,反正咱的古文永遠是滿分過關。

1、補充。在句子缺少主語或者賓語的時候一定要補充完。這是最容易得分也是外行人最容易失分的地方。結合上下文,知道缺少的部分是什麼。

2、句型。在出現倒裝這類特殊句型的時候,需要把句子的正確順序翻譯出來,這是翻譯題經常出現的問題。

3、逐字翻譯,踩點給分。在閱卷時,老師的速度是很快的,重要詞語一定要用最精確的意思表達出來。

4、古今異義。舉例:恨。最常見的古今異義字。估計你要是不翻譯出“遺憾”兩個字,別想拿分。

5、疑難字。結合上下文以及以前看過的文章,推測詞義。也可以根據字形。中國的字形有一定規律。比如說,帶“貝”部的字,大多與金錢、買賣有關。

6、活用。名作動、意動、使動都要分清。各種詞類活用要記得。在翻譯的時候要體現出來。比如說意動,要翻譯成“認為……怎麼樣”。

7、一詞多義。這個太多了,拿“是”來說,它究竟是表判斷,表“這個”還是倒裝。當然,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指代“這個”。

出現這種情況,就要完全翻譯出來。“是可忍,孰不可忍”這是可以忍耐,還是不可以忍耐呢?

至於通篇閱讀,實不相瞞,高考語文咱睡著了,實在來不及通篇。而且本人做古文題也從來不看文章的,這些東西大同小異。但是句子出現在**一定要找出來。

最後說句不負責任的,你把《史記》《戰國策》這些東西讀完,也就差不多了。

再說句現實而且重要的,語文書的課下注釋,要認真背,特殊用法記牢,也就沒什麼要緊的。

好了,暫且想到這麼多。

7樓:

先理解古文, 再白話, 最後翻譯

急切!!!古詩以及文言文翻譯有什麼技巧?

8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多讀體會感情,瞭解作者的生活背景

文言要多積累一些常用字詞,瞭解基本句式,如倒裝,後置等

9樓:誰的殘陽

古詩和文言文翻譯是不同的。

古詩的翻譯,你首先要看詞眼,看看那些詞語到底是悲傷的還是歡欣向上的。這很重要。看到一首詩,先多讀幾遍,然後想想這首詩大概是怎樣的感情基調。

不要急於動筆。然後再具體一個字一個字地翻譯過來,再看看能不能改得更有詩意一點。其次,如果你看到這首詩就懵了。

那麼不要著急,看看它的作者是誰。然後聯絡到這個作者的生平和它的經歷。有些詩的題目也可以說明的。

當然了,這就要求你具備一些必要的文學常識了。然後就是語感。這個沒有技巧可言,就是要多讀多練。

仔細品味。

至於文言文的話,說白了就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這句話我想大多數人都知道,但是真正做到的人不多。可是,應試教育的文言文翻譯就是按照每一個要點給分的,只要你把課文中那些要點,就是一些比較重要的詞語都記住了,再翻譯,基本上是滿分的。當然了,試卷裡也還有課外的,但是其實仔細看看的話,大多數知識點還是課內的。

最重要的還是記憶吧。

10樓:匿名使用者

認真讀課內的 認真聽老師講

文言文翻譯有什麼技巧嗎??

11樓:珍珠ヤ奶茶

要學好文言文,就要多做這方面的題目或者多看一些文

12樓:銀

信\達\雅

信,準確.

達,暢達

雅,優美生動

翻譯文言文有什麼技巧,要個人體會不要網上的我看了很多還是不會?

13樓:文以立仁

文言文翻copy譯嚴格說來沒有“技巧

bai”。原則有:1、準確。翻du譯後的內容不能與原文

14樓:匿名使用者

樂府詩涼州詞(王之渙)

翻譯文言文有什麼技巧嗎?

15樓:匿名使用者

一、錄“錄”,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譯的詞抄錄下來。文言文中不必翻譯的詞大體分兩類:一類是特殊名詞,如:

人名、地名、官名、年號、日期等;一類是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不必翻譯的詞,如:山、石、高、遠等。例句①:

“元豐中,慶州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夢溪筆談》)句中“元豐”是年號,“慶州”是地名,“子方蟲”是害蟲名,“秋田”與現代語意思相同,均不必翻譯,抄錄即可。

二、釋“釋”,就是把需要翻譯的詞加以解釋。這些詞大致分兩類:一類是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但要翻譯的古代漢語詞,這一類詞很多可以用“單音節變雙音節”的方法解釋;另一類是古今異義的詞。

例句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曾子殺彘》)句中“欺”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但要翻譯為“欺騙”;“今、是”屬古今異義的詞,要翻譯為“現在、這”。

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要藉助工具書和文中註釋;另一方面得根據自己積累的古代漢語詞彙進行解釋。

三、補“補”,就是在翻譯文言文省略句時,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補充進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語、賓語、謂語、介詞,翻譯時應把省略成分補充進去。例句③: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桃花源記》)句中“便”前省略了主語“漁人”,“初”前省略了主語“洞口”。

例句④:“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句中“以”後省略了賓語“之(這點)”。

四、添“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說它省略掉什麼成分,但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要新增一些詞語,譯句才連貫通順。例句⑤:“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桃花源記》)此句是判斷句,在翻譯時需在“高尚”前加“是”。例句⑤:“雖雞狗不得安寧。

”(《捕蛇者說》)此句應翻譯為“(不要說人,)即使是雞狗也不得安寧啊。”需要注意的是,增添的內容一定要必要,二要與語境吻合,否則就是畫蛇添足了。

五、刪“刪”,就是刪除原文有而翻譯句可略的字眼。例句⑥:“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弱篷,為楫,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

”(《核舟記》)這句話中共有七個“為”字,翻譯時只需要保留第一個即可,其餘省略不翻譯,這樣反而顯得簡潔利落。文言句子中,還有些虛詞也是不翻譯的,也應該刪除。例句⑦: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句中“之”是幫助賓語前置的,不翻譯。

這種省略原文不翻譯的情況雖不多,但也值得注意。

六、調“調”,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語序不同,翻譯時必須按照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調整過來。文言文中比較常見的是定語後置、狀語後置、謂語前置、介詞賓語前置等,這樣的文言句子在翻譯時必須調整過來。例句⑧:

“屠懼,投以骨。”(《狼》)句中“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裝,翻譯為“把骨丟(給它)”。 參考資料:

古詩詞的翻譯,線上古詩詞翻譯

出自納蘭性德 木蘭辭 擬古決絕詞柬友 全詞為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首纏綿悱惻的婉約詞,其實錯了,看詩題 擬古決絕詞柬友 決絕詞,就是斷絕關係的詞。這首詞用的典故非常之多,令人驚...

翻譯這首古詩詞,會採納的,謝謝,翻譯這首古詩詞的白話譯文,會採納。謝謝

誰能領略這種在秋風蕭瑟時節獨自悲慼的感覺呢?風吹起黃葉帶有悲涼的聲音,刻有花紋的窗戶緊閉。我站在斜陽中獨自回憶往事。酒醉後沉沉睡去,夢中也不曾夢見她,我們曾像李清照夫婦當年一樣猜書,猜詩句,飲茶,一不小心將茶杯傾倒,茶香飄滿室。這真是一種享受啊。當時我們認為這是很尋常的一件樂趣,可現在你不在了,只剩...

美食古詩詞,關於美食的古詩詞有哪些?

1 充腸皆美食 唐白居易 鬆齋自題 時為翰林學士。2 與君美食復甘眠 唐白居易 偶吟 3 藥物扶持美食眠宋陸游 歸三山入秋益涼欣然有賦 4 或對飲美食 宋孔平仲 代小子廣孫寄翁翁 5 踩壞美食宋郭印 病目 6 美食身非稼宋李昉 侍郎吟思愈清逸才無敵唱彌高而和彌寡我已竭 7 美食為我餐宋邵雍 歡喜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