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是什麼,在教學中,怎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

2021-03-03 20:57:17 字數 3704 閱讀 2795

1樓:匿名使用者

教師應該做的是:傳道 授業 解惑!

教師實際做的事:佛曰,不可說;和諧為重!

2樓:飛飛

引導、督促學生學習,教導學生學習的思維方式

3樓:匿名使用者

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合作者、知識的傳授者

4樓:蹦躂的小土豆

我覺得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行業,就要有一顆負責的心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乏會碰到一些腦子不容易想通的人,作為他們的老是,我們必須有耐心,誰讓我們是靈魂的工程師呢

一句話,教師起引導作用

5樓:遊子當歸

主要作為一個引導者,知道學生去學

在教學中,怎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

6樓:

一、對教師的主導性的理解以及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所謂導就是引導,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是體現在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教會學生合理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行規劃和引導。就像一句諺語所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是這個道理。這在具體教學中,就需要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使教師由知識技能的傳授者變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

在體育課教學中教師的主導性更為重要,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體現教師的導:

1、教師的課前準備,也即備課。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實際等,編制設計出每堂課的程式結構、實施方案,即常稱的教案。教師要在上課前對整個課有個大概的構思,做到胸有成竹。

教師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思路的設計、知識技能的掌握以及對教材的理解能力、駕馭能力都能在教案中得到體現。

2、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的教法服務於學生的學法,教師的教要符合學生學的規律,主導作用要為促進學生的主體作用服務。為了使學生身心都得到全面發展,教師要根據學生身體特點的個體差異性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學習都能得到相應的進步。

同時教師應講究學習方法的傳授,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另外也可通過與其它學科相結合,傳授自我學習 的自學能力。在上每一堂新課前,讓學生有目的地充分自學、嘗試練習,從自學中發現問題,從自學中得到提高。

3、要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個性發展。素質教育是一種重視個性發展的教育,重視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的培養。個性的核心是創造性,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有自己的創見,就要因材施教。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我們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練習的佈置上要依據教材、學生的實際而定,不要讓我們的孩子適應我們的教育,而要讓我們的教育適應我們的孩子。教學中要保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珍惜學生的獨立見解,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4、教師要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在引導學生利用好課堂資源的同時,鼓勵學生敢於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圍牆,走向社會、走向生活、走向自然,有選擇地吸收豐富的校外資源,在社會環境中學會學習。

總之,教學活動中教師既要引導和規範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又要尊重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或者說,通過學生的主體性的發揮,引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但是,肯定教師的主導性作用並不意味否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學生的主體性是構成教師主導性作用的主要任務、內容,是衡量教師主導性作用的重要標誌。離開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作用就失去了它的主要內涵,失去了它的物件和歸宿。

那種只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並以此而否定學生主體性的教師中心論顯然是錯誤的

二、對學生主體性的理解以及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學生的主體性主要體現在學生對自己學習目標的清晰度和學習過程動力的強弱。《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強調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確立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學生的學習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而完成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學習的動機、情感、興趣、意志等,這些因素能對學生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忽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這種思想在體育教學中的反映主要是:忽視學生的個體需求、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忽視因材施教。

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缺乏主觀能動性、學習興趣很難被調動起來、創造性思維被抑制、學生的個性得不到張揚,最後造成了學生的片面發展。所以在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情感和需要,注重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

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1、首先要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體育教學中,不同的學生在體能、技能和興趣、愛好等方面存在差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表現在學習中,就是每個學生都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生方法。

因此,教學中應該給學生有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的空間,不要給學生規定過分統一的要求,也就是教會學生學會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練習方法,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教師的幫助,最終實現學習目標。

2、多給學生創造自由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興趣是良好的老師,體育課上要多給學生留些自我發揮的空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才能得到發揮,學生的個性才有發展的空間。

3.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體育教學中應根據具體要求和實際情況,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合理的分組,進行分層教學,使每位學生感到體育課的主人是自己,所有的目標、內容、方式、方法都是為自己設計的。只有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體現其主體作用,才能完成學生能夠完成的教學內容。

三、正確處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地位在教學中的關係

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是教學活動的兩個方面,是矛盾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矛盾的兩個方面共同作用,推動事物向前發展。在體育課教學中,教師的指導是為了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教師正確的導,學生主動的學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途徑。兩者是統一的。在實踐中,許多教師沒有正確理解二者的關係,把二者關係對立起來,認為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要放棄老師的主導作用,以致於把一堂體育課上成了放羊式的課,教師完全放任學生的學習,學生的學習也處於盲目、混沌狀態,達不到學習的效果。

或者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要樹立教師的絕對權威,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正確處理主導與主體的關係,不應把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完全對立起來,他們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不能因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而過分放縱學生,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而是要注意教學相長,使教師與學生在寬鬆、和諧的教學環境中密切配合,共同提高。

1.轉變觀念,正確認識主導與主體間的關係。樹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體現者和設計者,始終處於矛盾的主要方面,這就決定了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

而對學生來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進行學習,掌握各項體育基本知識、技術、技能。由此可見,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是互為條件、辯證統一的,即主導是對主體的主導,而主體則是在主導作用下的主體。

2、要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強調學生的主體,其實也是對教師的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個體差異、不同的興趣愛好來更好的組織教學,合理的安排教材內容,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要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這就要求教師有較高的專業素養,豐富的教學素材。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豐富自己的教學藝術、不斷創立新的教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是實現教學目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越充分,越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越充分,就越能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兩者相結合、相輔相成,有利於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素質。

7樓:畢愛景雀風

教學前,先稍微以介紹,然後讓學生先嚐試,然後在示範,讓學生模仿,然後將動作,讓學生聯絡,在突破重難點,讓學生體會,當然後,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交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是怎麼樣理解的,如何發揮

學生為主體復 即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制 在教bai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du,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zhi教學活動都要dao從學生的學習角度出發,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是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指導作用,主導有二個任務,一是主導教學內容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 二是幫助學生學習 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

關於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恰當作用是什麼

資訊科技有助於豐富學習資源 改善學習環境 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 談談資訊科技在教學應用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目前資訊科技在教學中運用的最多的是多 教學課件。多 教學課件是電子技術 計算機技術和教學理論發展的必然趨勢,它是以計算機為核心,將文字 圖形 聲音 動畫 影像等多種媒介綜合起來進行輔助教學...

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些什麼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教學是為學生服務的,老師的每一 個眼神,每一聲語調,每一副表情,每一絲微笑,每一種動作,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學生會隨著老師在講臺上的 精彩表演 獲得美感,獲得愉悅,獲得心靈上的一次次滿足,從而對聽課產生興趣,最後達到聽課與教學雙贏之目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很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