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教簡介???道教信奉的神是誰?

2025-02-16 09:40:23 字數 1853 閱讀 2958

1樓:匿名使用者

是小日本信的那種吧,剛開始我還就是以為是抄襲道教的呢。

這裡有詳細資料。

道教信奉的神是誰?

2樓:不會飛的肥豬

道教的基本教義是道是天地之元,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在的,它是一切的開始,天地萬物都是由它化生的。道教的一切教理教義都是由道演繹而來。

道被人格化後,稱之為三清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他們也是道教所崇拜的最高的天神。道教還認為人經過修煉可以延壽,如果修煉有恆,日久年深,可以得道成仙。

道教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將道教對「道」之信仰人格化體現。道士是道教的神職人員,全國現有住觀道士3萬餘人。宮觀是道教徒活動的場所,全國現登記開放的宮觀有2千餘座。

道家與道教簡介

3樓:機器

道家是以老、莊為代表的先秦哲學派別,道教是東漢中後期形成以修道成仙為信仰的宗教,繼承、發展了道家。道家哲學是道教重要的思想淵源。

老、莊被道教奉為教祖、神仙;他們的著作被尊為經典,《道德經》更是教徒必須習誦的功課;《老子》、《莊子》闡發的「道」是道教的基本信仰,道教的教義思想與神仙方術無不發端於此。「道」被視為天地萬物的根源,老子被尊為「道」之化身「太上老君」,而成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陰陽之主宰,萬神之帝君」。道教的三清尊神及包羅天神、地祇、人鬼的神仙譜系也都是從「道」衍化而來。

道教之得名即是由於其基本信仰是「道」。

道教核心的成仙思想和各種修煉方術也有道家神秘思想及養生術的淵源。老子有「長生久視」、「穀神不死」之類的言論;莊子書中有關於「真人」、「至人」、「神人」和他們「不食五穀,吸風飲露」,「入水不濡,入火不熱」,「乘雲氣,御飛龍」之類的思想。道教繼承發展了這些思想,相信「道」可「因修而得」,併為此而實行一系列的「道功」、「道術」,如服食、行氣、房中、守。

一、外丹、內丹以及齋醮、符籙、禁咒等。所以,道家是道教最要的理論基礎,道教是道家某些思想的發展和實踐。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卿希泰主編:《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卿希泰:《芻蕘集》(成都:巴蜀書社出版社,1997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陳攖寧:《道教與養生》(北京:華文出版社,1989年)。

道教最大的神是誰

4樓:社會民生問答

道教最大的神是三清。

三清,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勝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凳侍鄭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 、太清道德天尊。其中所謂玉清境、上清境、太清談蠢境是所居仙境的區別,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所統天界的劃分。

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 三清是開天闢地、歷劫度人、傳道授法的大神。大道(真一之炁)一炁化三清。

三清就是漢族哲學中「三一」的象徵,「三一」即老子《道德經》裡面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三清介紹

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著神態莊嚴的三位尊神,這就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棗頌太清道德天尊。《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由元氣化生陰陽二氣,陰陽之相和,生天下萬物。第十四章又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認為一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

日本神道教有經典嗎,日本神道教是怎樣的精神

一般來說就是古事記,日本書紀。有時不同教派還會有各自的。古事記與日本書記 神道 一詞最早出現在 日本書記 書中記載 天皇信佛法,尊神道 神道 二字雖然源自中國漢字,但實際上中國與日本對此詞的概念不同,我們若按字面來解釋神道教,必會被其名稱所誤導。日本人稱一切神明為kami,漢字傳入日本後,神 字被用...

道教信仰什麼,道教信奉的是什麼?

道家以信仰老子為主的宗教體系,因為道家哲學的最早淵源可以追溯到軒轅黃帝。道以 道 作為著名的教義,或老莊理論,或內外實踐,或符籙方術,認為天地萬物都由 道 而衍生出來,即所謂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社會生活應遵循 道 法自然,最終迴歸自然。對社會自然的信仰 老子 作為 道教 的主要經典。道家認為...

神道教是正教嗎,佛教是外來教派而道教才是中國的本土教派為什麼現在佛教要遠遠的強去道教

對日本國內來說是正教,但是對以中國為首的日本受害國來說是一種邪教。是日本本土宗教 由於其將萬物生靈崇拜為神 有敬畏自然之意 在日本戰敗後 作為精神支柱 使日本經濟迅速發展 卻很少有環境汙染問題 後由於脫亞入歐 使得人們信仰減少 該教沒落 社會問題頻發 人們精神空洞化 迷離於資源掠奪 遺忘本心 現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