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縣一帶山谷中,密佈著成百上千個採用新制鹽技術的竹筒井,井主所僱工匠大多來自「他州別縣」,以「傭身賃力」為生,受僱期間,若對工作條件或待遇不滿意,輒另謀高就。這反映出當時民營手工業得到發展。
2樓:手機使用者
北宋時期的社會經濟非常發達,處於中國封建王朝的頂峰。北宋社會經濟生產總值達到了當時世界的百分之八十。
農業發展
北宋時期,農業生產技術以及推廣有很大的發展。
當時,南方農民普遍使用龍骨翻車來灌溉,同時,比龍骨翻車運轉力更大的筒車,也用來引水上山,灌溉山田。范仲淹的《水車賦》有「器以象制,水以輪濟」之句,就反映了這種有輪軸、利用水力或牛力推動的筒車。北宋**兩次在耕牛缺乏的地區推廣「踏犁」。
「踏犁」是一種較好的人力翻土工具,四五個勞動力的功效相當牛耕的一半。這對畜力不足地區解決耕田的困難起過一定的作用。
在北宋的墓葬中,往往發現成組的鐵製農具,如犁、耬、耙、鋤、鐮等,其中耙、鋤等中耕農具較多,表明了農民對精耕細作的重視和耕作程式的增多。北宋農民還很注意積肥和施肥。他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認識到,土壤的性質不同,應施用不同的糞肥。
所謂「用糞如用藥」。當時對作物栽種的深淺疏密與產量高低的關係,也有所認識。禾譜、農器譜、農書、蠶書等農業生產知識的專著,紛紛出現,反映了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
宋太宗時,在河北地區修作陂塘,並修築長六百里的堤堰,設定斗門,引澱泊水灌溉,種植水稻,獲得豐收。
清明上河圖區域性1南方地區水利興修的成績更為顯著,其中規模較大的有江北捍海堰、浙江捍海石塘、錢塘江堤、西湖等處。如錢塘江堤前後修築多次,以真宗時所修最有成效。這次修築,吸收五代時的經驗,把石塊裝在竹籠裡,堆砌成堤,堤外再打上木樁,增強了阻擋海潮沖刷的能力。
西湖原灌溉良田千餘頃,年久堙廢。
哲宗時,蘇軾任杭州知府,主持了西湖的疏浚工程,使附近農田均獲其利。此外,福建莆田縣的木蘭陂,也是當時著名的工程。木蘭陂有寬80米,高10餘米,長160餘米的大壩,可攔洪、蓄水、排灌,使萬頃農田旱澇保收。
至今仍十分堅固,充分顯示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能力。
手工產業
北宋時期,手工業生產有很大進步。當時,各種手工業作坊的規模和內部分工的細密程度,都超越前代。生產技術發展顯著,產品的種類、數量、質量大為增加和改進。
最傑出的要算是北宋時期的各種瓷器了。
北宋的瓷器,不論在產量還是製作技術上,比前代都有很大提高。當時,燒造瓷器的窯戶,遍佈全國各地,所造瓷器各具特色。
官窯(河南開封)、鈞窯(河南禹州)、汝窯(河南汝州)、定窯(河北曲陽)和哥窯(浙江龍泉),是北宋五大名窯。官窯的產品,土脈細潤,體薄色青,略帶粉紅,濃淡不一;鈞窯土脈細,釉具五色,有兔絲紋;汝窯則胭脂、硃砂兼備,色釉瑩澈;定窯以白瓷著稱,並能制紅瓷,其產品十分精美;哥窯盛產青瓷,產品被譽為「千峰翠色」。真宗景德年間,在江西新平設官窯,所造進貢瓷器的器底書「景德年制」四字,這就是後來馳名中外的景德鎮瓷器。
在瓷器上雕畫花紋是北宋時的新創,劃花用刀刻,繡花用針刺,印花用板印,還有錐花用錐尖鑿成花紋,堆花用筆蘸粉堆成凸形,再施白釉。宋瓷不僅是生活日用品,而且是精美的工藝美術品。北宋瓷器大量運銷國外,近年來在亞非各地都有大量出土,證明瓷器是當時的重要輸出品。
時至今日,宋瓷已成為中國古代著名的藝術品,而享譽海內外。
清明上河圖區域性2
採礦冶煉
北宋時,金、銀、銅、鐵、鉛、煤的開採冶煉規模都相當大。重要冶鐵中心徐州東北的利國監,有三十六冶,礦工約四千人。江西信州(上饒)及其附近盛產銅、鉛,「常募集十餘萬人,晝夜採鑿,得銅、鉛數千萬斤」。
安徽繁昌冶鐵遺址中,有高約2米,面積達750平方米的廢鐵堆,反映了當時冶煉的規模。在開採冶煉規模擴大的基礎上,產品的數量大有增加。以銅和銀為例,宋神宗時歲課銅1400多萬斤,銀20多萬兩,照官府徵收十分之二稅率計算,可推知年產銅7000多萬斤,銀100多萬兩,產量都超過唐朝數倍。
另外,採礦冶煉技術也有很大進步。
漕運造船
北宋定都開封,東南漕運十分重要,船隻是不可缺少的運輸工具,加之海外**興盛,便促進了造船業的進步。
官營作坊以造漕船為主,同時造座船、戰船、運兵船等,民營作坊則製造商船及遊船。以漕船為例,真宗時,年產量達2900多艘。北宋船隻的體積和載重量相當大,徽宗時造的出使高麗的大海船,稱為「神舟」,據估計可裝載20000石以上貨物,載重量約為1100噸。
海船都是「上平如衡,下側如刃」的尖底船,具有吃水深、抗風浪強的優勢。海船上主桅杆高十丈,頭桅高八丈,共裝帆110幅。全船分作三艙,中艙又分四堂。
這種隔艙防水裝置是中國造船工人的首創。
更值得指出的是,當時指南針已應用於航海,這是古代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北宋時,舟師在航行中,夜觀星,晝觀日,遇陰晦天,則看指南針。
城市發展
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到北宋出現了新的轉折。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割槽,即住宅區與商業區嚴格分開。北宋時,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徹底打破了「坊」、「市」的界線,商店可以隨處開設,不再採取集中的方式。
清明上河圖區域性3 北宋都城開封是最繁華的城市,市內手工業作坊眾多,街道兩旁商店、旅舍、貨攤林立,人來車往,十分熱鬧。市場上的商品既有來自國內各地的百貨,也有來自國外的各種商品。營業時間不受限制,除白天營業外,還有夜市和曉市。
城內另有固定市場和定期集市。其中大相國寺每月開放五次,規模很大。市內還出現了「瓦舍」(或稱「瓦肆」),裡面有「勾欄」(歌舞場所)、酒肆和茶樓,還有說書、演戲的,成為娛樂的中心。
宋人張擇端所畫《清明上河圖》,就是當時城市商業繁榮的藝術反映。
北宋時期,由於舊坊制被打破,城市中行業分割槽性逐漸消失,因此行會的地位更顯重要,組織更加嚴密。唐朝時,有些城市商業區域擴大到城外,叫做草市,北宋時更加發展。農村中還有定期開放的小市,北方叫做集,南方叫做墟或趕場。
在草市或集、墟的**中,農產品和布帛竹木器等日用品佔大宗,也有一些生產工具的交易。有些草市或集、墟在交換髮達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固定的市鎮。市鎮是城市和鄉村的橋樑,它的發展,有利於商品經濟的繁榮。
金錢交易
隨著北宋商品交換的發達,貨幣流通量也明顯增加。唐玄宗天寶年間每年鑄幣32萬貫,北宋從太宗時起每年就達到80萬貫。以後逐漸增加,到神宗熙寧六年(2023年),達六百餘萬貫。
除銅、鐵錢外,金銀也作為半流通性貨幣使用。租稅的徵收、官俸的發給和對外**都使用銀兩。大城市有金銀鋪和兌房,專門買賣金銀和兌換貨幣。
國家稅收中**所佔的比重逐漸增加,2023年(天禧五年)為883900多兩,到2023年(宣和二年)為1860萬兩。**雖在流通,但不佔重要地位。
交子——北宋貨幣北宋時期還產生了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北宋建立後,四川地區長期使用鐵錢,因鐵錢重,攜帶不方便,公元10世紀末葉,成都市場上遂出現所謂「交子鋪」,發行紙幣「交子」,代替鐵錢流通。仁宗天聖元年(2023年)冬,**看到發行交子有利可圖,即藉口商人爭訟不息,正式創立「交子務」,改交子為官辦,以36萬貫鐵錢為準備金,定期發行,流通區域仍限於四川。
徽宗時,改交子為「錢引」,擴大流通區域。但錢引不備本錢,大量印發,於是成為人民的一大禍害。
商稅專賣
由於商業發達,北宋**對商稅特別重視。在全國各地設定場、務等機構,專門徵稅。
宋朝商稅分為兩種:過稅,每關值百抽二,是對行商抽的;住稅,值百抽三,是對坐賈抽的。正稅之外,還有雜稅。
隨著商業的繁榮,商稅日益成為**重要財源之一。真宗景德年間,商稅只有450萬貫,到仁宗時,即增加到2200萬貫。
北宋**為了搜刮更多錢財,對鹽、茶、酒、礬等實行專賣,即由官府控制這些物品的生產並壟斷銷售。北宋專賣制度的實行,使得封建**大獲其利,但影響了私營工商業的正常發展。
3樓:勤奮的花大喵
經濟狀況日益改善,經濟水平不斷提升。
宋時農具製作不但數量大、***,而且品種多。
雕版印刷業的興盛,紙張的需要量激增,促使民間造紙業迅速發展。
宋代交通運輸業也相當發達。
採礦冶煉技術也有很大進步,則看指南針、硃砂兼備。
一、宋朝和明朝的經濟對比?
所謂宋代經濟發達是事實,但不會比明代更發達。宋代人口不如明代,內陸地區開發尤其是南方開發不如明代。都是以自然經濟為主,人口和開發程度就決定了經濟的發展程度。
宋代在**財政的整理以及金融方面的功夫,確實比明朝強一個檔次。尤其是通過間接方式來調整經濟活動的各種手段,結合專賣體制和**來主導的大規模全國性物流的執行。在古代政權中,宋代的綜合水平最高,這一點應該毫無疑問。
論經濟活動的複雜性和規模,明代遠超宋代。但論**組織的全國性物流體系,宋代的管理水平比明代要高一些。
明代是一個很偉大的封建王朝,有繼承有發展。而且發展起來很不容易,等於重新走了一次從唐到宋的發展過程,又攀了個新高峰。
4樓:
經濟狀況很好,遠遠領先於當時世界上的其他地區。
但在冷兵器時代,落後文明戰勝先進文明是很正常的,就像漢武帝征服匈奴也是耗費了大部分的精力和國力,所以宋朝被蒙古所滅是冷兵器時代歷史發展的必然。
北宋還向外出口藥材、茶葉、棉花、犀角、象牙等,進口北珠、人蔘、毛皮、馬匹等貨物。從清明上河圖和《東京夢華錄都能看出宋朝的繁華。
北宋的經濟狀況
5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國土小於漢、唐,但人口則多於漢唐,人口增長速度和人口分佈密度都高於漢唐,這是宋代農業生產遠遠超過漢唐的一個重要條件。由於北方勞動人民大批南遷,和南方農民共同辛勤勞動,使南宋的農業生產,較快地得到恢復和發展。宋時農具製作不但數量大、***,而且品種多。
由越南傳入的占城稻,宋真宗時推廣到江南、兩浙以及淮南諸路。南方各地普遍栽種茶樹。川蜀、兩廣、兩浙、福建是著名的甘蔗種植區。
宋代的紡織纖維生產仍以絲和麻為主,而棉花的栽培區逐漸擴大,產量逐漸提高。 宋代採礦冶煉業的發展為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已大量開採石炭(煤)。宋代在軍事和醫藥上都已利用石油。
北宋時,兩浙、川蜀地區的絲織業最為發達。麻布產量比唐代增加很多。棉織品在全部紡織品中的比重有所上升。
隨著雕版印刷業的興盛,紙張的需要量激增,促使民間造紙業迅速發展。宋代造紙技術比前代大有提高。宋代制瓷窯戶幾乎遍佈全國各地。
定州(今屬河北)定窯、汝州(今河南臨汝)汝窯、潁昌府陽翟(今河南禹州)的鈞瓷、饒州(今江西波陽)景德鎮窯各有特色 。
宋代商業的發展超過了前代 ,大城市和小市鎮興旺發達,紙幣出現並廣泛使用,海外**盛況空前。宋代擁有一批人口在10萬以上的大城市。開封是北宋最大的城市。
大城市逐漸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工商與居民雜處。臨安府、建康府(今江蘇南京)、鄂州(今湖北武漢武昌)、成都府城和泉州都是重要的商業城市。北宋貨幣以銅錢為主,鐵錢為輔。
紙幣逐漸成為主要的貨幣。宋與遼、西夏、金在某些交界地點設定榷場,進行官方許可的**。民間的走私**,不論在陸地和沿海,都相當興盛。
宋是當時世界上重要的海上**國。宋時有從廣州和泉州通往越南、印尼乃至阿拉伯、東北非洲等地的海上交通線,還有從明州或杭州通往日本和高麗,由登州(今山東蓬萊)或密州板橋鎮(今山東膠州)通往高麗的海上交通線。宋朝與印度支那半島 、南洋群島、阿拉伯半島以至東北非洲等幾十個國家都有**關係。
北宋在主要港口廣州、明州、杭州、泉州、密州、秀州(今浙江嘉興)、溫州、江陰軍(今江蘇江陰)等地相繼設立市舶司,主管舶商進出手續,並徵收舶稅 。 兩浙、江西、荊湖、陝西等地,都已成為造船業的中心。造船業的發達,促使遠洋航行技術不斷進步。
宋代交通運輸業也相當發達 。內河運輸以大江(長江)、汴河和運河為主動脈。宋代除廣泛的海外**外,國內沿海運輸業也有較大規模,兩者都以民間運輸為主。
宋時的通訊系統是遍佈各地的驛站網,除官府文書外,還可郵寄私人信件。
霞浦的經濟狀況如何,寧德霞浦的經濟如何?
霞浦縣鹽田畲族鄉經濟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本鄉致力於發揮資源優勢 政策優勢 交通優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促進由小農經濟向商品經濟轉化,社會經濟有了長足的進步,國內生產總值 工農業總產值 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都有了明顯提高,經濟建設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和綜合經濟實力都有了明顯進步。根據統計,二0...
陝西省經濟狀況如何?渭南市區經濟狀況如何?
初步核算,2008年陝西生產總值億元,比上年增長。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億元,增長,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 第二產業增加值3842.08億元,增長,佔 第三產業增加值2255.52億元,增長13 佔。人均生產總值18246元,比上年增長15.2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億元,比上年增長21 20...
龍川的經濟怎樣,河源市各縣的經濟狀況如何?龍川縣和連平縣的經濟狀況?相比較哪個富一點?
龍川在廣東省縣區gdp中上,人均中下,縣城好點 河源市各縣的經濟狀況如何?龍川縣和連平縣的經濟狀況?相比較哪個富一點?龍川吧,報紙上報道,每年龍川財政都是第一啊。龍川是大縣,河源市人口最多的,至於人均收入就不知道了.從交通等等綜合來分析,應該還是龍川經濟發達些。本人連平人,感覺不如龍川?龍川哪個鎮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