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俗話說:「三歲看老」,幼兒期是人生髮展的奠基階段,個性品質的形成,行為習慣的養成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加德納的多元智慧型理論中絕大多數的智慧型培養,最佳期也都在幼兒時期。因此,幼兒園作為孩子學校教育的起始階段,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幼兒教育也承載著為孩子一生髮展的奠基重任。
2樓:網友
幼兒就像一張白紙,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就在於,你現在給他灌輸什麼樣的思想理念,孩子都認為是對的,所以才有「幼兒教育為幼兒的一生髮展奠定基礎」的說法,幼兒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見,請幼兒教室和家長一定要珍惜孩子的起點教育。
3樓:苦惱的人
幼兒教育是終身教育,不是急功近利的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教育,要用發展的眼光來教育孩子,教育者的眼光要放得遠一些,看的廣一些,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教育中真正受益。
4樓:天使假想敵
你這個問題是針對對這個職業的困惑?還是針對擬寫**啊?如果是針對職業的困惑,我理解的是幼兒期的教育對孩子性格、習慣等的養成將影響巨大,老話都說——「三歲看到老」。
所以,這個職業的教師,不能抱著混日子的態度,要對孩子負責!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的目標有哪些
5樓:追風少年瀟灑哥
一、健康目標:
1. 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 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4. 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語言目標:
1. 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 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 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 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三、社會目標:
1.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2.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5.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四、科學目標:
1. 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 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問題;
3. 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 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5. 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五、藝術目標:
1. 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適合孩子的課程應該是
6樓:情感答疑梁山伯
適合0-3歲寶寶的早期課程有哪些?
1、蝶古巴特(2~3歲)
提公升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專注力及耐心。
孩子會學到色彩認知、對美的感受力、初步環保意識。
蝶古巴特源自於法文,是指取下美麗的圖案拼貼、裝飾在本來擁有的物件上。不需要繁雜的步驟,孩子只要找出自己喜歡的圖案,並在老師的教學中完成製作,就可以為原本平淡無奇的物件裝點出絢爛的色彩,成為最獨一無二的專屬物品。
2、親子烘焙(歲)
提公升孩子的多感官體驗與學習、精細運動技能、基礎生活技能。
孩子會學到小西餅、蛋糕、簡單餐點、國際文化。
在量、拌、揉、烤的過程中,激發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創造力,再經過耐心地等待,所有人一起品嚐成果,不僅孩子積累了成就經驗,家長與孩子、老師與孩子、孩子之間的感情也更為靠近。
3、十項全能(嬰兒瑜伽、球類運動、攀爬、障礙賽挑戰、舞蹈/律動)
孩子可以提公升身體感知、空間意識、基礎運動技巧、平衡感、手眼協調。
孩子從出生就開始做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孩子透過實際身體運用獲得感覺回饋,建立出環境與自我的連結。運動不僅僅是身體的發展,更與認知、社交等發展密切相關,可以同時促進生理與心理的成長。
4、自然教育(1~3歲)
孩子可以提公升辯證與創造性思維、包容與理解、環保意識。
自然教育給孩子帶來的是一種天賦教育。在自然之中,一草一木、一石一鳥都是孩子的教師,而我們的角色在於保護、陪伴和引導他們在體驗中充分地學習,讓身心都得到健康的成長。
5、外語課程(0~3歲)
孩子可以提公升語感、語言學習興趣、溝通與表達能力、閱讀習慣。
英文不是一門學科而是一種語言,而孩子越小,掌握和學習一門語言的能力就越強。讓孩子學習英語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迴歸原點,讓英語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溝通方式的一種,常用單詞和句型都會融入到每一段對話中。
7樓:生活達人小桃子
畢業大戲即將上演,主角卻是44個不滿7歲的孩子。雖說是群孩子,但他們人生的這第一次「畢業」註定隆重而精彩,他們的「母校」——深圳市福田區英皇幼兒園以一場原創**劇《森林寶貝》為孩子們的快樂童年寫下了溫暖的一筆。
一切都是老師們自己創作的,不僅是這乙個劇本,這一臺戲。從2007年9月建立之初,老師們思考得最多的就是課程,「什麼樣的課程更加有利於孩子發展的需求?」經過認真思考,他們得出的答案是,適合孩子的課程才是好的課程,我們需要為孩子度身定做適合他們的課程,而這個課程必須具有前瞻性與國際化的特質。
於是,他們邀請了國內和香港地區頂尖的課程專家進行論證和研究,最終確定:以愛為主旨,創造以戲劇課程為特色的園本課程。
三年之後的今天,英皇幼兒園以一年一部大戲呈現給孩子們精彩的學習經歷。
戲劇課程向孩子展示人格完善、潛能發展、藝術薰陶和個性形成的多種機會,不僅滿足於模擬其外在的『形』,更在於劇目形成過程中的體驗、感悟、創造與交流,用藝術與愛去造就具有現代人格特質的後現代社會國際小公民。」園長王琪琪這樣解釋他們的教育理念。
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參與劇本的創作,親自為角色設計對白,參與服裝道具的設計與製作,他們在與舞蹈老師、**老師、美術老師的溝通與學習中獲得了全面的經驗提公升。
在愛的教育中快樂而均衡地成長,同時也在戲劇的舞臺和生活的舞臺盡情展現才能。更加可喜的是,愛的教育不僅影響著孩子也在引領著家長。家長們帶領孩子,自發組織各種關愛活動,以自己的行為教育孩子,而孩子們越來越懂得體諒與關懷。
這就是戲劇課程的精髓——在愛的引領下,孩子們在書寫著自己的人生故事,做自己成長的主人。
8樓:車上的魚魚
幼兒園課程的設計必須超越課堂教學。由這個基本觀點出發,我們弘揚我國優秀的幼兒園課程傳統,借鑑西方幼兒園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經驗,設計了一系列專題活動,並在一些幼兒園開展了相應的實踐,以期讓幼兒獲得各種鮮活的經驗。
自然和科學經驗:這類經驗主要讓幼兒在科學發現室、種植園地、養殖區(角)及兒童博物館開展的專題活動中獲得。這些專題活動的物件主要是客觀事物,幼兒獲得的主要經驗是關於事物的特點、規律、科學現象、科學原理等。
當然,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數學經驗、語言經驗、審美經驗及社會經驗等。
社會經驗:這類經驗主要讓幼兒在微型社群、表演室(區)及兒童博物館開展的專題活動中獲得。這些專題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有與同伴和其他人員交往的經驗,感受社會生活經驗。
其中也包括一些審美經驗、科學經驗、語言經驗及數學經驗等。
藝術經驗:這類經驗主要讓幼兒在表演室(區)、民間工藝區及圖書館開展的專題活動中獲得。這些專題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接觸並感受各種藝術形式,通過表演、閱讀及製作等具體的過程,感受其中的美,獲得社會經驗、語言經驗及科學經驗等。
語言經驗:這類經驗主要讓幼兒在圖書館、表演室(區)及微型社群開展的專題活動中獲得。在這些專題活動中,幼兒通過閱讀、表演和交往使用了語言,並在特定的情境中發展了語言的靈活性、針對性,在豐富語言經驗的同時,幼兒的社會經驗、科學經驗及審美經驗等也得到了拓展。
由此可見,不同的專題活動既有特定的價值。又是相互關聯的。專題活動總體上說是綜合性活動,它們通過幼兒具體的行動和全身心的參與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活動僅是我們課程研究和實踐的乙個部分,而不是全部;這些活動超越課堂教學,但並不排斥課堂教學,我們希望它們能和課程教學相互補充;最重要的是這些活動一定以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為導向,關注幼兒的行動,更關注伴隨幼兒行動的思維和情感過程。
幼兒園教育隨筆,如何寫幼兒園教育隨筆
幼兒教師中男老師較少,有的學校就沒有,對孩子健康成長不利 如何寫幼兒園教育隨筆 幼兒園教師隨筆篇1 雨雨終於問老師好了 班級裡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性格脾氣個不一樣,有的活潑,有的沉穩,但是大部分孩子在家裡和在幼兒園裡表現的都不太一樣 有時候往往就把家裡任性 執拗的一面表現出來。班裡就有這樣一個小...
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有什麼不同,幼兒園教育與中小學教育的主要不同之處是什麼
這個就教育物件而言 幼兒教育指學齡 前的兒童教育,通常針對6歲以下,小學教育是指學齡兒童,在接受幼兒教育後,進入小學接受的教育。1 學習時間不一 幼兒園每天上午有1小時左右的集體教學時間,其它全是遊戲 勞動 生活時間,小學每天3個多到 4小時的集體教學時間,較幼兒園多出3倍多。幼兒園的孩子,白天可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幼兒園教育活動組織與實施應遵循哪些原
1 公平公正,為每一個兒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積極的支援和幫助。2 進行多種形式有目的 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 活潑 主動活動的教育。3 切合實際,因地制宜,從本地 本園的條件出發,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並靈活地執行。4 要以 幼兒園工作規程 和本 綱要 所提出的各領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