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8萬4千法門
還有個解釋,「於無量世,可瞋之處,不生瞋心;樂施眾生,隨意所須,得七處滿相」。這要學的什麼?學不發脾氣,學到沒有瞋恚心,這是功夫,這是真的真功夫,真實功夫。
為什麼會沒有瞋恚心?你首先要看破。人的七情五欲不是他的本性,是他的習性,習性是假的,本性是真的。
本性是清淨心,從來沒有動搖過,就是惠能大師講的,「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
中國老祖宗所說的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那個善是什麼意思?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五句話。善、本善,是一切眾生本來有的,迷失了本性隨順習性,習性才有煩惱習氣,習性不是真的,那又何必計較?
計較錯在**?錯在我們自己,他沒錯。他是他的習氣在發作,我怎麼受他的影響?
因他的習氣,我發瞋恨心,錯了。真正瞭解事實真相,就是諸法實相,一笑了之,一笑了之還是受感染,很輕微,不感染的時候一笑都沒有,心沒動!
如何我們能真正做到一切境界現前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什麼?這是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亦如是,不起心不動念,十住菩薩剛剛證得,習氣比較濃,也許會笑一下,大概十行以上不動心,見如不見。
見清清楚楚,那是什麼?智慧,沒有起心動念,那是定功,定慧等持,這是真實受用。這個本事我們要學,學起來是很困難,但是一定要學,決定有好處,學了才會有進步。
最初學的時候會發脾氣,發脾氣馬上就後悔,就知道我錯了,這種反反覆覆拉鋸戰,總得要搞好幾年,心才真能定得下來。我自己是過來人我很清楚,我到
七、八十的時候才真的不動,遇到這個境界不動心。七十歲之前不行還會動心,但是很快會回頭知道錯了,回頭很快。到七十之後才完全明白,不再為外面境界所轉,真的,經上所說的,不被外面境界轉,就能轉境界。
對於所有一切惡念、惡言、惡行都產生憐憫心,不但沒有瞋恚,憐憫心。他們還沒有覺悟,他們還沒有回頭,這種意念、這種行為是三惡道,他們走的是三途,如果不能覺悟回頭,這一墮三途麻煩可大了。三途進去很容易,出來很難,為什麼?
出來的時候,一定業障都消盡了才能出來,業障沒有消盡出不來。
就好像監獄一樣,進去之後要判刑,隨你的業障判刑,十年、二十年刑期滿了,放你出來,三惡道就是這個道理。三惡道的刑期是誰判定的?自己,自己的業力,一定在那裡消掉。
善業也不例外,善業在**消?到人間、到天堂去消善業。自性清淨心裡頭善惡都沒有,統統要消掉,你才能超越六道輪迴,這要記住,惡業超不了,善業也超不了,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不超越六道輪迴,六道是長劫流轉,時間太長了,你沒辦法計算,肯定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為什麼?惡念多,善念少。
我們自己想想,今天從早到晚我們多少個惡念?多少個善念?不成比例。
凡是為自己的都是惡念,不為自己為眾生的,是善念,為眾生裡頭還夾雜自己名聞利養,還是惡念,你就知道善念多難!善心善念為眾生不求任何果報、不求名聞利養,這叫真善,你就曉得是多難的一樁事情。
所以瞋恚心不能生,無論遇到什麼逆境學著不發脾氣。難,壓不住,有一個方法,念阿彌陀佛,這個方法好,念個十聲阿彌陀佛再來處理事情,那個情緒就穩下去。阿彌陀佛真管用,你得會用才行,不會用不行。
聽到歡喜的事情也要念十句佛號,不歡喜的事情也要念十句佛號,動作緩慢一點,不要太快,太快容易出麻煩,愈緩慢愈好,操之過急常常出事情。後面還有一句,「以淨食施得七處滿相」,就是清淨的食物佈施給眾生也得這個相。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注(第一四四集)
2樓:匿名使用者
心貪,知道心貪。心嗔恨,知道心嗔恨。心煩躁,知道心煩躁。
心抑鬱,知道心抑鬱。所有情緒都是因緣法,有生有滅,只需要如實觀照,不被情緒牽著走,當觀照到一定程度,心收集到足夠資訊,智慧就會生起,明白各種情緒的因緣,從因上下功夫,改變境遇,改變情緒生起的因,也因為智慧的增加,心不在對以前的境遇有那麼大的情緒,兩方面共同促使情緒的減輕
佛法怎樣控制自己情緒
3樓:8萬4千法門
還有個解釋,「於無量世,可瞋之處,不生瞋心;樂施眾生,隨意所須,得七處滿相」。這要學的什麼?學不發脾氣,學到沒有瞋恚心,這是功夫,這是真的真功夫,真實功夫。
為什麼會沒有瞋恚心?你首先要看破。人的七情五欲不是他的本性,是他的習性,習性是假的,本性是真的。
本性是清淨心,從來沒有動搖過,就是惠能大師講的,「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
中國老祖宗所說的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那個善是什麼意思?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五句話。善、本善,是一切眾生本來有的,迷失了本性隨順習性,習性才有煩惱習氣,習性不是真的,那又何必計較?
計較錯在**?錯在我們自己,他沒錯。他是他的習氣在發作,我怎麼受他的影響?
因他的習氣,我發瞋恨心,錯了。真正瞭解事實真相,就是諸法實相,一笑了之,一笑了之還是受感染,很輕微,不感染的時候一笑都沒有,心沒動!
如何我們能真正做到一切境界現前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什麼?這是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亦如是,不起心不動念,十住菩薩剛剛證得,習氣比較濃,也許會笑一下,大概十行以上不動心,見如不見。
見清清楚楚,那是什麼?智慧,沒有起心動念,那是定功,定慧等持,這是真實受用。這個本事我們要學,學起來是很困難,但是一定要學,決定有好處,學了才會有進步。
最初學的時候會發脾氣,發脾氣馬上就後悔,就知道我錯了,這種反反覆覆拉鋸戰,總得要搞好幾年,心才真能定得下來。我自己是過來人我很清楚,我到
七、八十的時候才真的不動,遇到這個境界不動心。七十歲之前不行還會動心,但是很快會回頭知道錯了,回頭很快。到七十之後才完全明白,不再為外面境界所轉,真的,經上所說的,不被外面境界轉,就能轉境界。
對於所有一切惡念、惡言、惡行都產生憐憫心,不但沒有瞋恚,憐憫心。他們還沒有覺悟,他們還沒有回頭,這種意念、這種行為是三惡道,他們走的是三途,如果不能覺悟回頭,這一墮三途麻煩可大了。三途進去很容易,出來很難,為什麼?
出來的時候,一定業障都消盡了才能出來,業障沒有消盡出不來。
就好像監獄一樣,進去之後要判刑,隨你的業障判刑,十年、二十年刑期滿了,放你出來,三惡道就是這個道理。三惡道的刑期是誰判定的?自己,自己的業力,一定在那裡消掉。
善業也不例外,善業在**消?到人間、到天堂去消善業。自性清淨心裡頭善惡都沒有,統統要消掉,你才能超越六道輪迴,這要記住,惡業超不了,善業也超不了,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不超越六道輪迴,六道是長劫流轉,時間太長了,你沒辦法計算,肯定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為什麼?惡念多,善念少。
我們自己想想,今天從早到晚我們多少個惡念?多少個善念?不成比例。
凡是為自己的都是惡念,不為自己為眾生的,是善念,為眾生裡頭還夾雜自己名聞利養,還是惡念,你就知道善念多難!善心善念為眾生不求任何果報、不求名聞利養,這叫真善,你就曉得是多難的一樁事情。
所以瞋恚心不能生,無論遇到什麼逆境學著不發脾氣。難,壓不住,有一個方法,念阿彌陀佛,這個方法好,念個十聲阿彌陀佛再來處理事情,那個情緒就穩下去。阿彌陀佛真管用,你得會用才行,不會用不行。
聽到歡喜的事情也要念十句佛號,不歡喜的事情也要念十句佛號,動作緩慢一點,不要太快,太快容易出麻煩,愈緩慢愈好,操之過急常常出事情。後面還有一句,「以淨食施得七處滿相」,就是清淨的食物佈施給眾生也得這個相。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注(第一四四集)
4樓:圈內雅痞
情緒是一個很難控制的東西,但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控制它。首先是表情調節,用微笑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可能是個很好的選擇。其次是人際調節,第三是環境調節,美麗的風景使人心情愉悅。
5樓:桐安然
就是忍不住發脾氣的你,不妨學學試試
6樓:晏煒觀點秀
好好說話能幫助你控制情緒!
佛法要義問答:如何處理憤怒情緒與如何走向
7樓: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八十四集)
佛法咋樣解決情緒很壓抑咋辦
8樓:匿名使用者
多做善事 去放放生 看見幾條生命被你救下來了心情肯定大好、最好修十善業。百善孝為先, 可以看看《佛說孝子經》
《天請問經》:
少欲最安樂 知足大富貴
持戒恆端嚴 破戒常醜陋
《佛遺教經》: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憫,是名知足。
《地藏經》: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願報。
《十善業道經》: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
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
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嗔恚、邪見。
9樓:金生水起
要解決你的問題不是一蹴而就的,佛法是一套圓滿的生命教育,就是解決對治我們眾生煩惱痛苦的良藥,你要慢慢試著去了解佛教,認識佛教,有次第的學習,才能夠找到你的答案,讓自己從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可以到龍泉寺的部落格學習,學習學誠法師對廣大網友的問題解答。
10樓:煩惱即菩提
情緒就是煩惱,佛法的解決方法是放下、隨緣、菩提心。
11樓:匿名使用者
人生還是需要些智慧的點我名字,再點空間,上面有個三慧禪房的連結,就都有了。 阿彌陀佛
12樓:匿名使用者
情緒壓抑大多涉及金錢、戀愛、職場、學業。既然你想到用佛法,就大聲、大膽地讀10遍金剛經。
你讀完後,是否情緒有所改觀?
如何用佛法應對易怒
13樓:大克林斯曼
平時多向內觀察自己的心,很有可能是自己內心有嗔恨,遇到外緣一下爆發出來,就像我們不覺得自己有悲傷的情緒,但是一聽某些傷感的歌曲,一下悲從中來,那是我們心中本身就有這個情緒,分析一下到底是什麼讓我們不快樂。
現在社會壓力大,人們大多心理都有些問題,自己要多留意,關照自己的內心,看看情緒是如何運作的,一個成熟的人,一定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夠很好的控制情緒,才能從容淡定的與人相處、處理日常事物,遇到大事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素質,這是需要我們學習和鍛練的,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再有不如意的時候提醒自己不要像炸藥一樣,一點就炸,條件反射似的人是沒有控制力的,沒辦法控制自己也沒辦法控制他人和大局,給自己一點緩衝的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希望我們都能做好。
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
小孩子的情緒多變,有時當孩子陷入負面情緒中,家長勸解也無濟於事。同時小時候的情緒習慣容易隨成長而逐漸固化,長大後不容易改變。因此家長對幼兒情緒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十分重要。那麼家長應該怎麼教孩子學會調控情緒呢?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一大部分原因在於他們沒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要培養正向的情緒,首先要幫助孩子控...
定弘法師 怎樣處理世間法與佛法的關係
樣樣都要學,處處修行無量劫,修行克證如來地 講到這一段 就是說,怎樣把大方廣佛華嚴 把大乘佛法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是一不是二。有人說我這工作妨礙修行,錯了!你把修行跟生活分做兩樁事情,你不知道它是一樁事情。到一到什麼程度?身土不二,自他不二。那個他的範圍很廣,他不僅是指人...
你認為,如何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如何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接納
當孩子出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會表現為大哭,亂發脾氣,這個時候家長決不能先批評孩子和指責孩子。而是要耐心的陪伴孩子,讓他盡情發洩完心中的不快,慢慢冷靜下來。一般在不指責只是靜靜的觀察和陪伴下,脾氣在大的孩子10到15分鐘也會讓自己平靜下來。引導孩子說出情緒背後的感受,這就要求父母足夠公正和智慧。可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