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織錦的文化價值,土家織錦有什麼特色?

2025-01-23 01:10:26 字數 3812 閱讀 8518

1樓:花火路過

土家織錦 是土家族傳統文化中的傑出代表,在整個民族工藝文化中佔主要地位,對見證中華民族多元文化有獨特的價值。

第。一、文化藝術價值:土家織錦體現了湘西北土家族的文化傳統和文化淵源,充分反映了土家民族的審美情操和民族意識,敬重先祖英雄,崇拜天地自然,以獨特的方式顯露出土家人的物質文化屬性。

成為世人瞭解土家民族的品牌形象,研究土家文化的重要視窗。

第。二、社會歷史價值:土家織錦的歷史淵源和其發展也是湘西北土家地區社會發展歷程的縮影,是酉水兩岸土家社群生產力發展的寫照。

它以豐富的圖紋形式講述著古老文明的歷史程序,被稱之為「寫」在織物上的土家歷史。

第。三、民族學價值:土家織錦與土家語言、土家民俗共同構成了土家族最顯著的標誌,影響著整個土家社群。而土家織錦又是其中唯一能固定時空,跨越歷史長河的平面直觀的視覺形象。

第。四、科學價值:「經花」是中國最古老的織花工藝,早被時代所取代,而土家花帶卻給現代展現了乙個「通經通緯」的「經花」典型,有織造「活化石」之稱。

西蘭卡普的腰式斜織機與二千多年前漢代的斜織機驚人相似,其槓桿的原理,綜線的運用等都為今天研究織造科學的程序提供了現實依據。

第。五、傳承利用價值:土家織錦在中國工藝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它集各類織錦之長,相容包納,有著極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傳承利用價值。

2樓:京雪伊

土家族的織錦,傳說中的四十八勾,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土家織錦有什麼特色?

3樓:漫閱科技

土家織錦以土紅、靛藍棉線為經線和底緯,以五彩絲、棉為花緯,通經斷色緯挖花挑織而成。主要工螞段塵序分;紡線:用紡車手捻將棉花紡成線,現已少見;染線:

將洗練脫悶禪脂的棉紗絲線按傳統工藝浸染上色。黑色用馬桑樹葉燃激,紅色用土紅,黃色用黃桅子,藍色用竹葉萊;倒線:牽紗、裝扣、上機扎綜;紡織等幾個部分。

現存土家織錦紋樣豐富,有百餘種之多。

土家織錦的主要工藝

4樓:一可丁

西蘭卡普的三種織物組織的共同特點是採用了「通經斷緯」工藝,所謂「通經斷緯」,是指貫穿整個織物的經線是通的(另組成素底,不參與顯花的緯線也是通的,但從布面上完全看不見。),而在同一根緯線起花的位置上,緯線可以根據需要無數次地斷掉。

由此,圖案需要多少種顏色變換,它就可以斷多少次,這樣它可以使用無限的色彩來表現畫面,表現空間特別寬廣。大多數靜態平面視覺藝術形式的風格,它都能表現,如:古典的、民間的、現代的,攝影風格的、國畫風格的、裝飾畫風格的、西方繪畫風格的等。

工藝特性。西蘭卡普的加工裝置十分古老,一直沿用具有上千年曆史的「腰裹斜織機」。織機由機頭、滾板、綜杆、竹筘、梭羅、踩棍、滾棒、篙筒、挑子、撐子、地樁和布鴿(又稱魚兒)等組成。

西蘭卡普的工藝比較複雜,全部是手工技藝,主要工藝流程有:紡捻線、染色、倒線、打樁牽線、裝筘、滾線、撿綜、翻篙、撿花、捆杆上機、織布邊、挑花織錦。織機的傳動系統,主要為竹竿帶動繩索,由繩索帶動槓桿(俗稱「魚兒」),由槓桿及繩索帶動綜杆提綜,完成織物組織變化的各種工藝動作。

另外織機的動力來自操作者的腳力;經線的繃緊張力來自操作者腰部的力量;緯線的喂進和打緊全憑操作者雙手。另外在準備工序過程中,紡紗捻線、染色漂洗、倒筒牽線、挑綜裝筘、梳線上機等,無論裝置、工具、原料、工藝、圖案、工序,都無一不體現出西蘭卡普工藝的古老和厚重的文化。

再者,西蘭卡普拋開了常規意義上的織布梭,色緯全靠手工喂進、斷開、變換且色緯織入毫無規律,這樣使現代機械加工手段的滲透,形成了工藝障礙。另外由於織物組織選用的科學合理,雖然緯線是斷掉的,但被陰地組織牢牢地固定住,整體織物強度沒有受到破壞。所以有「土家人的一床打花鋪蓋可以用幾代人」一說。

土家織錦的介紹

5樓:允兒釀爐

土家織錦是武陵山區土家族人的西蘭卡普,歷史源遠流長。為我國少數民族織錦之一。土家織錦民間稱為「打花」,傳統織錦多作鋪蓋用,土家語稱為「西蘭卡普」,意思為土花鋪蓋。

大明一統志》稱之為「斑布」。宋代稱「溪布」、「溪洞面」。 土家錦的主要原料是絲線、棉線和毛絨線。

它的織造方法是,沿用古代斜織機的腰機式織法,把經線全拴在腰上,以觀背面,織出正面。西蘭卡普以絲、棉、麻為原料,以紅、藍、黑作為織錦經線的棉線顏色,緯線則由織者自己決定,各種顏色均可。在古老的木質腰式 機上,眼看手背,手織 正面,採用「通 經 斷緯」的絕局歲方法挑織而成。

西蘭卡普是從土家人的歷史文化中衍生出來的,但在發展的過並睜程中,無論從工藝還是紋樣上讀融入了各民族的先進文化因素,弘揚了中華民族多元化的民族臘銷特徵。

土家織錦的起源傳說

6樓:懷念ck°鼲瓦

關於「西蘭卡普」的起源和發展 ,史籍中只有零零碎碎的記載。《後漢書·西南蠻夷傳》所說哀牢夷「織文革綾錦」的「蘭幹細布」,就是土花鋪蓋的前身,稱「武陵蠻」有著「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斕」的習尚,「武陵蠻」 就是歷史上對土家族使用過的一種稱呼。土家族長於織作的悠久傳統一直保留下來,直到改土歸流前後,不論男女還保持著「喜斑斕服色」的習俗。

一般文獻上對於土花鋪蓋給予了諸種不同的名稱:同治年間修的《龍山縣誌》雲:土錦「績五色線 為之,色彩斑斕可愛。

俗用以為被,或作衣裙,或作巾,故又稱崗巾。」《永順府志》雲:「斑布即土錦。

土人以一手織緯,一手用細牛角挑花,遂成五色。」所謂「崗巾」「土錦」以及「土絹、崗錦」等相似稱謂皆指土花鋪蓋。

另一種傳說西蘭是人名,卡普是她織的花布。相傳西蘭是土家山寨最漂亮最聰明的姑娘,她把山裡的百花都繡完了,就沒見著半夜開花半夜謝的白果花(銀杏)。為了繡出白果花,她半夜獨自爬上高高的白果樹與白果花兒對話,不料被又醜又壞的嫂嫂發現了,哥哥聽信嫂嫂讒言,用板斧砍斷了白果樹,西蘭摔死了,她的繡花藝術卻被土家人傳下來了。

土家織錦的土家錦類

7樓:手機使用者

土家織錦有兩大品種、兩大流派和數百種圖紋表現形式。主要有「西蘭卡普」(即土花鋪蓋)和花帶兩類。

西蘭卡普在土家織錦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採用「通經斷緯」的挖花技術,分為「數紗花」「對斜」平紋素色系列和「上下斜」 斜紋彩色系列兩大流派。 「數紗花」「對斜」平紋素色織錦是在普通平紋布面上,以緯線挖花而成。原生地主要在永順縣的對山、和平及首車一帶。

上下斜」斜紋彩色織錦是西蘭卡普中的主導品種。它是在「對斜」平紋素色織錦上發展起來的,質地較厚,非常結實。它的圖紋構成和色彩都更趨成熟,單個漏擾紋樣複雜,且完整豐滿。

原生地主要於龍山縣的撈車河兩岸的苗兒灘、坡腳、靛房及保靖普戎一帶。

土家花帶是土家織錦中的乙個小品種,主要用於揹帶、腰帶、裙帶等。寬約3-4釐公尺,長約1公尺,有素色和彩色兩種,但多以素色為主,主要採用「通經通緯」起「經花」扮搜胡手段,一切在織造人的雙膝間完成,因此往往成為學習西蘭卡普的基礎和前奏,是中國最古老的織造方式之一。土家花帶的工具極為原始而簡單,由牛骨或廳攔竹製的挑子和篙筒組成。

原生地主要以永順為主。

土家織錦的傳承靠口傳心授的「摹仿記憶」,主要以家庭(家族)為主,有家庭內直線式傳承,也有家族、親戚之間相互學習的族內網狀式傳承。因此,形成了乙個家庭、乙個村寨為同一傳承體系,或多條傳承線並存的複雜現象。改革開放以後,出現師傅授徒,同時也有集體學習培訓等方法。

土家織錦的主要種類

8樓:朱冷

土家錦的品種有香袋、服飾、旅遊袋 、沙發套、坐墊、室內裝飾、被面、披甲、背袋等,美不勝收。這必須對樣式花紋及色彩勾勒有純熟的記憶才能織好。這種織法織出來的產品美觀整齊,結實耐用,光澤永存。

它的畫面多姿多彩,用色常借鑑豔麗的鮮花、鴛鴦的羽毛、天空的晚霞和雨後彩虹,色彩秀麗,自然生動;也有的受宗教繪畫的影響,具有素雅、古樸、沉著的特點。在紋樣組織結構上,多以菱形結構、斜線條為主體,講究幾何對稱,反覆連續,共有上百種傳統紋樣。

土家族的傳統文化,土家族民族文化有哪些

一 在歌舞方面有 有六百多年曆史的儺堂舞,集祭祀 祈禱 歌舞 社交為一體的擺手舞,祭祀性舞蹈茅古斯舞。二 宗教信仰方面,有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 英雄崇拜 圖騰崇拜等多種形式。三 飲食方面有 重陽節打粑粑 用豬頭等物品祭祖 熬煮瓦罐茶等。四 建築方面,主要有吊腳木樓。五 節日方面,有牛王節 嫁毛蟲節 舍...

湘西土家族有哪些民歌,超級好聽的土家族歌曲有哪些

土家族梯瑪 酉水船工號 土家族咚咚 都鎮灣故事 秀山民歌 酉陽民歌 南曲石柱土家囉兒調 土家族打溜子 打擺子 插秧歌 小揹簍 高山砍柴不用刀 馬桑樹兒搭燈臺 五道水是好地方 多個媒人多張嘴 太陽出來亮堂堂冷水泡茶慢慢濃 滴格兒調 砍柴歌 叫我唱歌就唱歌 約你二回來 四季花兒開 超級好聽的土家族歌曲有...

超級好聽的土家族歌曲有哪些,湖北恩施民族歌曲有那些?

哈格咋 哈格扎 黃四姐 妹娃要過河 桑木扁擔軟溜溜 柑子樹 土家女兒會 繡香袋 巴舞土風 巴山魂 八百里清江 土家梆鼓 啊喔呃 吼起號子走峽江 神農溪 美麗的神農溪 山中一片林 捧起太陽 織西蘭卡普的妹子 對門對戶對條街 這山看見那山高 栽秧情歌 農家樂呵呵 恩施土著 農家小院 路是彎彎山是高 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