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七七的小店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備少年與公孫瓚拜盧植為師求學,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與關羽、張飛先後救援過北海孔融、徐州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
劉備早期顛沛流離,投靠過多個諸侯,後於赤壁之戰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建立蜀漢政權。陳壽評劉備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自己也曾說過,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或蜀漢,佔有今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全部,陝西漢中和甘肅白龍江一部分。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一說太宗),葬惠陵。後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生於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與劉備建立了孫劉聯盟,兩軍聯合於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軍隊。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派呂蒙成功襲取劉備的荊州,使其領土面積大大增加。
黃武元年(222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建立吳國;黃龍元年(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孫權稱帝后,設定農官,實行屯田,設定郡縣,並繼續剿撫山越,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
黃龍二年(230年),他派衛溫到達夷州。
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歲,在位24年,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於蔣陵。是三國時代統治者中最長壽的。
什麼是陣營戰略目標?
2樓:p4p拳王
陣營戰略目標就是相當於是你玩塔攻遊戲是一樣的道理。
3樓:痕水月
一個陣營在大體上的一個目標性的方案之類。
論述《三國演義》中,劉備、孫權和曹操的用人之道?
《三國演義》中劉備、曹操、孫權的謀士有誰?
4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諸葛亮;
曹操:郭嘉;
孫權:魯肅;
5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諸葛亮,龐統,法正,許靖,糜竺,簡雍,費禕.
曹操:荀彧,荀攸,毛玠,鍾繇,王朗,程昱,郭嘉,董昭,司馬懿.
孫權:張昭,顧雍,諸葛瑾,張厷,周瑜,陸遜.
6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諸葛亮,龐統,法正.
曹操:董昭,司馬懿,毛玠.
孫權:魯肅,周瑜,諸葛瑾。
7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諸葛亮,孫乾,龐統。
曹操:郭嘉,司馬懿
孫權:周瑜
8樓:
諸葛亮,孫乾,龐統。
郭嘉,司馬懿周瑜
9樓:
分別是諸葛亮、司馬懿、周瑜
三國裡劉備,曹操,孫權誰是最後的勝利著
10樓:
三國裡劉備,曹操,孫權都不是最後的勝利著,最後的勝利者是司馬懿一族。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後,闢司馬懿為文學掾。因司馬懿曾支援曹操稱帝,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幫助曹丕在儲位之爭中獲得勝利。
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洛陽。自此,曹魏的軍政權力落入司馬氏手中,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
司馬昭病死後,其子司馬炎奪取曹魏政權,定都洛陽,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11樓:遊戲達人
很可惜的告訴你,他們沒有勝利者。勝利者是司馬懿。也許1:
曹操要是知道後果的話,說不定會真心輔佐漢獻帝,那還真成為歷史最偉大丞相了呢!也許2:曹操知道結局是這樣會直接宰了司馬懿。
也許2可能性最大
12樓:喀斯貓
劉備、曹操、孫權中沒有最後的勝利者,最後的勝利者是司馬炎,三個國家都是被司馬家族的吞併的(我知道蜀國滅亡的時候魏國還在,但魏國皇室已經名存實亡了,我就算到司馬家族的身上了)。蜀國先滅,其次是魏,最後是吳。最終統一天下的是司馬家族的晉。
13樓:龍榮藍
在歷史上,曹操建立的魏國最終消滅了孫劉建立的吳蜀,正所謂,笑到最後才是笑得最好,從這一角度來看,應該是曹操贏了。而且,在歷史之上,曹操不僅在軍事上擁有卓越的成就,而且在文學上,經濟上等諸多領域都有著突出貢獻。所以,在我看來,曹曹操應該是最終勝利者。
14樓:千手修羅小森林
其實三國的下場都不很好:
魏國被司馬取代;
蜀國,吳國都被滅了。
勝利者應該是司馬炎吧。
15樓:匿名使用者
笑到最後的是司馬家族……至於這三個,都當過皇帝,都是勝利者。
16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皇帝分數:9.5,曾在三人中掌握最多領土,消滅諸侯最多,對自己領土的統治較好,民心一般,任能選賢能力較好…
劉備:皇帝指數9.0,在三人中領土掌握居第二位,對自己領土統治度較好,民心很高,選才任能一般(劉封等人任用失誤),
孫權:皇帝指數:8.8,領土最少,領土統治度不錯,民心較好,選才任能能力很好
綜合來看,三人在自己領土都能勝任一方之主,讓誰當皇帝都合適,但是劉備在晚年時意氣用事,不聽進薦,一心要為關羽報仇,這是當帝王的大忌,孫權軍事上不能完全作主,周瑜功高蓋住,這也是當皇帝的大忌,…而曹操,雖然民心一般,但統一了北方,為全國統一奠定了基礎,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有著皇帝的威嚴與霸氣…
17樓:文明的豬仔仔
說不清的,《三國演義》最後一回: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三國都歸司馬家了。不過司馬家其實也是曹操留下的基礎上滅掉蜀吳的,從生前的角度上看,曹操得到天時,混的比較好。
曹操也比較有才。從歷史角度上看,他們都是勝利者,都是掌握一方的雄主,手握雄兵,執掌一方天地,旌旗所向,萬千兒郎為你流血,這對於男人來說不是勝利者嗎?
18樓:封魔傭兵團
孫權,因為他死的最晚
19樓:
都失敗了,最後司馬家統一。
曹操、劉備、孫權三方勢力,為什麼都想佔據荊州呢?
20樓:東吳楊慕楓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澄清一個事實。就是古代所講的荊州不僅僅是荊州地區。
我們今天來看,荊州是湖北的一個地級市。而在三國時期,這個荊州,是中國九州之一,它包括九個郡縣,也就是通常來說的荊州九郡。
這九個郡包括河南南陽,湖南長沙,湖北武漢,湖南郴州以及湖北棗陽等地。基本上荊州所轄包含湖北、湖南兩省以及河南省南陽區域。
如此來看,就不難理解為啥曹操、劉備、孫權三方勢力,都想佔據荊州了。
第一個原因,就是荊州處於曹魏、蜀漢以及東吳三國勢力爭鬥之處。荊州北面是豫州是曹操曹魏政權的南方邊界。荊州的西面是益州、梁州,這是劉備蜀漢政權控制的區域,拿下荊州可以極大擴充版圖。
而荊州的東面則是東吳的揚州。而揚州則包含了今天的浙江、江蘇南部、上海、江西等地。
第二個原因,就是地理位置優越。先說蜀漢,諸葛亮曾把荊州形容為兩路並進的其中一路。如果要北伐取得成功,佔據荊州可以進攻中原。
再說東吳,孫權當時佔據揚州、廣州、交州等地,其中廣州、交州,屬於莽荒之地,因此西進拿下荊州,成為東吳政權可否與曹魏、蜀漢火拼的資本。最後來說曹魏,作為漢室正統,在曹操看來,拿下荊州,就可以讓蜀漢、東吳勢力大減,統一全國指日可待,所以必須拿下。
第三個原因,就是荊州是富庶之地。此地交通發達,水域資源豐富,百姓生活一向富裕。
21樓:地圖帝
荊州市,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中南部、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腹地。荊州別稱江陵、郢都,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楚文化的發祥地。荊州市以平原地區為主體,有部分丘陵和低山,低山主要分佈在西部鬆滋市。
荊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三國時期體現尤為明顯,很多人都認可這樣的說法:一部荊州史,半部三國史。當然三國時期的荊州範圍遠比如今地級市荊州要大得多。
東漢時的荊州相當於省級建制,下轄七郡:南郡(江陵)、江夏郡、南陽郡、武陵郡、長沙郡、桂陽郡、零陵郡,轄區非常大,大約涵蓋如今的河南南部、湖北、湖南、重慶東部、貴州東部、廣西北部、廣東北部等地。
魏蜀吳三國之間的相互角力,三家的發力點恰好集中在荊州,這不是巧合,是因為荊州地理位置實在太重要了。任何一方都不想也不能放棄荊州。魏蜀吳三家就像牌桌上的三方,荊州就是各自手中最重要的一張牌,一旦誰先失去荊州,就意味著可以離開牌桌了,從此將與爭霸無緣,蜀國劉備後來丟了荊州,最先完蛋證明了這一點。
這也造成了一個奇特的局面,荊州成為東漢十三州中唯一被魏蜀吳三家分割佔據的州。
荊州有多重要?荊州在東漢十三州中處於中間的位置,東西南北分別是揚州、益州、交州、中原,荊州四面都有大山作為天然屏障,東有桐柏山、大別山、九嶺山脈、羅霄山脈,西有巫山、荊山、武陵山脈等,南有南嶺山脈,中間還有大洪山等,中部是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這樣肥沃可耕土地,再加上兩條重要的河流長江和漢江作為天險,該有的地理優勢都有了,進可攻退可守,當然各家都想據為己有。
諸葛亮老早就知道荊州的重要性了,在劉備到處寄人籬下還沒地盤的時候,就告訴三顧茅廬的劉備:「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殆天所以資將軍也。」諸葛亮的意思很明顯,讓劉備想辦法先把荊州搞到手。
後來劉備借荊州,在有了益州地盤後,還是不願把荊州還給東吳的。
但凡有能力的謀士都能看到荊州重要性,東吳的魯肅雖然看起來有些忠厚老實,能力還是非常強的。他曾告訴孫權,荊州是東吳的西面門戶,一定要好好守住,才能保證東吳的安全。陸遜也曾這樣說過荊州:
「如其有虞,當傾國爭之。」 司馬懿也說過東關、夏口敵之心喉之類的話。可見,三方都對荊州的重要性都有足夠清醒的認識。
面對曹操的咄咄逼人,孫劉兩家聯合起來,在赤壁之戰將曹操殺了個人仰馬翻,順便搶了荊州絕大部分地盤,當然,收穫最大的就是劉備。曹操收服漢中張魯以後,已經進入益州(四川)的劉備壓力倍增,為了拿下漢中,只好在東線和孫權妥協,兩家之間劃分好在荊州的勢力範圍。劉備只保留了武陵郡、零陵郡和南郡,而孫權則控制著江夏郡、桂陽郡、長沙郡。
劉備北攻漢中勝利,關羽差點拿下襄陽。蜀國強勁勢頭,讓曹操和東吳坐不住了。一旦襄陽再被劉備拿下,不但對曹操造成致命威脅,對東吳孫權的威脅也只重不輕。
相對於東吳來說,劉備控制荊州的西面三郡,就佔據長江和漢江上游順水優勢,順江而下可夾擊夏口,夏口一丟,東吳的長江防線基本上就崩潰了,孫權也就差不多遊戲結束了,可以下場當觀眾了。
這樣的結果是孫權無法承受的,當然要趁劉備不備做點什麼。孫權派出呂蒙偷襲荊州,截殺了關羽,搶了劉備的荊州,在荊州的重要性面前,吳蜀之間的聯盟是脆弱的,孫劉徹底反目,讓劉備的全盤計劃成了泡影。後來劉備借為關羽報仇之名,對東吳發起夷陵之戰,實際上還是為了爭奪荊州之地,奪回戰略優勢。
結果卻更悲劇了,差點兒被陸遜一把火燒得全軍覆沒,從此徹底退出荊州的爭奪。
蜀國失去荊州,對北伐也造成了極其不利的影響。相對於水路的高效低成本,難於上青天的蜀道讓北伐的效果大打折扣。若蜀國荊州在手,兩路出擊,北伐的成功率會高上很多,歷史或許就改寫了。
東吳因為有了荊州,雖然逆流而上攻蜀不容易,但是自保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後來西晉取代曹魏後,遲遲不敢對東吳全面,就是因為東吳有荊州在手。
地理學家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這樣形容荊州的重要性:「湖廣之形勝……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 難怪魏蜀吳三國都在拼命爭奪荊州的控制權。
對劉備孫權曹操的簡短評論,歷史上對曹操,劉備,周瑜,孫權的評價
曹操 亂世英雄 劉備 亂世梟雄 孫權 亂世奸雄 曹操梟雄 孫權碌碌無為 劉備假仁假義 曹操奸雄 孫權狗雄 劉備灰雄 歷史上對曹操,劉備,周瑜,孫權的評價 如何評價曹操,孫權,劉備的領導藝術 我要曹操,劉備,孫權的簡單介紹 曹操 155年 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 今安...
劉備慘敗於夷陵,曹操慘敗於赤壁,那麼孫權有什麼敗仗嗎
孫權慘敗合肥之戰,當時十萬大軍被張遼的八百兵偷襲打敗,然後就被別人稱之為孫十萬。孫權的敗仗是合肥之戰。當時孫權的兵力是曹魏的數倍,但是卻被張遼以少勝多擊敗了。孫權敗於合肥,他多次率領大軍攻打合肥,都無功而返,因為遇到了張遼和滿寵,他們足智多謀,指揮得當,以少勝多,挫敗吳軍。第1次合肥之戰,孫權率優勢...
人 曹操 孫權 劉備 董卓 的四種思維型別是
曹操 奸雄 孫權 江東之主 劉備 仁義 董卓 奸臣 董卓 曹操 諸葛亮 袁紹 孫權 劉備 這幾個人的關係 東漢末年,董卓把持朝政。曹操 袁紹 袁術等起兵討伐董卓,孫權的父親孫堅是袁術的部下。軍閥割據混戰。起初,曹操與袁紹聯盟,對抗袁術 公孫瓚。劉備當時依附公孫瓚。後來劉備脫離公孫瓚,獲得了徐州。又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