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陸遜的資料,死於誰手?

2025-04-05 17:20:10 字數 1618 閱讀 4468

三國演義中的陸遜是病死的麼?

1樓:青妍知識屋

1、據《三國志》記載,陸遜是被孫權反覆的責備氣死的。

2、人物簡介。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世代為江東大族。

章武二年(222年),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所率蜀漢軍,一戰成名。夷陵之戰也成為戰爭史上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以後陸遜在東吳出將入相。

晚年因捲入立嗣之爭、力保太子孫和而累受孫權責罰,憂憤而死,葬於蘇州,至今蘇州有地名陸墓。

3、任務地位。

西元782年(建中三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吳丞相婁侯陸遜」。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關羽、張飛、張遼、周瑜、呂蒙、鄧艾、陸抗而已。及至西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陸遜。

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陸遜亦位列其中。

三國演義中陸遜的結局如何?

2樓:板峻告環

陸遜(183-245),字伯言,東吳四英將第四位,孫策的女婿。赤壁之戰時就隨東吳軍參戰,但一直沒有受到重用。後來向呂蒙獻白衣渡江之計,使得呂蒙成功襲取荊州。

221年,已經稱帝的劉備起大兵攻打東吳。東吳連戰連敗,闞澤向孫權推薦陸遜。孫權果斷任命陸遜為都督,統領三軍。

陸遜在彝陵用火攻之計大破劉備,立下了奇功。諸葛亮北伐時,東吳作為蜀漢盟國也幾次北伐,陸遜很能看清時機,每次都能獲得一些區域性勝利。後任東吳上大將軍。

顧雍死後,孫權改任陸遜為丞相。但陸遜身在荊州,只是遙領其職,沒有丞相的實權。在三國時期能同時任大將軍(武將最高職稱)和丞相(文官最高職稱)兩職的人只有陸遜一人。

然後孫權疏遠了太子孫和,有意立孫亮為帝,陸遜苦諫不聽,過不多久,孫權將陸遜所有外戚都發配到外州,又派人到荊州見陸遜,當面指明陸遜的所謂「二十條罪狀」,陸遜聽後憂憤而卒,終年六十三歲。陸遜死後,其子陸抗運其靈柩回建業,當面向孫權辯明瞭這所謂「二十條罪狀」的荒謬,孫權也不得不為陸遜守靈。

歷史上的陸遜在東吳四英將中應該是說是最棒的一位。但由於後人的「擁劉貶曹」,使得陸遜這位「殺害劉備」的彝陵英雄也受到了很不公平的評價。今天看來,陸遜在魏蜀吳三國中都算得上是一位難得的將才。

這裡值得提的是陸遜的身份問題,由於陸遜娶了孫策之女,這樣一來陸遜就成了孫策之親。這一點在孫權稱帝前是優點,也是陸遜被重用的原因之一;但在孫權稱帝后,這一點就成為毛病了,因為孫權歷來對孫策的後人都防得很緊,因此陸遜也因此落了個「憂憤而卒」的結果。

三國陸遜結局如何?

3樓:合夥人金林

陸遜。捲入孫權。

父子相爭中,因憤怒不平而終。

具體經過:孫權孫和父子關係惡化後,孫和的役使曾藏於孫權的床下,監聽到孫權和楊竺談論想以孫霸為儲之事。孫和恐懼,於是秘密召見親信陸胤,請他乘到武昌的機會請族父陸遜為自己出面申辯。

孫權發覺禁中語漏洩,先後將楊竺、陸胤、吾粲收監審問。陸遜雖未立即被一同問罪,也被遣使寫信責備打聽宮中機密。在獄中,陸遜終不勝憤忿而卒。

陸遜又向來節儉知足,去世的時候,家裡沒有富餘的財物。永安年間,追諡陸遜為昭侯。

三國中,陸遜 周瑜誰的才智厲害了

周瑜,不解釋。周瑜知道了赤壁大戰,擊敗了南下的曹操軍團,保證了東吳在江東的割據狀況。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的功勞可以忽略,不符合事實。可以這麼講沒有周瑜,就沒有東吳 陸遜非常牛,正是他導致了蜀漢的滅亡 正是陸遜使得諸葛亮的計劃全部落空 正是陸遜做的一切決定了蜀漢滅亡的命運 大家都知道 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將...

三國迷聊一下三國唄??周瑜和陸遜比較誰更厲害

要說三國 最厲害的是魯肅 只是魯肅為人比較低調罷了 其次是陸遜 周瑜 諸葛亮 周瑜才華不比諸葛亮差 他的失敗是因為他的嫉妒。樓主的問題是周瑜和陸遜比那個厲害,周瑜做大都督的時候,陸遜只是個隨將!歪解,周瑜魯肅在用兵用計都不如諸葛亮,單從草船借箭就看的出來。周瑜不僅僅是嫉妒,也確實自愧不如諸葛!而陸遜...

三國中,神機妙算的是誰

諸葛亮 公元181年 234年 字孔明,三國時傑出政治家 軍事家 戰略家 散文家 外交家。號臥龍。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 181年 出生於琅邪陽都 今山東沂南縣 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 衛戍京師的長官 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