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刷
心居於胸腔,橫膈膜之上,有心包衛護於外。心為神之主,脈之宗,起著主宰生命活動的作用,故《素問·靈蘭祕典論》稱之為「君主之官」。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主血脈,二是主神志,並與舌、面等有聯絡。心與小腸互為表裡。心主血脈包括主血和主脈兩個方面。
全身的血液都在脈中執行,依賴於心臟的搏動而輸送到全身,發揮其濡養的作用。心臟的正常搏動,在中醫學理論中認為主要依賴於心氣。心氣旺盛,才能維持血液在脈內正常地執行,周流不息,營養全身。
心氣不足,可引起心血管系統的諸多病變。心主神志。在中醫學理論中,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之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狹義之神,即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在中醫學的藏象學說中,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不僅歸屬於五臟,而且主要歸屬於心的生理功能。
《素問·靈蘭祕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問·邪客》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則神志清晰,思維敏捷,精神充沛;如心有病變,影響到神志活動,則可出現精神意識思維方面的異常表現,可見失眠、多夢、神志不寧、甚則譫狂;或見反應遲鈍、健忘、精神萎靡,甚則昏迷等臨床表現。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脈的生理功能可概括為兩個方面:
一是氣血執行的通道,即血脈對血的執行有一定的約束力,使之循著一定方向、一定路徑而迴圈貫注,流行不止。 二是運載水谷精微,以佈散周身,滋養臟腑組織器官。這些功能全賴於心主血脈的生理功能。
其華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氣血的盛衰,可以從面部色澤的變化而顯露出來。如心氣旺盛,血脈充盈,則面部紅潤光澤;如心氣不足,則可見面色發白、晦滯。心開竅於舌。
舌為心之苗竅。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覺,表達語言。而味覺的功能正常和語言的正確表達,則有賴於心主血脈和心主神志功能的正常。
如心的功能正常,則舌質紅潤,舌體柔軟,語言清晰,味覺靈敏。如心神志功能異常,則見舌強語謇,或失語等。 [附]心包絡心包絡,簡稱心包,又可稱「膻中」,是指包在心臟外面的組織,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代心受邪。
如熱病過程中如出現高熱、神昏等病症,中醫學稱之為「熱入心包」或「矇蔽心包」。
中醫裡的心是幹什麼的?
2樓:睢典泉涵
當然有關!吃飯需要有胃口,有胃口需要胃陽充足,胃陽之所以能夠充足,是因為心臟搏動產生的熱下行經過胃,持續共給胃熱量。下行的終點是小腸,小腸有了熱就能吸收營養了。
這在內經裡叫做「火生土」「心與小腸相表裡」。
3樓:都蔭碩康裕
單獨的心
字和現代醫學的心臟
不是一個
概念心往往指的的思維
古人認為心並不是指具體哪個器官
而是一種抽象的存在
中醫裡的心是指什麼?和西醫裡的心有什麼區別?
4樓:匿名使用者
西醫的心是一個生理意義上的器官,主要為一個血液迴圈的動力器官。
而中醫意義上的心不是一個簡單生理意義上的心,其意義很廣,有云:「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也」「心主神明」,「心開竅於舌」「其華在面」等
看得出中醫的心除了一個獨立的實際的器官之外,還包括感覺,精神以及人整體上的一個各種反應。
5樓:妖妖青蛇
中醫的心和西醫的不是一回事
6樓:尪洮箖
中醫是講整體!平衡,協調
西醫講的是實際,開刀
7樓:身體雕塑師
立夏養生原則:護心調胃,增酸減苦。中醫的心和西醫的心是兩個概念。中醫的心除了心血管系統,還有神明之輔,西醫的心是心臟和血管系統。
中醫裡心的功能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是臟腑中重要的器官,主宰各臟腑進行著協調的活動。故《內經》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就是說,各臟腑在心的領導下互相聯絡,分工合作,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一、心的生理病理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神志,主血脈,主汗,開竅於舌等。現將其主要生理病理簡述如下:
(一)心主血脈《內經》說,「心主血脈」,「脈者,血之府也」,「諸血者皆屬於心」。心主血,血行脈中,心與脈密切相連,脈是血液執行的通道,心有推動血液在脈管中執行以營養全身的功能。這種功能是由心氣的作用來實現的。
心氣的盛衰,可以從血脈的改變反映出來,故《內經》說:「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若心氣旺盛,血脈充盈,則脈搏和緩有力。
若心氣不足,心血虧少,則脈細弱或節律不整。若心血瘀阻則脈澀不暢或結代等。
(二)心主神志 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現代生理學認為,人的精神思維活動是大腦的功能,即大腦對客觀外界事物的反映,中醫學認為人的精神思維活動與臟腑有關,而主要是心的生理功能,故有心「藏神」,「主神明」的說法。《靈樞·本神篇》說;「所以任物者謂之心」。
任,就是擔任,接受的意思,指出了接受外來事物而產生思維活動的過程是由心來完成的。
心的功能正常時,則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若心的功能異常時,常可出現心神改變,如心悸不安,失眠多夢,健忘痴呆和狂妄躁動,哭笑無常,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症狀。
(三)心主汗 汗是人體津液之一,汗與血同源,因心主血脈,心生血,故汗與心有密切關係。故有「汗乃心之液」的說法。
當心陽虛脫時,汗液隨心陽而脫,故大汗淋漓;心氣虛時,表衛不固,自汗出;心陰虛時,陽無所附,心液失其斂藏而發盜汗。
(四)心開竅於舌 其華在面 心開竅於舌與「舌乃心之苗」的意思相同。這種說法的依據是:心經別絡上行於舌,因心的氣血上通於舌,所以心的氣血強與否,往往可以從舌的變化上反映出來。
例如,心血不足時舌質淡白;心火上焱時則舌尖紅或舌體糜爛;心血瘀阻時則舌質紫暗或瘀斑、瘀點。熱入心包或痰迷心竅時,則舌強語謇等。
華,是光彩之義,其華在面,即是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顯露於面部的色澤變化,由於頭面部的血脈極為豐富,所以心氣旺盛,血脈充盈,面部紅潤有澤;心氣不足,則可見面色白、晦滯;血虛則面色無華。
(五)心與小腸的關係 心與小腸通過經脈的絡屬構成表裡關係。心脈屬心,下絡小腸,小腸之脈屬小腸,上絡於心,心屬裡,小腸屬表。二者經脈相聯,故氣血相通。
生理情況下兩者相互協調,心之氣通於小腸,小腸之氣亦通於心。在病理情況下則相互影響,如心火過旺時,除表現口爛,舌瘡外,還有小便短赤,灼熱疼痛等小腸熱證和證候,叫做「心移熱於小腸」。若小腸實熱,亦可順經上於心,則可出現心煩,舌尖糜爛等症狀,**上即要清瀉心火,又要清利小腸之熱,相互兼顧,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六)心與其他髒的關係
1.心與脾的關係:「心生血」,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旺盛,則氣血生化有源,心主之血自能充盈,執行全身以營養各臟腑器官。血液執行於經脈之中,固然賴於心氣之推動,然亦必需有脾之統攝作用,以維持其正常的執行。
所以心與脾的關係主要反映在血液的生成和執行這兩個方面。病理情況下,心脾兩髒亦常互相影響,如脾氣虛弱,運化失職,血的**不足,致心血虧虛。若思慮過度,耗傷心血,也可影響脾之健運。
以上兩種情況最終均可導致心脾兩虛之證候。
2.心與腎的關係 心屬陽,位居於上,其性屬火。腎屬陰,位居於下,其性屬水,生理情況下,心陽須下降於腎,以資腎陽,共同溫煦腎陰;腎陰上濟於心,以資心陰,共同滋養心陽,陰陽互相制約,使心陽不亢,心與腎保持這種「水火相濟」,「心腎相交」的關係。如果這種正常關係受到破壞,就會出現心悸、失眠、健忘、多夢、遺精等「心腎不交」的證候。
[關注中]:古人對於心的重視程度遠遠大於對大腦思維活動的重視,從這種智慧成果造成的語言體系上看就能略知一二。再看早期出現的一種佛教揭示,對於心的理解已經十分深刻了。
9樓:匿名使用者
心是人體的「君主」,對各臟器和物質具有統領和主宰的作用。心通過搏動將血液輸送到全身,為各組織器官活動提供養分,並帶走代謝產物。所以有「心主血脈」之說。
大腦是人體血流量最大的器官,而心臟是大腦正常工作的原動力,所以又有「心主神志」。 心在液為汗,心在體為脈.肺臟在此有協作作用.
10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醫的角度來講,心是一個迴圈系統,包含著心臟器、心血、心氣等。其為君主之官,主神明。心若是健康,人便不會辦事迷糊,神智保持清醒。
還可時刻清除體內邪氣。並且可提早感覺出身體的不適症狀而**。一般癌症或是絕症之人其實都是在病情較輕時沒感覺到,等查出來就是晚期了,所以無法治好。
這其實這就是心不主神明導致的。並且心為君主之官,是人體這個結構的帝王,若是一個國家的帝王昏庸,那麼整個國家便會逐漸走向毀滅。所以心若是不好,人體自然多病。
所以總而言之,中醫裡心的功能就是維持身體的健康與神智的清明。若是心不好了,人就逐漸走向死亡。以上便是我對您所提出的問題作出的回答,謝謝。
中醫中的心與心包有何區別?
11樓:李春獻
功能類似,心包護於心髒外,有保護心臟的作用.所以,中醫說心包的功能主要是代心受邪.所產生的症狀一樣.
12樓:匿名使用者
心就是心臟,心包就是心包膜,包著心的膜。也分髒層和壁層。
13樓:承諾榮榮
心就是心臟這沒有什麼好講的。而心包則是心包經,全程厥陰心包經。是人身體十二大經脈之一。
人身十二大經脈分陰陽各6條。涵蓋人身所有的穴位。若覺得身體的某個部位疼痛,可以按左手食指的指骨,按其部位來區分,比如頭痛,就按指骨的最上方,若胃疼,就按指骨的中部。
手腳之陽面平分6條陽經,手腳平分6條陰經。陰陽經分太陽/陰 少陰/陽 厥陰/陽 每一種的陰陽程度都不同。心包經從右手陽面(手背)中指出發,沿右手臂至右胸。
按摩時間以晚上九點後為宜。
就記得這麼多了,看來要回去啃書了
什麼是中醫所說的心下寒
14樓:聖阿修羅
心下寒就是胃寒,中焦虛寒的意思?你是不是胃痛?拉肚子?
中醫說的心都包含西醫上的什麼器官?
15樓:匿名使用者
患者您好!中醫理論是把用藏象學說來解釋心的。藏象學說是研究人體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
髒,古作藏,指居於體內的臟腑;象,指臟腑的功能活動和病理變化反映於體外的種種徵象。心為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在五行屬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脈;②主神志;心開竅於舌,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志為喜,在液為汗。
心與小腸為表裡。
中醫中的「心氣」是什麼意思
16樓:小悅兮
《黃帝內經》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氣是中醫學最基礎,最常用的概念。中醫講的五臟之氣,心氣,肝氣,腎氣,脾氣,胃氣,肺氣,跟我們的健康有怎樣的聯絡,中醫講的有胃氣則生,無脾氣則亡,都是這麼一回事,一指老師,將用現代人的思維,來為您答疑解惑,
氣血與人體生理關係
氣的含義
第一是,體內流動著的有營養的精微物質, 如水谷之氣、呼吸之清氣等。
第二是,指臟腑的機能,如五臟之氣、心氣、肝氣,腎氣,肺氣,胃氣等。
根據**分佈和功能不同, 可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真氣等概念。
血的含義
血指血液。《靈樞·決氣》說:中焦受氣取汁, 變化而赤是謂血。
說明血是由食物精微通過氣化作用而生成的一種紅色液體, 它的生化之源在中焦的脾胃, 迴圈流動於脈管內 ,能將機體需要氧、蛋白質、糖類、脂類、維生素、水和無機鹽運送到身體各部, 以營養全身。
腎氣是全身激素作用
元氣又稱原氣, 根源於腎 (含命門), 主要由腎藏的先天之精所生化 (隱含體內各內分泌所分泌的激素), 有賴水谷精氣的濡潤滋養和補充。
元氣藏於腎叫腎氣。元氣以三焦為通路而執行至周身,具有激發、溫煦、推動臟腑、經絡的生理功能, 是人體生長、發育、生殖、呼吸、消化、迴圈的原動力。
宗氣---是由肺吸入的自然清氣和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 結合而成, 其合成在肺, 而聚於胸中, 其作用為推動肺的呼吸和心的搏動, 並影響聲音的強弱, 是一身之氣運動、輸布的出發點。
營氣---是營運於脈中的水谷精氣, **於食物, 由脾胃生化, 出於中焦, 具有生化血液和營養周身的功能
什麼是中醫,中醫是什麼?
一 中醫學概念 強調以臨床實踐為主,集理法方藥為一體的理論體系,是專門研究人體生理 病理 疾病診斷 防治以及養生 的理論體系,具有明確的醫學科學的特性,屬於自然科學的範疇。二 中醫理論體系 以精氣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為思維模式。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以臟腑經絡和精氣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為基礎。以辯證論治為...
中醫裡的感冒是怎麼回事呢,中醫怎麼治感冒
實事求是的見解 感冒確實是病毒引起的,對待一種病毒,沒有抗體,機體根本無能為力,因為沒有免疫力。現在所有的藥物都是在減少因為病毒引起的 包括感冒鼻塞 流鼻涕 咽喉發炎等.其實病毒引起的感冒根本是沒有藥 的。什麼vc銀翹,感冒疏風.沒任何有效率證明,而且 很大。一般感冒幾天後都會自愈,然後身體對該病毒...
中醫說的肝指的是什麼,中醫所說的「心常有餘」 「肝常有餘」是指什麼
肝居膈下上著脊之九椎下 醫宗必讀 改正內景臟腑圖 肝之為髒 其髒在右脅右腎之前,並胃貫脊之第九椎 十四經發揮 肝位於腹部,橫膈之下,右脅下而偏左。與膽 目 筋 爪等構成肝系統。主疏洩 藏喜條達而惡抑鬱,體陰用陽。在五行屬木,為陰中之陽。肝與四時之春相應。肝的生理功能 1 肝主疏洩 肝主疏洩,是指肝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