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論》 《項脊軒志》問題

2025-02-01 23:55:18 字數 2277 閱讀 4144

1樓:雲的漫想

我項脊軒志。

第一段寫項脊軒修葺前後的不同變化,以「喜」貫穿。

餘居於此,可多喜,亦可多悲 承上啟下。

第二段,敘寫項脊軒的變遷,回憶母親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貫穿。

第三段,敘寫自己閉門苦讀的情景及小軒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是寫「悲」的進一步補充,同時,字裡行間,又透露出作者埋頭苦讀,要實現理想的期望。

第。四、五段,是補寫,通過補敘,表達對亡妻的懷念之情。這一部分意在寫悲,卻先極力敘寫當年兩人在軒內唱和相隨的歡樂,以「喜」襯「悲」,襯托今日喪妻的悲哀。

最後,託物抒情,借亭亭如蓋的枇杷樹,寄託對亡妻深深的懷念之情。

2樓:網友

我過秦論。表現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具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和「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屢至尊而至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3樓:飛過海廣泛廣

悲__諸父異爨,祖母逝世,母親去世,妻先"我"而去。

喜__吾妻歸寧。

《項脊軒志》的全文是什麼?

4樓:回顧經典歷史

全文翻譯:板橋小的時候跟隨他的父親學習,並沒有其它的老師。小的時候沒有特別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稍微長大了些,即使長得又高又大,但容貌醜陋,人們都看不起他。

又喜歡說大話,非常自負,到處不加選擇的批評。長輩們都十分輕視板橋,告誡小輩不要與他來往。然而他讀書能夠自己刻苦,自己激憤,自己確立觀點,不團困與世俗同流合汙,自己不斷深鑽細研,從淺的地方到深的地方,從低到高,從近到遠,探求古人創造的深奧學問,酣暢地表現他的沒有全部顯示出來的性格、才能。

人們都說他讀書善於記憶,卻不知道他不是善於記憶,而是螞擾善於朗誦罷了。他每讀一本書,一定要讀千百遍。有的時候在船上,馬上,被子裡,有的時候在吃飯的時候忘記拿勺子筷子,有的時候對著客人卻不聽他們的話,並且還忘記了他自己說的話,都在記憶書並且默默的背誦。

書還有不被記住的地方嗎?

註釋。1。幼:小時候。

2。師:師傅,老師。

3。殊:特別。

4。異:不同。

5。或當食匕箸:或,有時。

6。少:漸漸地。

7。寢陋:醜陋。悶或旦。

8。易:輕視。

9。憤:憤發。

10。邇(ěr):近處。

11。赴古人之奧區: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赴:這裡是探求的意思。奧區:奧妙的境界。區:區域,境界:這裡指難攻的古代學術問題。

12。匕著:調勺和筷子。匕:古人取食的器具,相當於現在的羹匙。著:筷子。

13。鹹:都。

14。弗:不。

15。善:善於、擅長。

16。暢:酣暢。

17。耳:罷了。

18。或:有時候。

19。憤激:情緒與書中所言產生共鳴。

20。豎立:獨到的見解。

21。屈曲委蛇(yí):這裡指書中曲折難盡的深意。

22。苟:隨便。

23。及:到。

24。過:過分。

25。必:一定。

《項脊軒志》第一段鑑賞

5樓:網友

第一段,寫項脊軒修葺前後的不同變化,以「喜」貫穿。

為下文作了鋪墊。

《項脊軒志》這篇名文的作者是( )

6樓:火炎炎燚

c歸有光。

1506~1571)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是「唐宋八大家」與清代「桐城派」之間的橋樑,被稱為「唐宋派」。漢族,江蘇崑山人。

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四十四年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僕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第三題,《項脊軒志》一文,

7樓:

先寫在軒中讀書的樂趣,體現「喜」

而可悲之事有三:

一為伯叔父輩分家後,兄弟彼此築牆隔籬為居,造成東犬西吠,客逾庖悄鬥而宴的亂狀,親族間的疏遠淡漠由此可見。

其二藉家中老嫗之言,憶述作兆並者亡母生前二三事,並以母親曾親臨書室來追念其形影。作者八歲即喪母,自文中描繪慈母關懷兒女的口吻看來,其對母親思念孺慕之情不言而喻。

其三透過對祖母言行舉止的描繪,追念祖母對自己的關懷與期許,極為自然動人。

同學您好,如果問題已解決,請好評~~~啟猜磨。

《項脊軒志》第一段改寫,就《項脊軒志》最後一段內容寫一段賞析文字。250到

項脊軒,就是原來的南閣子。室內面積僅一丈見方,可容一人居住。由於是一間有百年曆專史的老房屬子,灰塵與泥土常從屋頂上漏下來,特別是下雨時,雨水往下直灌 每次移動桌子,看來看去沒有可安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門朝北開,不能直接受到陽光的照射,一過中午,太陽偏了,屋裡就暗了下來。我稍微給它加以修補,使上面不再漏...

步步高鞏固提升答案項脊軒志

歷史就是過去的事實,沒有正確與錯誤一說,只有真實和虛假的區別。但歷史上的人物卻有正確與錯誤的評價,這必須是與這段歷史無關的後人才能給出的結論。在中國,也許結論要過去很多很多年才能得出,只要有利益人存在,歷史就很難做到真實。用日本人的話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最合適不過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其中的貓膩現在你一...

阿房宮賦黃州快哉亭記項脊軒志的中心思想

阿房宮賦 選自杜牧 樊川文集 杜牧 803 852 字牧之。唐代京兆萬年 現在陝西省西安市 人,著名詩人。本文寫於唐敬宗寶曆元年 825 作者在 上知已文章啟 中說 寶曆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 阿房宮賦 所以這篇賦是借古諷時,即借秦始皇荒淫奢侈自取滅亡的史實,諷喻皇帝。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前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