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為什麼要挖諸葛亮的墳

2022-02-06 05:28:09 字數 4928 閱讀 2590

1樓:匿名使用者

民間常常流傳著幾句詩:1、劉伯溫所寫:三國鼎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

意思是我伯溫要比你諸葛亮強百倍。你諸葛亮再強,不過是三分天下,而我劉伯溫卻能一統天下。因此要挖諸葛亮的墳,證明自己比諸葛亮強。

1、劉伯溫挖開諸葛亮的墳,然後看到石碑上有字,上面寫的是:我能算後世出伯溫,你能算後世出何人?此詩為諸葛亮所寫。

說明諸葛亮遠遠勝過劉伯溫百倍。因為劉伯溫確實算不到他死以後幾百年會出個什麼樣的大人物。而諸葛亮卻知道千年以後會出個叫劉伯溫的聰明人。

三國時的諸葛亮,識天文悉地理,知陰曉晴,呼風喚雨;深韜略通曆史,多謀善斷,神機妙算。輔佐劉備打天下,運籌帷幄,百戰百勝;治理天府蜀漢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才華蓋世,有口皆碑,功勳卓著,垂範青冊,時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濟世奇才。

歷代百姓為之起敬,英雄豪傑為之折服。到了元朝末年的時候,中國又出了一個智星能人。此人姓劉,名伯溫,精三韜六略,善深謀遠慮,會遣風調雨,能料事如神。

協助朱元璋串通百姓八月十五殺韃子,興兵滅元奪金陵,成為明朝鼎鼎有名的開國功臣。時稱劉伯溫是諸葛亮投胎再世,孔明又還陽轉生。伯溫自恃才高技絕,德高望重,常對諸葛亮說長道短,評頭論足。

言裡話外明顯流露出內心的不服。「孔明學問淵博,吾與其相比只差一釐;孔明德能非凡,吾與其相比只缺一毫;孔明智慧超群,吾與其柑比只少一絲;孔明預前測後,未卜先知,吾與其相比定不在下。文載諸葛亮生前就料定死後誰個前來祭奠,何人前來刨墓,並記之於冊,鐫之於碑,去人隔朝跨代無不應驗。

吾決計親往墓地祭奠,孔明若有所料,吾雙膝跪地磕頭一千,孔明若無所料,笑他矮吾三尺。」伯溫目無先賢,出言不恭,左右聽之驚駭,不敢多嘴。 一日,劉伯溫帶領數名隨從,坐著八抬大轎親往孔明墓地拜祭。

穿過高大的牌樓.剛上花石臺階。一筒巨碑矗立眼前,上邊有臥龍山人親書「吾到無人到」五個篆體大字。伯溫抱拳深施一禮,抬眼上下一掃,不禁哈哈大笑。

「臥龍山人」好個書法,筆筆蒼勁有力,字字雄渾氣派,比羲之、真卿毫不遜色。就是預事有差,低吾腳下。不想堂堂蜀國丞相只有前眼沒有後珠,妄圖一個前知五百年後知一千年的虛假歪名。

伯溫敢笑你矮吾三尺,終沒料到你到吾也到吧!碑上預言謬錯,欺世騙人,不如推倒砸碎,省得礙眼惑眾。」伯溫話音剛落,隨從兩步搶前。

舉起鐵石傢伙,將碑擊作三截。

伯溫十分傲氣,眼見得碑倒石碎,不由得嘿嘿嘿一陣冷笑。「素稱諸葛亮為名高天下的第一能人,經吾親驗名不副實。從此以後的天下第一能人除伯溫之外何人還能取而代之!

」伯溫背剪雙手,得意忘形,呼喊左右,大搖大擺向後走去,不到二十來步,一筒圓頭巨碑擋住了去路。此碑石色粉紫,表皮粗澀,滿布苔痕,字跡依稀。伯溫命隨人擦去灰塵汙垢,一筆一畫仔細辨認,驀地一驚,頓覺心慌意亂,魂飛魄散,嘴裡連喊「罪過,罪過!

學生妄自尊大,不知天高地厚,毀碑碎碣辱沒先師,罪過深重,當該萬死。」原來碑上是孔明親筆「只有伯溫到」五個楷書大字。伯溫滿面羞慚,尷尬難言,趕快恭敬行禮,雙膝跪地,誠心虔意,磕首一千。

禮畢,身重如山,膝軟如泥,怎麼用勁也站不起來。正在為難之際,忽然看見圓頭碑的下邊刻有一行小字:「伯溫戴盔行禮脫盔而起。

」伯溫似覺孔明就在面前,頓感頭皮緊縮,髮根直豎,慌忙卸下金盔,五體投地,再三拜融,方才站起。不覺出了滿頭冷汗,溼透了貼身衣衫。 劉伯溫見第一筒碑時盛氣凌人,滿不在乎。

見第二筒碑時心驚膽怯,目瞠口呆,凜凜威風一下子被殺得遁無蹤影。伯溫心服口服,從墓地回來特意又畢恭畢敬地到孔明祠中設案焚香,伏首拜師。看見桌上放著一碗涼水,縷縷清香,撲鼻而來。

床下放著一雙朝靴,周幫正底,針指精巧。出於好奇,端起水杯一飲而盡,穿上朝靴連走三圈。笑日:

「喝吾師水清廉不貪,穿吾師靴路正不偏。」出得門來抬頭一看,迎面的大照壁上留著諸葛亮親寫的兩行金字:「穿吾靴,喝吾水,走到沙丘逢凶災。

」伯溫不看則已,一看便知此行不妙,嚇得兩耳轟鳴,雙眼冒花,臉上驚慌失色,肚裡暗暗叫苫。 伯溫一向心比天高,膽比天大,一輩子打仗只勝不敗,謀事只好不壞。今日孔明面前領教,自感低矮三尺,膽怯三分,見諸葛亮預知自己有難,料定風雲不測,禍在旦夕。

回首又目不轉睛地看了一會照壁上的金字,悠然嘆日:「人生各有志,報國各有途,風雨各有歷,壽歲各有終。該死不得活,該活死不得。

」隨即又朝孔明塑像深施一禮,然後慢步走出大門上轎啟程。走過小道往南上了大路,心中一陣猶豫,忽又犯了尋思。忙問:

「從這兒到沙丘鎮路程多遠?」轎伕答道:「滿打滿算也就是個八十來裡。

」伯溫眉頭一皺,掀起轎簾探出頭來將手一揮:「調過頭來先向東南斜插五十里,再向西南斜走五十里,串個大圓圈,繞過沙丘鎮。」轎伕遵命行事,一路默默無語。

2樓:喜腦弓子

民間曾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對此劉伯溫心裡是不服的,所以挖了諸葛亮的墳墓。

劉伯溫為什麼要挖諸葛亮的墳?

3樓:匿名使用者

話說劉伯溫幫朱元璋打下天下,名成身就之後,因民間傳聞劉伯溫為天下第二軍師,諸葛亮乃天下第一軍師,為此劉伯溫心中頗為不快。心想:我劉某功勳卓著,創萬世之偉業,你孔明何德何能,僅憑一個天下三分的蜀國,而且出師未捷身先死,就風頭蓋過我。

劉伯溫越想越氣,越氣越恨,於是令一干人等浩浩蕩蕩開赴諸葛亮的墓冢並開始掘墓,待到掘地三尺之時,發現線裝之孔明神算一本。交與劉伯溫,翻開一看,上寫赫然寫著:」學生伯溫,我知後世有你,你可知前世之為師孔明「。

伯溫頓然醒悟並跪拜曰:恩師在上,請恕學生魯莽無禮,先生乃天下神人,天下第一軍師當之無愧。

遂命眾人重新造墓並立高大石碑,上面鐫刻「天下第一軍師」。

4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這是**戲曲,不可信。

劉伯溫和諸葛亮,都是道教重要人物,說白了,都是自家兄弟。

5樓:我羅給力

民間常常流傳著幾句詩:1、劉伯溫所寫:三國鼎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

意思是我伯溫要比你諸葛亮強百倍。你諸葛亮再強,不過是三分天下,而我劉伯溫卻能一統天下。因此要挖諸葛亮的墳,證明自己比諸葛亮強。

1、劉伯溫挖開諸葛亮的墳,然後看到石碑上有字,上面寫的是:我能算後世出伯溫,你能算後世出何人?此詩為諸葛亮所寫。

說明諸葛亮遠遠勝過劉伯溫百倍。因為劉伯溫確實算不到他死以後幾百年會出個什麼樣的大人物。而諸葛亮卻知道千年以後會出個叫劉伯溫的聰明人。

三國時的諸葛亮,識天文悉地理,知陰曉晴,呼風喚雨;深韜略通曆史,多謀善斷,神機妙算。輔佐劉備打天下,運籌帷幄,百戰百勝;治理天府蜀漢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才華蓋世,有口皆碑,功勳卓著,垂範青冊,時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濟世奇才。

歷代百姓為之起敬,英雄豪傑為之折服。到了元朝末年的時候,中國又出了一個智星能人。此人姓劉,名伯溫,精三韜六略,善深謀遠慮,會遣風調雨,能料事如神。

協助朱元璋串通百姓八月十五殺韃子,興兵滅元奪金陵,成為明朝鼎鼎有名的開國功臣。時稱劉伯溫是諸葛亮投胎再世,孔明又還陽轉生。伯溫自恃才高技絕,德高望重,常對諸葛亮說長道短,評頭論足。

言裡話外明顯流露出內心的不服。「孔明學問淵博,吾與其相比只差一釐;孔明德能非凡,吾與其相比只缺一毫;孔明智慧超群,吾與其柑比只少一絲;孔明預前測後,未卜先知,吾與其相比定不在下。文載諸葛亮生前就料定死後誰個前來祭奠,何人前來刨墓,並記之於冊,鐫之於碑,去人隔朝跨代無不應驗。

吾決計親往墓地祭奠,孔明若有所料,吾雙膝跪地磕頭一千,孔明若無所料,笑他矮吾三尺。」伯溫目無先賢,出言不恭,左右聽之驚駭,不敢多嘴。 一日,劉伯溫帶領數名隨從,坐著八抬大轎親往孔明墓地拜祭。

穿過高大的牌樓.剛上花石臺階。一筒巨碑矗立眼前,上邊有臥龍山人親書「吾到無人到」五個篆體大字。伯溫抱拳深施一禮,抬眼上下一掃,不禁哈哈大笑。

「臥龍山人」好個書法,筆筆蒼勁有力,字字雄渾氣派,比羲之、真卿毫不遜色。就是預事有差,低吾腳下。不想堂堂蜀國丞相只有前眼沒有後珠,妄圖一個前知五百年後知一千年的虛假歪名。

伯溫敢笑你矮吾三尺,終沒料到你到吾也到吧!碑上預言謬錯,欺世騙人,不如推倒砸碎,省得礙眼惑眾。」伯溫話音剛落,隨從兩步搶前。

舉起鐵石傢伙,將碑擊作三截。

伯溫十分傲氣,眼見得碑倒石碎,不由得嘿嘿嘿一陣冷笑。「素稱諸葛亮為名高天下的第一能人,經吾親驗名不副實。從此以後的天下第一能人除伯溫之外何人還能取而代之!

」伯溫背剪雙手,得意忘形,呼喊左右,大搖大擺向後走去,不到二十來步,一筒圓頭巨碑擋住了去路。此碑石色粉紫,表皮粗澀,滿布苔痕,字跡依稀。伯溫命隨人擦去灰塵汙垢,一筆一畫仔細辨認,驀地一驚,頓覺心慌意亂,魂飛魄散,嘴裡連喊「罪過,罪過!

學生妄自尊大,不知天高地厚,毀碑碎碣辱沒先師,罪過深重,當該萬死。」原來碑上是孔明親筆「只有伯溫到」五個楷書大字。伯溫滿面羞慚,尷尬難言,趕快恭敬行禮,雙膝跪地,誠心虔意,磕首一千。

禮畢,身重如山,膝軟如泥,怎麼用勁也站不起來。正在為難之際,忽然看見圓頭碑的下邊刻有一行小字:「伯溫戴盔行禮脫盔而起。

」伯溫似覺孔明就在面前,頓感頭皮緊縮,髮根直豎,慌忙卸下金盔,五體投地,再三拜融,方才站起。不覺出了滿頭冷汗,溼透了貼身衣衫。 劉伯溫見第一筒碑時盛氣凌人,滿不在乎。

見第二筒碑時心驚膽怯,目瞠口呆,凜凜威風一下子被殺得遁無蹤影。伯溫心服口服,從墓地回來特意又畢恭畢敬地到孔明祠中設案焚香,伏首拜師。看見桌上放著一碗涼水,縷縷清香,撲鼻而來。

床下放著一雙朝靴,周幫正底,針指精巧。出於好奇,端起水杯一飲而盡,穿上朝靴連走三圈。笑日:

「喝吾師水清廉不貪,穿吾師靴路正不偏。」出得門來抬頭一看,迎面的大照壁上留著諸葛亮親寫的兩行金字:「穿吾靴,喝吾水,走到沙丘逢凶災。

」伯溫不看則已,一看便知此行不妙,嚇得兩耳轟鳴,雙眼冒花,臉上驚慌失色,肚裡暗暗叫苫。 伯溫一向心比天高,膽比天大,一輩子打仗只勝不敗,謀事只好不壞。今日孔明面前領教,自感低矮三尺,膽怯三分,見諸葛亮預知自己有難,料定風雲不測,禍在旦夕。

回首又目不轉睛地看了一會照壁上的金字,悠然嘆日:「人生各有志,報國各有途,風雨各有歷,壽歲各有終。該死不得活,該活死不得。

」隨即又朝孔明塑像深施一禮,然後慢步走出大門上轎啟程。走過小道往南上了大路,心中一陣猶豫,忽又犯了尋思。忙問:

「從這兒到沙丘鎮路程多遠?」轎伕答道:「滿打滿算也就是個八十來裡。

」伯溫眉頭一皺,掀起轎簾探出頭來將手一揮:「調過頭來先向東南斜插五十里,再向西南斜走五十里,串個大圓圈,繞過沙丘鎮。」轎伕遵命行事,一路默默無語。

劉伯溫的才智比諸葛亮張良若何呢

個人見解 1 文學才華方面 當然以諸葛亮為首,劉伯溫其實也和他差不多。諸葛亮作品有前後 出師表 隆中對 誡子書 便宜十六策 兵要 心戰 等等等 2 政治才華方面 也以諸葛亮為最。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最出色的政治家,比之東吳張昭 曹魏二荀 荀攸 荀彧 更勝一籌。從尚未出茅廬就幫劉備制定三分天下的 隆中對 ...

為什么諸葛亮要放出陸遜,為什麼諸葛亮要放出陸遜?

蜀國和吳國都已經呈現疲軟之勢了。而魏國當時風頭正勁。而且最開始吳國和蜀國就是盟友。就算是撕逼也不可能真的把事做絕。當時遍觀天下,只有陸遜一人能阻止魏國曹操的一統天下。如果為了小的恩恩怨怨把陸遜直接處理掉,那最先亡的肯定是吳國,但蜀國有撐得住多久呢?兩國都是脣亡齒寒的關係。一個國家完蛋,另外一個必定也...

為什麼喜歡諸葛亮的原因,為什麼喜歡諸葛亮

智慧超群,忠心不二,鞠躬盡瘁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神機妙算 因為他機智聰明 有勇有謀並且精通兵書。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鞠躬盡粹,死而後已。是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幫助了歷史上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實現了文人走向 與神壇的最高點。五個字 牛逼 會zb 為什麼喜歡諸葛亮 諸葛亮一直是華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