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說虐待老人會得到什麼報應,佛教說因果報應都是誰給報應的?

2021-07-03 12:01:21 字數 4069 閱讀 4480

1樓:拓跋男

虐待老人是要下地獄要走油鍋的!還別不信。現實報就是她的子女也虐待她。而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2樓:佛道之子

虐待老人一定下地獄,您看下“地藏經”:佈施老、病、產婦,功德最大; 同理 殺、害父母(老人)是五無間地獄第一條,罪也是最大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不必說太遠,就今生的現世報,很自然的你的晚輩也肯定有樣學樣的回頭來虐待你的啦...

人事相對的,所以佛法講的因果,跟科學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道理完全相同,沒有什麼特別的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你羅...至於方式,我也相信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的,而不只是被你虐待的人的報復而已,會被你虐待,肯定現實情況相對於你而言是弱勢者,他能有什麼能力報復你呢?只有等他有能力的時候回頭報復,並且隨著時間的累積即醞釀,他有多少能力、多少芳法,肯定是使出渾身解數的啦...

所以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呈現,你問我我也只能說我不知道,但那個復仇的心,卻是紮紮實實的可以感受的到的...你自己看著辦啦!

p.s.我指的你,是那個虐待老人的人...

4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裡咋說不知道,但肯定不得好

佛教說因果報應都是誰給報應的?

5樓:引經據典正法

「意業清淨,身口隨之。於口業雲不譏他過」。前面我們學到這個地方。

不譏他過,這是世間有德行、有學問的人士都會遵守的,學佛尤其重視。佛法講因果,世法講道德,一個有道德的人,做違背道德的事情,這是他不願意做的。所以道德可以軌範人的行為,但是那是好人。

如果是惡人,他很難接受,他不相信,可是因果能規範惡人。因果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真的,一點都不假。

因果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宇宙源起,因果就跟著起來了。賢首國師《妄盡還源觀》,那是講《華嚴經》修行的方法。

他講得很簡單、很扼要,真不容易,那麼大的一部經,他只是用很少的文字就把它歸納出來。這篇文章不長,全文只有六段,前面三段是今天所說的高等的科學與哲學,講宇宙源起,宇宙的**,萬法以及我們自己,這裡頭有因果。宇宙第一個一念不覺沒有原因,第二個一念不覺是受第一個影響,第一個不覺是因,第二個不覺是果。

你看因果從這裡產生的。這就是什麼?愈迷愈深,念念不覺。

回頭也是一個道理,只要一念覺悟,凡夫就成佛了。所以,學佛的人首先要知道佛是什麼,這個要搞清楚,你要搞不清楚你是迷信。

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放下執著,六道就沒有了,六道是假的,你醒過來了,六道是作夢。「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永嘉禪師《證道歌》上說的。六道從**來的?

從執著來的,叫見思煩惱,你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換句話說,你對於一切法看錯、想錯了,六道就出現,六道是這麼來的。我們把見思放下,六道就沒有了,夢醒了。

夢醒了是什麼境界?四聖法界。夢中是穢土、是染汙,省悟過來是清淨、是淨土,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境界現前。

這個境界還不是真的,還是在作夢,我們六道是夢中之夢。淨土四聖法界怎麼形成的?是起心動念、分別造成的,我們能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四聖法界不見了,假的不是真的。

又出現一個境界,這個境界叫一真法界,真的不是假的。真假標準是什麼?假的是會變的,真的是不變的。

所以諸佛實報土永遠不會變,為什麼不變?他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是識,有分別執著就會變,所以境隨心轉。

現在科學家提出以心控物,心可以控制物質現象,這把原理找出來。

十法界因為用心意識,所以它會變;一真法界不用心意識了,轉八識成四智。所以實報土裡面的人沒有八識,他叫四智菩提,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變成他什麼?變成他的神通妙用。

他以四智菩提應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之感,就是眾生有感他就有應,他應的是用四智菩提來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用什麼方法來教你就用什麼方法,現身沒有一定,說法也沒有一定,活的,活活潑潑,這是妙用,這是一真法界。在一真法界裡頭還有四十一個階級,這四十一個階級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你可別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錯了,起心動念到不了這個境界,不能起心動念,隨著時間它自然就沒有。

完全斷盡,這就是無始無明習氣完全斷盡了,就回歸到妙覺。迴歸妙覺,《楞嚴經》上一句話,「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所得到的,全是自性裡頭本有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十三集)

6樓:想飛上天的魚

阿彌陀佛 是眾生自己的業力

一、因果報應的形式:

佛教《三世因果經》主要講:一是人的命是自己造就的;二是怎樣為自己造一個好命;三是行善積德與**作惡幹壞事的因果迴圈報應規律。

因果迴圈報應規律有三種形式:《涅木經》講:"業有三報,一現報,現作善惡之報,現受苦樂之報;二生報,或前生作業今生報,或今生作業來生報;三速報,眼前作業,目下受報"。

我們明白了業有三報的道理,不僅知道幹壞事作惡之人,終有報應,而且能真正做到多行善積德,不幹壞事的而終得福報的結果。

(一)現報:就是今世作業今世得報應。今世報有福報也有禍報。

這種報應有的報在早年,有的報在中年,有的報在晚年。首先講福報吧。大家可以看到,有的人一生做好事並沒有得什麼好處,這是因他上一輩幹了壞事,這一輩子因他行善積德,抵消前世的罪孽,因善事做多了,前世罪孽抵消了,所以有中年得福報和晚年得福報。

早年得福報,一個是前世行善積德,或前世罪孽不多,這輩子行善積德多,很快就抵消了前世的罪孽所以就得早報。

禍報也有早年報、中年報、晚年報三個階段。如有的人本來前世就有孽,今生又不行善積德,繼續幹壞事,如偷盜、搶劫、坑害別人,詐騙錢、嫉賢妒能忘恩負義……,結果在青年時期就受法律的懲罰或者生大病受傷致殘……等禍報。有的人,因前世做了好事,象在銀行存的款一樣,還未用完,今生所做的壞事與前世作的好事慢慢在抵消,如果中年抵消了還不停止作惡,所以中年就得惡報。

有的人青年,中年都很好,結果到了晚年,不是家中其他人遭災就是光留著自己孤老病重,無吃無穿,無人照管;或者老來傷殘,或者老來坐牢判刑等禍報,其道理和中年得禍報一樣。

(二)生報:就是前生作孽今生報,今生作孽下世報。這種因果報應,同樣分福報和禍報。

有的人前世行了善,積了德,尤如在銀行存的款還未用完,故轉到今生來用,所以今生享福。如他今生雖然享福仍行善積德,象銀行存款越來越多,利息也越來越多,故下一世仍然是享福之人,為福報。

有的人上世作的惡太多,或者老來作惡,當世清算不完,這一世就苦。如某人對前世的惡,後世的苦認識不到,繼續作惡,那他下一世還要繼續受苦難。

(三)速報:就是報應來得快,如昨天做壞事今日遭惡報,上午做壞事,下午遭惡報,或者九點作壞事,十點就遭惡報。因果報應不僅只是惡報,福報也如此,只要你做了善事同樣得速報。

二、凡是善惡終有報:

上面講了善惡因果報應的三種形式,現在講,凡是善惡終有報。有的人認為,自己一生行善積德,從不做壞事,但什麼好處也沒得到,而有的人幹壞事,不僅沒有得惡報,並且活得很快活,日子過得紅火,認為積德缺德都一樣,有的不但不堅持做好事,而且也幹起損人利己之事。有的壞人認為那些行善積德的人是傻瓜,自己幹壞事沒有什麼惡報,因此,就壞事越幹越多,越幹越大,從偷一個雞蛋到偷一條牛,從偷一分錢到攔路打劫,從**一分錢到**幾千萬,從損人利已到暗害別人,但是幹壞事的人,老是把自己估計過高,認為自己幹壞事是神不知,鬼不曉,自己不說別人不知道,而他們忘記了《寶鑑篇》中: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動念已先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楞嚴經》也講: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莫言不報,時刻未到"。

為什麼會有的人認為,行善積德的人而沒得到福報,幹壞事的人而沒得到惡報。究其原因,他們不懂得人的命運是自己造就 和因果迴圈報應的道理。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有其因果關係。

上面已經講過,雖然有的做了不少好事沒有得福報,是上一世欠的債沒有還清,所做的好事還不能完全抵消上一世的罪孽。有的幹了壞事,沒有得惡報,就是上世做的好事像銀行存的款一樣,還未用完,從命理學上講,行善積德與**作惡報早與報遲的問題,是一個運氣問題。如有的小偷,在他運氣好的時候,作案不易被抓住,但他的敗運一到,他的盜竊罪暴露而被抓住。

這就是"時刻一到,統統都報",大家想一想,世上凡是損人利已的,坑害別人的,幹壞事的有那一個能逃脫惡報。

7樓:解心煩

所謂 業力 就是自己感悟的一種道理,看不見摸不著的。你爸爸如果真的做了一輩子好人,總是利益別人,那麼他的下輩子可能不會轉世為人了。他已經是大覺悟者,直接上升佛國了。

如果再來人世間,只能是佛再來度化眾生的。

佛教中為什麼不讓殺豬,佛教說的不殺生真的可以做到嗎?

不殺生是佛教修行的最基本的要求,其修行的終極目標是明心見性,因為殺生會增加自己的業障,阻礙修行,所以佛教不能殺生。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儘量避免殺生,血腥的場面對人們的身心都會有傷害。佛教不讓殺豬,你應該打錯了吧?原教義中只有說不妄殺。中國的教義改版成了戒殺 戒貪等一系列的 也許是人不如豬啊 任何生命都是...

為什麼說佛教咒中之王是《楞嚴咒》

楞嚴咒是咒中之王,亦是咒中最長者,這個咒關係整個佛教的興衰。世界上有人持誦楞嚴咒,就是正法存在。沒有人持誦楞嚴咒,就是沒有正法了。楞嚴咒被譽為咒中之王,此咒有大威力,放大光明,能以佛之淨德覆蓋一切,以白淨大慈悲遍覆法界,有不可思議之大威德,持此咒的人,能退避一切怨敵,摧毀一切邪巫詛咒,避免一切災難橫...

佛經中說的迴向是什麼意思佛教中迴向是什麼意思

迴向是佛教修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會向,是指我們所培養出來的功德 智慧 善行 良知,我們不想一個人去享受。相反,我們把它還原為 迴歸 與法律界的眾生分享,從而在不失良知的前提下,敞開心扉,讓功德有明確的方向。1 將 子 所成就的一切美德歸 他 法律界的所有眾生,以表明他所成就的美德不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