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格言,見於《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宮篇》。「水至清則無魚」這是盡人皆知的道理。原因無非是水過於清澈,魚難以生存, 「人至察則無徒」,察,就是苛察。
徒,即同類或夥伴的意思,現在就是指 「朋友」。 這引喻現實社會裡,人太精明而過分苛察,就不能容人,就沒有夥伴沒有朋友。因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的過錯或性格上的差異。
至於「人至賤則無敵」則是現代人發明的搞笑語了,做人不能太賤,太賤的話就宇宙無敵了無對手了。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原本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出自《漢書 東方朔》。是時,東方朔以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之喻,委婉地要求漢武帝「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
」不要求全責備,而應廣攬人才,大膽起用人才。此乃本句之原意。
「人至賤則無敵」是別人改編的。 具體不祥!
3樓:匿名使用者
人至賤則無敵,這句話已經成為網路名言然而,最初的最初只是一個不起眼又為人熟知的人說的他叫佚名
4樓:小白逗
出自於 果寶特攻 賤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誰發明的
5樓:白度一下就知道
成龍主演的《城市獵人》裡的一句臺詞,
曾經我一大學同學總說這句話,
他是這麼說的,
也是這麼做的,
我真的很佩服他,,,
6樓:
第一個說這話的 已經被砍死了 快收帖吧
7樓:龍少
是網路**裡面的
不過不知道是哪個作者
8樓:桃桃愛桃子
總之很經典,管他誰發明的
9樓:匿名使用者
誰發明的我不知道
但是誰發明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句話很經典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是什麼意思?
10樓:藝霖
水至清則無魚:bai水太清,魚du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zhi太苛刻,就沒
dao有人能當他的夥伴專。比喻過屬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人至賤則無敵應該是某些人總結出來的,就是人太賤了,別人拿他沒任何辦法,是貶義,諷刺,與上句對得挺工整的
原文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出自班固的《漢書》
水過於清澈,魚難以生存,這引喻現實社會裡,人太精明而過分苛察,就不能容人。 徒,就是同類或夥伴的意思,譯為現在的話就是「朋友」。人太精明瞭就沒有夥伴沒有朋友。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什麼意思,出自哪啊
11樓:這屆小知真不錯
出自bai班固的《漢書》。
水至清則無魚du:水太清,魚就存不zhi住身,對人要求dao太苛刻,就沒有人版能當他的夥伴。比權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人至賤則無敵應該是某些人總結出來的,就是人太賤了,別人拿他沒任何辦法,是貶義,諷刺,與上句對得挺工整的。
原文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水過於清澈,魚難以生存,這引喻現實社會裡,人太精明而過分苛察,就不能容人。徒,就是同類或夥伴的意思,譯為現在的話就是「朋友」。人太精明瞭就沒有夥伴沒有朋友。
擴充套件資料
在敘事上,《漢書》的特點是注重史事的系統、完備,凡事力求有始有終,記述明白。這為我們瞭解、研究西漢歷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漢歷史,無不以《漢書》作為基本史料。
在體裁方面。《漢書》與《史記》同為紀傳體史書。不同的是,《史記》起於傳說「三皇五帝」,止於漢武帝時代,是一部通史;而《漢書》卻是專一記述西漢一朝史事的斷代史。
這種紀傳體的斷代史體裁,是班固的創造。以後歷代的「正史」都採用了這種體裁。這是班固對於我國史學的重大貢獻。
12樓:哇哎西西
出自班固的《漢書》。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3663064
水至清則無魚: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夥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人至賤則無敵應該是某些人總結出來的,就是人太賤了,別人拿他沒任何辦法,是貶義,諷刺,與上句對得挺工整的。
原文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水過於清澈,魚難以生存,這引喻現實社會裡,人太精明而過分苛察,就不能容人。徒,就是同類或夥伴的意思,譯為現在的話就是「朋友」。人太精明瞭就沒有夥伴沒有朋友。
13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是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這句話的意思是水過於清澈,魚難以生存,這引喻現實社會裡,人太精明而過分苛察,就不能容人
人之賤則無敵 可以理解為" 我是流氓,我怕誰"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
水至清則無魚 人至察則無徒 人不要臉 天下無敵 現在真沒有天下無敵的東西啊 是有不要臉的人 只不過是沒有找到臉位置在那裡而已 每個人都有弱點 都有痛處 不要臉的人也一樣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 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人至賤則無敵。走自己的路,讓別人打車去...
人至清則無朋什麼意思,人至清則無朋什麼意思?
原話是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語出 大戴禮記 子張問入官篇 又見於 漢書 東方朔傳 又見於西漢東方朔 答客難 另見於 增廣賢文 意思是 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了,就沒有夥伴。現在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也說水清無魚。很簡單啊,你不抽菸不喝酒不打麻將不玩遊戲,那你和誰能有...
如何看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因為當水非常的清澈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得到底下的魚,魚就會嚇跑了,當人非常的精明的時候,那麼所有的壞人在他面前都隱藏不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理解這句話的話,可以這樣解釋 如果一個人的心思過於細膩縝密,對於任何的事情都能夠明察秋毫,那麼就會讓別人感覺到在他面前沒有任何的祕密可言,就會因為感覺到恐懼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