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如何做到像王守仁所說的知行合一?

2025-02-11 17:00:05 字數 1937 閱讀 4803

1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的知行合一就是現在我們講的學以致用!!!

簡述王守仁「知行合一」學說的主要內容。

2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王守仁是我國明代中葉的一位主觀唯心主義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與陸九淵一樣,更重「尊德性」,重視道德教育與道德修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論。所謂「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行關係是指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鏈拆敬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學說的主要內容包括:

1)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乙個工夫。

王守仁批判地吸收了朱熹的「知行相須」,「行重於知」的思想,揚棄了朱熹「知先行後」的割裂知行統一的觀點。他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

王守仁把知行合而為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行中有知,知中有行,行在知在,知在行在,相互包含,彼此融通。這就混淆了知行界限,否定了知行的本質區別,否定了知行的對立統一關係。但從道德修養和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極力反對道德修養和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

2) 以知為行,知決定行,銷行以為知。

王守仁本是反對朱熹的「知先行後」說的,然而實際上,他的「知行合一」說中也有知決定行的含義,認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所不同的是,朱熹主張「行」之前,先須向外求「知」;而王守仁則認為「不假外求」,先天具備。至於「知」在「行棚慎」的前面,二人則是一致的。

總體而言,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實質,是以「良知」為標準,統一於「良知」的內心活動,宣揚了道德動機論與先驗論。他所謂只說乙個知,已自有行在,是以知為行,把行的客觀內容主觀化;他所謂只說乙個行,已自有知在,是以行混知,把知的複雜過程簡單化。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論,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結於個體的自覺行動,看到了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之間的相互聯絡,相互轉化的作用,表現了對道德的自我意識感的重視及對道德行為的能動性的極大強調。從道德教育與道德修養上看,他反對「知行脫節」與「知而不行」,在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史上是有積極意義的。但他的「知即是行」、「以知為行」的結論,抹煞了兩者的差別,混淆了知行概念,而且他的理論體系根本上是唯心主義的,是為封建統治服務的御燃。

如何理解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3樓:惠企百科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如何分析,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含義!

4樓:古星辰月

看到一抄篇筆襲記,還帶思維導圖,感覺不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錯誤在**,哲學太深奧了~

5樓:註冊占星師

對錯,不過是語言遊戲。

它反映的不是究竟,只是某個階段人們的思維趨勢、價值取向。

說他錯,那對的標準在哪?如果對的標準本身不標準、本是就是錯,那豈不是很扯淡?

當然這麼說來,潛意識裡還是有個客觀存在的對錯標準,它不以我們的意識為轉移,獨立不改、周行殆!這也是很多古希臘哲學、近代唯理主義、現代科學主義所贊同的。但是,這也是值得懷疑的。

其實沒有什麼客觀標準,只有力量的較量;看似是力量的較量,其實也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就像非洲草原的動物,看似是生存競爭,其實是讓生命之光更加燦爛!!

我引用乙個高人解釋《論語》的話,「道,不同、不相為謀!」 不同即是大同!」

儒家(包括王陽明)和馬克思哲學是人類歷史上智慧的崑崙,有興趣的話多學習學習,經供參考了。

請問如何做到城府深,請問如何做到城府深?

怎麼做到城府深 事情要有自己的原則,一旦別人觸及到原則問題,你就不能再沉默,必須爆發。如果你過多在意別人的看法就說明本身對自己沒有信心,這個問題很嚴重。其實完全沒必要在意別人的看法,因為他們壓根就沒注意你!假設你在辦公室工作期間放了個非常惡臭的 生化 估計你會覺得非常尷尬 不過別人壓根就沒在意,你想...

如何做到敬畏指責,如何做到敬畏常識 遵守規則

那些敢站出來指責你的都是希望你往好的地方發展的。當然也不能失去的自己的主觀性。畢竟路是自己走的對錯與他人無關,首先得明白自己所做的事帶來的後果如何。這玩意的要看別人指責你什麼。你覺得說得對,說的有理,還符合你的認知,那麼你自然敬畏。如果說的不對,說得不入心,不可能敬畏的。對職責懷有敬畏之心。只有懷敬...

如何做到堅持,如何做到真正的堅持

一。不要有心理壓力,生活要樂觀。二。氣餒時要告訴自己當初決定目標時的豪情哪去了,人沒有動力是不行的。三。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四。把工作當作興趣,你會從中取得無盡的快樂 或者先樹立磨礪自己的決心,並付諸行動。建議你先找一件稍微容易的事情來堅持做,提高自信心。比如 規劃自己一周要寫七篇後感日記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