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怎樣殿試,開始舉行殿試的皇帝是?

2025-01-02 22:20:19 字數 4071 閱讀 2357

1樓:網友

殿試,是科舉最高一級的考試,由皇帝親自主持,故又稱廷試,凡會試中式者皆可參加。殿試僅試時務策一道,時間以一日為限。殿試中式者名次分。

一、二、三甲,一甲三人,即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發榜後,皇帝賜諸進士宴於禮部,稱「恩榮宴」。接著,這些進士就分別被授予官職了。

2樓:網友

什麼是殿試:殿試,金元明清四代科舉考試之一,指皇帝親自出題考試。通過會試的人才能參與。

科普:會試——會試,金元明清四代科舉考試名目之一。由禮部主持,在京師舉行的考試。

-科普結束---

殿試結果:元代,殿試劃分。

一、二、三甲,前三人賜進士及第(狀元、榜眼、探花),為一甲;餘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為。

二、三甲。而明清沿元制分三甲。

殿試過程:皇帝親自出題,考核會試中選之人,最後由皇帝欽定排名。

開始舉行殿試的皇帝是?

3樓:灰哥哥竦撣枰葍

殿試 殿試是科舉中最高階別的考試。科舉考試始於隋朝,成形於唐朝。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朝後,進一步打擊和削弱江南士族,徹底廢除九品官人法和中正制,於開皇七年設志行修謹科和清平幹濟科,以文章選取官吏。

至隋煬帝大業三年,又開進士科,創科舉考試的先例。到了唐朝,由於李氏出身不高,加上其它種種原因,打破士族獨霸官場的局面便成為歷史必然。唐高祖武德五年,中國舉行了真正歷史意義上的第一場科舉考試,取進士四人,開學子仕進之途。

到唐太宗時,科舉作為一種取士的制度固定下來,從此成為定製。到了武氏周朝,由於武則天日夜不忘隴西貴族反對立她為後的舊恨,為進一步削弱貴族勢力而放手招官,並親自殿試貢士,又使科舉制度得到了加強和鞏固。科舉一開,貴族壟斷要津的局面被打破,因此千百年來,無數莘莘學子懷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竭力奮志,寒窗苦讀,形成了中國社會文化特有的狀元效應。

一、殿試與狀元稱謂的由來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我國科舉時代,中狀元而魁天下,是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最高榮譽和最高目標。但狀元的至尊地位有乙個歷史發展過程。唐高祖武德五年壬午科取得第一名的孫伏加不叫狀元,只稱進士第一。

狀元一詞,始於武則天天授元年。這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女性廢唐而立大周之後,首科取士十六人,並親自在洛成殿策試。在此之前,科考實行糊名制,貢士考卷都糊名,以防考官作弊。

武則天說應該信任考官,廢糊名制,實際上是要從寬取士。當時,主考官用奏狀向武則天報其等第名次,位於奏狀第一位的,始稱狀元。但唐代制科百餘種,各科都舉行殿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因此進士科狀元還沒有取得獨尊地位。

到宋太宗時,皇帝舉行殿試併成為定例的只有進士一科;太平興國八年,把殿試合格者分為五甲,元順帝時改為三甲,狀元專指第一甲第一名,成為定製,狀元至尊至貴的地位開始確立。到明清兩朝,不設其它科目,進士科成為唯一的制科,殿試分三甲發榜,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

二、第三甲人數不定,第一甲卻僅取三名,按文章優劣依次稱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此又稱「鼎元」,在科舉中的地位變得至高無上。

殿試見皇帝下跪嗎?

4樓:童心

殿試見皇帝時必須下跪,這個禮儀既顯示對皇帝的尊重,也是對皇帝安全的保護。

5樓:潛思煙

不管是什麼情況下,見了皇帝都要下跪的。因為在古代,皇帝是九五之尊。見了皇帝下跪,這是一種禮儀。如果不下跪的話,就是對皇上的不尊不重。是要被懲罰的。

6樓:憂鬱紅塵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殿試,殿試是最高的考試,由皇帝親自出題,監考,殿試的時間是從太陽昇起,到太陽落山,整整一天時間。而且在殿試的時候都是跪著答題。各位看客看到這裡不禁要問了?

難道真的是跪著答一整天嗎?下面請我一一分析。

第一,參加殿試的考生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英,早就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各種考試,所以說早就有了很強的心理素質和很好的身體素質,這些人見了皇帝自然也不會怕什麼,所以讓他們跪著答題自然不會有吃飯睡覺上廁所等等意外發生。

第二,殿試的考生知道不能因為吃飯上廁所而出醜,或者惹皇帝討厭。所以說他們提前把工作準備好,比如說不吃飯不喝水,捱餓都能承受,口渴也能承受,這樣就避免了去廁所的尷尬,所以說都有所準備。各位看官都經歷過考試,在我們緊張的考試中我們是否也是不吃飯不喝水,肯定也有人做過這些準備。

第三,就是殿試是不會刷人的,只是名次排列,所以說這些人想著考試完就可以有官職可任,所以說再苦再累再難他們也會堅持下來,就相當於我們最後的期末考試一樣,考試完了就可以放假,這樣的心情大概各位看客都有過,所以說這一天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吧,他們相信經歷過這一天肯定會有明天美好的仕途生涯。所以他們會老老實實的跪一天答題。

總結:我想我們都是經歷過考試的人,當我們面對最高的考試的時候我們肯定會做好最周全的準備。殿試就是最高的考試,而且殿試完了就有儒生們讀了一輩子書渴望的美好仕途,所以想想都高興,所以說這一天不吃不喝不上廁所,他們也能接受。

7樓:相思不停

不跪。殿試時,考生見到皇帝時躬身就好,以示對皇帝的尊敬。

8樓:合陽煦

在中國古代殿試的時候是不需要下跪皇帝的。

9樓:網友

分朝代,清朝是肯定要跪的,明朝則最開始跪等到結束就不用跪了,宋朝則完全不用。

10樓:帳號已登出

在古代,不論任何人,任何身份見了皇帝都是要下跪的 。

科舉考試殿試始於哪個皇帝

11樓:阿梨探店

科舉考試。殿試始於武則天。

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則天創制於神都紫微宮洛城殿,所以是從唐開始的,殿試第一名稱為狀元。

殿試又稱「御試」、「廷試」、「廷對」等,是唐、宋、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之一。殿試由內閣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敬譽合格進行區別、選拔**等。

殿試結果填榜後,皇帝於太和殿。

舉行傳臚大典,宣佈殿試結果。進士激晌分為三甲。一甲三人,稱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皆明稿鋒稱傳臚。傳臚大典後,新進士在保和殿參加朝考。朝考試卷分為三等,一等第一名稱朝元。

進士中一甲三人,殿試後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

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他進士,按殿試、朝考名次,分別授以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職。

古代殿試

12樓:超級江湖小生

殿試,為宋(金)、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之一。又稱:「御試」、廷試」、「廷對」,即指皇帝親自出題考試。

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等第。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

由武則天創制,但尚未成定製,宋代始為常制。明清殿試後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13樓:遼南總兵

武則天設立殿試,皇帝親自監督考試,或皇帝出題並監督殿試,趙秉忠狀元卷你不妨看看,寫的很好,萬曆皇帝出題,並親自擬定狀元頭銜。

14樓:窅嬙

古代殿試是最高乙個級別的考試,是讓最後篩選出來的一批人才進入宮殿,讓皇上親自出題考問,取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原創)

15樓:紫色戀葉

是武則天在位時期設立的,相當於現在的面試,不過級別更高,由皇上出題,過關者就當官,不過關的就下次吧。

古代皇帝是怎樣殿試的

16樓:我也需要註冊嗎

沒有固定考題,由皇帝隨機提問,通常是如何治國、強軍等國策方面的問題。第一名就叫狀元了。

殿試開始的皇帝是

17樓:happy涓嶇煡閬

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由唐高宗創制,但尚未成定製,宋代始為常制。明清殿試後分為三甲:

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從唐朝武則天時期起創立的。

18樓:思源棒棒噠

武則天創立,後世延續。

古代科舉的殿試是在幾月開始,幾月結束

明朝的廷試即殿試,緊接會試後舉行。初為三月初一,後大都定為三月十五。會試中式者均可應考。以 一 二 三甲為名次。清初是四月舉行殿試 乾隆二十六年定於四月二十一日,從此成為定製。殿試對策以一日為限,試卷彌封後,收掌官用箱盛儲送讀卷官評閱。傳臚後,新進士還要在保和殿參加朝考。內容是論 疏 詩各一道,試題...

古代嬪妃怎樣和皇上說話,古代皇上是怎麼和嬪妃上床的

一般是奴婢或者公公去傳話的 或者皇上翻牌翻到某個嬪妃就過去和他說話了 親自去找皇上或者讓公公代話 臣妾blabla.古代皇上是怎麼和嬪妃 的 嬪妃們的侍寢房事都歸敬事房太監管理 記錄。嬪妃們的每一次侍寢,敬事房總管太監都得記下年月日時,以備日後懷孕時核對驗證。古代嬪妃侍寢程式較為複雜。每日晚餐完畢,...

2025年四川邛崍市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開始了嗎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網上報名從2014年4月20日00 00至5月5日23 59。資格審查從2014年4月21日09 00至5月6日17 00。網上繳費從2014年4月21日09 00至5月7日23 59。筆試科目。本次筆試考試科目分類設定為a類 b類 c類 詳見附件1 邛崍市2014年面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