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欣求極樂,還要能厭離娑婆
1樓:你即來
唸佛人不是隻有唸佛,你要培養信願,所以它是三資糧。信願本來就是一種觀慧。願胡旁衝力是一種智慧,信仰也是一種啟彎智慧。
對不對?持名當然是乙個止,就是無分別住。但是你要培養堅固的信願,這是一種觀慧所攝,是專注力跟觀照力。
其實每個佛號都必須有專注力也有觀照力,兩個都要有。你要調伏要引導佛號,對不對?你不能只是一路念。
修行人剛開始只管唸佛就好了,因為你問題不大,你遇到的都褲殲是表層妄想。
但是當表層妄想調伏以後,你開始面對你的無始妄想。我跟你保證,你這個佛號絕對不夠用。如果你念佛唸到第十天,你就知道怕了,你根本不是它的對手。
那勢力之猛,那時只有用智慧面對了。你用佛號壓它試試看。所以很多人唸佛唸到最後發瘋,就是這樣。
你不能跟它硬對治的。所以般若波羅蜜是說,你要找它的根,從根本上去對治,你不能在作用上跟它對治。因為它那種虛妄的力量很大,你必須從它的根——覓之了不可得著手。
這個我們無分別智會說到。
佛陀對治妄想是非常有方法的,他是用方法。一棵樹充滿了毒的水果,最好的方法,是把這棵樹從根切斷,是吧?
所以唸佛,你不能只是一路唸佛。諸位!為什麼不能一路唸佛呢?
因為你流轉太久了,你心中有很多的執著。如果你是一張白紙,開始唸佛,如果你今生才有生命,你什麼觀都不要修。我們之所以要修觀,是因為我們無始劫來在流轉當中,隨順於妄想、隨順於娑婆世界的力量太大了。
你現在要順從本願,要先把順從娑婆世界的力量先消掉。
所以為什麼我們不能夠只欣求極樂,要多乙個厭離娑婆?這就是一種抉擇。你放棄了娑婆世界,欣求極樂世界,這就是一種觀慧。
佛教所有的修行,一定有止,一定有觀的。外道只修止不修觀,佛教一定要有般若波羅蜜。只是說每乙個法門的觀慧,它的內容不太一樣,重點不太一樣,但是一定要智慧,沒有例外。
大乘佛法的八宗,沒有乙個法門是不需要智慧的,沒有!當然淨土宗的觀慧跟一般聖道門的觀慧,它的重點不太一樣。我們重在調伏、引導,我們不重在斷,你只要調伏就可以了。
它一方面調伏,一方面修皈依,對彌陀的皈依,兩個雙管齊下。
唸佛三年真的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嗎,臨終唸佛真的可以往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嗎?
唸佛可以往生,但必須有信願,沒有信願光念佛,不能往生。淨土法門是信 願 行三資糧,缺一不可。光念佛,是行,沒有信願不行。果真能唸到一心不亂,就有可能自在往生,別說三年,就是1到7天也有可能。淨土聖賢錄上有記載。不一定按時間來做標準。要看是否一心不亂,特別是臨終時。1 諸佛不妄語。2 建議您去看 淨土...
信佛之人只誠心念佛,不念經咒,死後能往生極樂嗎
這是完全可以的。阿彌陀經 說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 若二日 若三日 若四日 若五日 若六日 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
唸佛三年真能把佛念來嗎?急著去極樂世界是著魔錶現嗎
阿彌陀佛 是的,真發菩提心念佛三年,一般是可以往生的。問 在念佛時以迫切強烈求生淨土之心念佛,這是否與清淨心念佛有矛盾?淨空法師 那些唸佛人多半念三年就走了,有很多人來問我,是不是他們壽命到了?我想決定不是,為什麼?他功夫到了,極樂世界他都看到了,他還不去?他還留在這裡受苦?沒有那個傻瓜。功夫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