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琴琴叮叮
規定由a指向b為正方向,則以a1運動時的位移為 s1=(1/2)a1*t^2
做減速動時,加速度為 -a2,初速度為 a1*t,位移為 s2=-s1=a1*t^2-(1/2)a2*t^2
1/2)a1*t^2=-a1*t^2+(1/2)a2*t^2同除以t^2,並整理得(3/2)a1=(1/2)a2a1:a2=1:3
2樓:瞎眼看天
分析,有s相同,t相同,b點速度相同,求加速度的比值。故考慮用公式:s=vt+at²/2
將ab段的運動做改變來分析,將前t時間的運動視作是速度向左,加速度a1向右的運動。於是,可得式子(以向右為正)
s=-vt+a1t²/2
s=vt-a2t²/2
考慮①二兩式子,發現還無法解;故引入v和s的表示式:
s=a1t²/2
v=a1t有此四個式子,即可得解得結果。注意,四個式子只要選三個就可解了,當然②是必選。
3樓:網友
用平均速度最簡單:
a到b的位移為x1,b經c到a的位移x2,則x2=-x1(即,a到b的位移和b經c到a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因為a到b用的時間和b經c到a用的時間相等,所以a到b的平均速度v1 和 b經c到a的平均速度v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v2=-v1
又因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等於初速度加末速度除以2,所以有。
v1=(va+vb)/2 其中va=0
v2=(vb+vt)/2 其中vt表示物體返回到a點的速度。
由v2=-v1可知,vt=-2vb
所以a到b的速度變化量為0到vb(方向向右),b經c到a的速度變化量為vb到-2vb,其變化量為3vb(方向向左)
兩個時間相等,速度變化量為1:-3,所以加速度為1:-3
4樓:網友
我用v-t影象來給你分析。看我的圖:
自己認真想下圖是怎麼畫出來的。
設a1/a2=x;
則點b的座標:b(x*t,0);
三角形oab的面積就是ac的距離;
三角形bcd的面積也是ac的距離;
即:底 *(高)=(底 )*高 )
x*t*a1*t=(2t-x*t)*a2*(2t-x*t)自己把x算出來。
(**等)跪求一道高中物理直線運動題~~
5樓:網友
第1s內從靜止加速到1m/s,運動了。
s=1/2at^2=
第2s內又從1m/s減速到零,又運動了。
如此往復,每秒內的位移都是。
所以,經100s此質點的總位移是50m
6樓:吖吖
物體第1s的位移。
s1=1/2at^2=1/2*1*1^2=1/2 m當第二秒末時速度為0
第2s的運動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此時的位移。
s2=1/2at^2=1/2*1*1^2=1/2 m以此類推。
100s的總位移為。
1/2m×100=50m
7樓:
第1秒加速到1m/s,位移1/2×at^2=,第二秒加速度-1,作減速運動,在第二秒末速度為0,第二秒內位移同樣是,以此類推,每到奇數秒末速度加到1,每到偶數秒末減速到0,每兩秒位移為,所以,100秒後,速度為0m/s,位移為50m。
8樓:網友
分成50個小段來分析,也就是每2秒為1段,前後總和力為零,可以把整體看成勻速運動,分析2秒內的運動應該很簡單吧?先加速,再減速,第3秒開始時,速度為0,位移為2公尺,具體不解釋了,然後2m×50段=100公尺。你確定你的答案沒錯?
哦,是我算錯了,at^2前的1/2忘乘了,2秒運動了1公尺,總距離是50公尺,對的,不好意思,好久了,公式都生疏了,呵呵。
9樓:櫻吧的雨
作v-t圖,可看出影象是50個等腰三角形,求其面積和。
s=1*50=50
高中物理直線運動一道題 請寫出計算過程. 謝謝
10樓:寧靜致遠
解析:首先要弄明白兩車不相撞必須滿足什麼條件,乙個是前面車在剎車的過程中後面的車運動的距離,乙個是前面車停了後面車剎車的過程的距離,則有設前面車剎車加速度為 a,則有。
20²/2a=100,解得 a=2m/s²,則前面車剎車時間為 20/2=10s,這個10s裡面後面車的位移為 20*10=200m,後面車剎車的距離為 20²/(2*2a)=50m,則有s+100=200+50
可得 s=150
11樓:網友
樓上說得很清楚了。。。
高中物理題 關於物體沿一條直線運動的種種可能(答案已給出,但是還有幾點疑問)
12樓:網友
物體沿一條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 物體在某一時刻的速度是3m/s ,則物體在1s內一定運動3m
對於這個選項我有兩個疑問。
1 這裡說運動了3m,而且又是直線運動,所以如果加上它是勻速運動這個條件是不是就對了?
對]2 如果說這個物體做的是勻變速直線運動,那麼改成物體在1s內的位移一定不是3m是不是就對了?
不一定,因為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中間時刻的速度等於這段時間的平均速度,如果這個速度是中間時刻的速度,位移就是3m了。]
b 物體在某1s內的平均速度是3m/s,則物體在這1s內的位移一定是3m
c 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是3m/s,則物體在任何一秒內的位移都是3m
有一點疑問。
如果改成,則物體在這一段時間內的任何1s內的位移是3m對不對?如果這樣改不對 那為什不對?怎麼改一下這道題就對了?
如果改成,則物體在這一段時間內的任何1s內的位移是3m,和沒改的意思基本一樣。也是不對的。因為,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是3m/s,可能在某一秒內物體沒運動,也可能小,也可能等於,也可能大於3m/s,情況很多,把後面的改成,則物體在某一秒內的位移可能是3m就對了。
d 物體在某一段位移內的平均速度是3m/s,則物體在這段位移t/2的速度一定是3m/s
這個如果改成這個物體正在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是不是就對了?
對] 做選擇題,最主要的是明白題目為什麼對,為什麼錯了,根據所學的找出充分的依據,這樣也能考查我們對基本知識和規律的理解能力,提高我們對規律的認識和理解。不要老想著把錯的選項改成對的,這樣影響做題效率,有這些時間,多做個題目,一樣能把物理學好。
13樓:
a: 1、必須那一時刻的速度是那1s的初始速度。
2、a=3m/s^2 作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s=at^2/2=3m
v=at=3*1=3m/s,有可能為3m
c:不對。a=,作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4s內平均速度為3m/s,但第1s內位移為。改為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就對了。
d:對的。
14樓:網友
a選項的理解,你是對的。
c選項的理解,你是錯的。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是3m/s,並不等於是其他的「任何1秒內」的平均速度也是3m/s。如果要改對,只能是「在勻速直線運動中,..
d選項的理解,你是錯的。如果改成「初速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在開始的一段位移內的。就對了。
15樓:網友
對於選項a1s內是時間段,不是時刻,3m/s是瞬間速度而不是平均速度,故錯。
1這樣改沒錯,但2就不對了,因為。
瞬間速度有可能等於平均速度,比如中點時刻速度。
對於c因為平均速度是針對整個過程來說的,中間某一段不一定是這樣的。
可以這樣改,如果物體在任何一秒內的位移都是3m,那麼物體在這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是3m/s
對於d,這樣改也是不對的。
總的來說,你應該去認真琢磨一下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概念。
16樓:網友
去看下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別 就迎紉而解了。
高一物理題,關於勻變速直線運動
設最大速度為v b點速度 由於ab,bc段加速度恆定,ab,bc段的平均速度皆為0.5v所以10 0.5v 10 v 2又因為平均速度相等,tab tbc ab 0.5v bc 0.5v ab bc 2 3又,tab tbc 10 所以tab 4 tbc 6 得aab 2 4 0.5 abc 2 6...
高一關於集合的一道奧數題求救
由於12345都在集合a內,所以設的n 5.那麼n 1若為奇數,n 1 7.n 1 2k 1 7,k 3.n 1 2k 1,k n 2.所以3 k 6.k 3k 1,n 1 2k k 1,所以3 k 0 那麼,或者某數為1,或者某數除以3模2.1 則有,mod 1 ab,3 mod 1 2 2,3 ...
一道關於直線方程的題目,一道關於直線方程的題目
假設直線在x正軸上截距為a,在y正軸上截距為ba b 0 則 aob面積為s ab 2 aob面積還等於中間的小矩形面積 加 兩邊的三角形面積,即 s 2 b 2 1 2 a 1 b 2 a b 2 兩種計算方式相等 ab 2 a b 2當a b 2時,a b 2 2 ab 有ab 2 2 ab即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