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口訣是 王羲之草書口訣

2025-04-17 00:55:23 字數 1722 閱讀 4928

王羲之草書口訣

1樓:網友

王羲之草書口訣:草聖最為難,龍蛇競筆並搏納端。亳釐雖欲辨,體勢更須完。

1、有點方為水:上面有點,下面豎右挑,才是三點水旁;

2、空挑卻是言:.畫右挑,卻是言字旁。

3、綿頭無左銀讓畔:寶蓋頭音綿,寫寶蓋頭時,不必寫左邊那一點;

<>4、定遶闕東邊:辵讀音綽,遶同繞,寫走之底時,只要在絕沒左邊堅下右繞即可;長短分知去:知和去兩個字很相似,但其區別在於最後橫畫的長短,長的是知,短的是去;

5、微茫視每安:每和安兩個字相類似,要注意兩個字區別的地方。長短分知去:知和去兩個字很相似,但其區別在於最後橫畫的長短,長的是知,短的是去。

王羲之筆法的精髓

2樓:風雨悄悄

王羲之筆法的精髓是 :承上啟下橫。

橫畫1、俯仰橫。2、左右尖橫。3、畢穗數承上啟下橫。4、組合變化手首橫俯仰橫。

在起筆和收筆上,王羲之做得細緻族衫豐富又到位,尤其是他的尖鋒入紙被後世書法家稱讚不已。王羲之在筆畫轉折的地方也是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王羲之的橫折以絞轉為主,在這點上與當時的書法家有著很大的區別。

王羲之的書法之所以被後人稱為書法的範本,在章法上也有著過人之處。不論是《蘭亭序》還是他的《快雪時晴帖》,在章法佈局上都是不拘一格。

王羲之筆法的精髓

3樓:小偉說教育

王羲之筆法的精髓:一、是注意線條的起筆和收筆,起筆和收筆的動作做得精緻、豐富而到位。

二、是運筆形成線條中段的動作以提按為主,很少有絞轉筆法。

三、是橫折的地方几乎都是轉折,有明顯的折筆動作。

王羲之介紹世敬:字逸少,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搜攔慎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

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衡宴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王羲之筆法詳解

4樓:穎子

王羲之筆法詳解如下:

1、起筆中的筆法:

和楷書的起筆方法一樣,有兩種培瞎氏筆法,即順鋒起筆、逆鋒起筆,也叫露鋒起筆、藏鋒起筆。具體方法在學楷書時已經知道,這裡就不再具體講了。與楷書不同的是,行書多用露鋒起筆,顯得輕靈、簡便,而楷書多用藏鋒起筆,使起筆力度感更強。

2、收筆中的筆法:

行書的收筆多用露鋒,以縱其神、神情外露、點畫呼應、給人以生動之感,楷書多用回鋒,首尾呼應、使筆畫含蓄沉實。在起筆、收筆的筆法中有「方筆」、「圓筆」之說。方筆,是逆鋒起筆、側鋒切下,寫出方整有稜角的點畫,給人以險勁之感;圓筆,是逆鋒起筆、裹鋒轉筆的筆法,給人以含蓄秀勁之感。

3、行配散筆中的筆法:

中鋒。中鋒也叫正鋒,即神緩行筆時筆鋒在筆畫中間。中鋒是書法的根本筆法。用中鋒寫出的筆畫給人以圓潤含蓄之感。

側鋒。行筆時筆鋒在點畫的一側,因此也叫偏鋒。側鋒給人以險絕俊美之感。「正以立骨、偏以取態」。

駐筆、蹲筆。駐筆,指在行筆中暫時停駐的動作,力到紙上即可,不用力下按。駐筆一般用於短橫的起止處和平捺的曲處。

王羲之的墨池是真的嗎,王羲之的故事墨池

墨池,漢族民間傳說故事,流傳在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相傳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洗筆硯處。曾鞏飲慕王羲之的盛名,於慶曆八年 1048 九月,專程來臨川憑弔墨池遺蹟。州學教授 官名 王盛請他為 晉王右軍墨池 作記,於是曾鞏根據王羲之的軼事,寫下了這篇著名散文 墨池記 名為 墨池記 著眼點卻不在 池 而在於闡...

王羲之是怎樣練習書法的王羲之如何刻苦練習書法的?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 楷書 黃庭經 樂毅論 草書 十七帖 行書 姨母帖 快雪時晴帖 喪亂帖 蘭亭集序 初月帖 等。王羲之字逸少,西晉末年 約公元307年 出生於琅琊 今山東臨沂 東晉太和年間 約公元365年 卒於會稽 今紹興 他完成了中國書法由古體的篆隸向今體的楷 行 草的轉化,開創了妍美俊健的書風,框...

傳說王羲之十分熟識還是賞識張之的草書

是的 書聖 王羲之最推崇的前輩書家有兩個 一個是曹魏的鐘繇,一人是東漢的張芝。他說 吾書比之鐘 張,鍾當抗行,或謂過之 張草猶當雁行。然張精熟,池水盡墨,假令餘耽之若此,未必謝之。見孫過庭 書譜 耽 是沉迷,特別愛好的意思。連王羲之都自嘆弗如,可見張芝對書法的熱愛程度。張芝,生年不詳,約卒於漢獻帝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