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dna雙螺旋結構包括三點
(1)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構成雙螺旋結構(2)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側構成構成骨架,鹼基排列在內側。
(3)兩條鏈的鹼基間能過氫鍵形成鹼基對,鹼基對之間遵循鹼基互補配對規律(a和t及g和c)
dna雙螺旋結構有什麼基本特點呢? 20
2樓:靠名真tm難起
1、由脫氧核糖和磷酸基通過酯鍵交替連線而成。主鏈有二條,它們似「麻花狀」繞一共同軸心以右手方向盤旋, 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雙螺旋構型。主鏈處於螺旋的外則,這正好解釋了由糖和磷酸構成的主鏈的親水性。
2、鹼基位於螺旋的內則,它們以垂直於螺旋軸的取向通過糖苷鍵與主鏈糖基相連。同一平面的鹼基在二條主鏈間形成鹼基對。配對鹼基總是a與t和g與c。
鹼基對以氫鍵維繫,a與t 間形成兩個氫鍵,g與c間形成三個氫鍵。dna結構中的鹼基對與chatgaff的發現正好相符。
3、大溝和小溝分別指雙螺旋表面凹下去的較大溝槽和較小溝槽。小溝位於雙螺旋的互補鏈之間,而大溝位於相毗鄰的雙股之間。這是由於連線於兩條主鏈糖基上的配對鹼基並非直接相對,從而使得在主鏈間沿螺旋形成空隙不等的大溝和小溝。
在大溝和小溝內的鹼基對中的n和o原子朝向分子表面。
4、結構引數,螺旋直徑2nm;螺旋週期包含10對鹼基;螺距3.4nm;相鄰鹼基對平面的間距0.34nm。
3樓:time張士強
dna規則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如下:
(1)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成的雙螺旋結構。
(2)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線,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鹼基排列在內側。
(3)dna分子兩條鏈上的鹼基通過氫鍵連線成鹼基對,遵循鹼基互補配對原則。
4樓:深海里的泡沫
(1)有兩條dna鏈,反向連線
(2)外部是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構成的
(3)內部是由氫鍵連線。
5樓:騰龍
(1)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成的雙螺旋結構.
(2)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線,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
鹼基排列在內側.
(3)dna分子兩條鏈上的鹼基通過氫鍵連線成鹼基對,遵循鹼基互補配對原則.
6樓:四川77顏羽
《普通生物學》第四版 26--27頁
dna雙螺旋模型的特點如下:
(1)多核苷酸鏈的兩個螺旋圍繞著一個共同的軸旋轉,為右手螺旋(2)多核苷酸鏈是通過磷酸和戊糖的3『,5』碳相連而成的(3)嘌呤鹼和嘧啶鹼在雙螺旋內部,而磷酸根和核糖則在外部(4)螺旋的直徑約為2nm,相鄰鹼基之間相距0.34nm並沿軸旋轉36°
(5)兩條鏈是由鹼基對之間的氫鍵連在一起的,腺嘌呤(a)總是與胸腺嘧啶(t)配對,鳥嘌呤(g)總是與胞嘧啶(c)配對
(6)多核苷酸中鹼基的序列不受任何限制
7樓:匿名使用者
除了3'和5'端每個磷酸連線兩個五碳糖,含氮鹼基a t(u)之間有兩個氫鍵,c g 之間有3個氫鍵 核苷酸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決定了核酸的多樣性 特定的排列順序決定了特異性
8樓:萫檸櫻雨
1.兩條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鏈圍繞同一中心軸相互纏繞,兩條鏈均為右手螺旋。
2.嘌呤於嘧啶位於雙螺旋的內側。磷酸和核酸在外側,彼此通過3',5'-磷酸二酯鍵相連結,形成dna分子的骨架。
鹼基平面與縱軸垂直,糖環的平面則與縱軸平行。多核苷酸鏈的方向取決於核苷酸間磷酸二酯鍵的走向,習慣上以c'3→c'5為正向。兩條鏈配對偏向一側,形成一條大溝和一條小溝。
3.雙螺旋的平均直徑為2nm,兩個相鄰的鹼基對之間相距的距離的高度,即鹼基堆積距離為0.34nm,兩個核苷酸之間的夾角為36度。
因此,沿中心軸每旋轉一週有10個核苷酸。每一轉的高度即螺距為3.4nm。
4.兩條核苷酸鏈依靠彼此鹼基之間形成的氫鍵相連繫而結合在一起。根據分子模型的計算,一條鏈上的嘌呤鹼必須與另一條鏈上的嘧啶鹼相匹配,其距離才正好與雙螺旋的直徑相吻合。
鹼基之間所形成的氫鍵,根據構象研究的結果,a只能與t配對,形成兩個氫鍵,g與c配對,形成三個氫鍵。所以gc之間的連結較為穩定。
5.鹼基在一條鏈上的排列順序不受任何限制。但是根據鹼基配對原則,當一條多核苷酸鏈的序列確定後,即可決定另一條互補鏈的序列。這就表明,遺傳資訊由鹼基的序列所攜帶。
dna是由什麼組成的?具體有什麼特點?
9樓:崔雨安
【dna簡介】 脫氧核糖核酸(dna,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縮寫),又稱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體的主要化學成分,同時也是組成基因的材料。有時被稱為「遺傳微粒」,因為在繁殖過程中,父代把它們自己dna的一部分複製傳遞到子代中,從而完成性狀的傳播。原核細胞的染色體是一個長dna分子。
真核細胞核中有不止一個染色體,每個染色體也只含一個dna分子。不過它們一般都比原核細胞中的dna分子大而且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dna分子的功能是貯存決定物種性狀的幾乎所有蛋白質和rna分子的全部遺傳資訊;編碼和設計生物有機體在一定的時空中有序地轉錄基因和表達蛋白完成定向發育的所有程式;初步確定了生物獨有的性狀和個性以及和環境相互作用時所有的應激反應.
除染色體dna外,有極少量結構不同的dna存在於真核細胞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中。dna病毒的遺傳物質也是dna。 【dna特點】 a.
dna是由核酸的單體聚合而成的聚合體。 b. 每一種核酸由三個部分所組成:
一分子含氮鹼基+一分子五碳糖(脫氧核糖)+一分子磷酸根。 c. 核酸的含氮鹼基又可分為四類:
鳥嘌呤(g)、胸腺嘧啶(t)、腺嘌呤(a)、胞嘧啶(c) d. dna的四種含氮鹼基組成具有物種特異性。即四種含氮鹼基的比例在同物種不同個體間是一致的,但再不同物種間則有差異。
e. dna的四種含氮鹼基比例具有奇特的規律性,每一種生物體dna中 a≈t c≈g 加卡夫法則。 【解開dna的祕密】 當發現基因就是dna後,人們還是想知道,這個dna是怎麼樣的一種東西,它又是通過什麼具體的辦法把生命的那麼多資訊傳遞給新的**人的呢?
首先人們想知道dna是由什麼組成的,人類總是愛這樣刨問底。結果有一個叫萊文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dna是由四種更小的東西組成,這四種東西的總名字叫核苷酸,就像四個兄弟一樣,它們都姓核苷酸,但名字卻有所不同,分別是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這四種名字很難記,不過只要記住dna是由四種核苷酸只是隨便聚在一起的、而且它們相互的連線沒有什麼規律,但後來核苷酸其實不一樣,而且它們相互組合的方式也千變萬化,大有奧祕。 現在,人們已基本上了解了遺傳是如何發生的。
20世紀的生物學研究發現: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等組成。已知在細胞核中有一種物質叫染色體,它主要由一些叫做脫氧核糖核酸(dna)的物質組成。
生物的遺傳物質存在於所有的細胞中,這種物質叫核酸。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每個核苷酸又由磷酸、核糖和鹼基構成。
鹼基有五種,分別為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每個核苷酸只含有這五種鹼基中的一種。 單個的核苷酸連成一條鏈,兩條核苷酸鏈按一定的順序排列,然後再扭成「麻花」樣,就構成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結構。
在這個結構中,每三個鹼基可以組成一個遺傳的「密碼」,而一個dna上的鹼基多達幾百萬,所以每個dna就是一個大大的遺傳密碼本,裡面所藏的遺傳資訊多得數不清,這種dna分子就存在於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它們會隨著細胞**傳遞遺傳密碼。 人的遺傳性狀由密碼來傳遞。
人大概有2.5萬個基因,而每個基因是由密碼來決定的。人的基因中既有相同的部分,又有不同的部分。
不同的部分決定人與人的區別,即人的多樣性。人的dna共有30億個遺傳密碼,排列組成約2.5萬個基因。
【結構】 dna是由許多脫氧核苷酸殘基按一定順序彼此用3』,5』-磷酸二酯鍵相連構成的長鏈。大多數dna含有兩條這樣的長鏈,也有的dna為單鏈,如大腸桿菌噬菌體φx174、g4、m13等。有的dna為環形,有的dna為線形。
主要含有腺嘌呤、鳥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4種鹼基。在某些型別的dna中,5-甲基胞嘧啶可在一定限度內取代胞嘧啶,其中小麥胚dna的5-甲基胞嘧啶特別豐富,可達6摩爾%。在某些噬菌體中,5-羥甲基胞嘧啶取代了胞嘧啶。
40年代後期,查加夫(e.chargaff)發現不同物種dna的鹼基組成不同,但其中的腺嘌呤數等於其胸腺嘧啶數(a=t),鳥嘌呤數等於胞嘧啶數(g=c),因而嘌呤數之和等於嘧啶數之和。一般用幾個層次描繪dna的結構。
一級結構 dna的一級結構即是其鹼基序列。基因就是dna的一個片段,基因的遺傳資訊貯存在其鹼基序列中。2023年美國的吉爾伯特(w.
gilbert)和英國的桑格(f.sanger)分別創立了dna一級結構的快速測定方法,他們為此共獲2023年度諾貝爾化學獎。自那時以後,測定方法又不斷得到改進,已有不少dna的一級結構已確立。
如人線粒體環dna含有16569個鹼基對,λ噬菌體dna含有48502個鹼基對,水稻葉綠體基因組含134525個鹼基對,菸草葉綠體基因組含155844個鹼基對等。現在美國已計劃在10至15年內將人類dna分子中全部約30億個核苷酸對序列測定出來。 二級結構 2023年,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提出dna纖維的基本結構是雙螺旋結構,後來這個模型得到科學家們的公認,並用以解釋複製、轉錄等重要的生命過程。
經深入研究,發現因溼度和鹼基序列等條件不同,dna雙螺旋可有多種型別,主要分成a、b和z3大類。 一般認為,b構型最接近細胞中的dna構象,它與雙螺旋模型非常相似。a-dna與rna分子中的雙螺旋區以及轉錄時形成的dna-rna雜交分子構象接近。
z-dna以核苷酸二聚體為單元左向纏繞,其主鏈呈鋸齒(z)形,故名。這種構型適合多核苷酸鏈的嘌呤嘧啶交替區。2023年,美國科學家用掃描隧道電鏡法直接觀察到雙螺旋dna 雙螺旋dna︰2023年,奧地利裔美國生物化學家查伽夫(e.
chargaff,1905— )測定了dna中4種鹼基的含量,發現其中腺膘呤與胸腺嘧啶的數量相等,鳥膘呤與胞嘧啶的數量相等。這使沃森、克里克立即想到4種鹼基之間存在著兩兩對應的關係,形成了腺膘呤與胸腺嘧啶配對、鳥膘呤與胞嘧啶配對的概念。 2023年2月,沃森、克里克通過維爾金斯看到了富蘭克林在2023年11月拍攝的一張十分漂亮的dna晶體x射線衍射**,這一下激發了他們的靈感。
他們不僅確認了dna一定是螺旋結構,而且分析得出了螺旋引數。他們採用了富蘭克琳和威爾金斯的判斷,並加以補充:磷酸根在螺旋的外側構成兩條多核苷酸鏈的骨架,方向相反;鹼基在螺旋內側,兩兩對應。
一連幾天,沃森、克里克在他們的辦公室裡興高采烈地用鐵皮和鐵絲搭建著模型。2023年2月28日,第一個dna雙螺旋結構的分子模型終於誕生了。 雙螺旋模型的意義,不僅意味著探明瞭dna分子的結構,更重要的是它還提示了dna的複製機制:
由於腺膘呤總是與胸腺嘧啶配對、鳥膘呤總是與胞嘧啶配對,這說明兩條鏈的鹼基順序是彼此互補的,只要確定了其中一條鏈的鹼基順序,另一條鏈的鹼基順序也就確定了。因此,只需以其中的一條鏈為模版,即可合成複製出另一條鏈。 克里克從一開始就堅持要求在4月25日發表的**中加上「dna的特定配對原則,立即使人聯想到遺傳物質可能有的複製機制」這句話。
他認為,如果沒有這句話,將意味著他與沃森「缺乏洞察力,以致不能看出這一點來」。 在發表dna雙螺旋結構**後不久,《自然》雜誌隨後不久又發表了克里克的另一篇**,闡明瞭dna的半保留複製機制。
dna分子的結構特點,DNA分子的結構特點
特點 1.dna分子為螺旋結構 2.2條脫氧核苷酸連盤旋而成 3.外側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線構成支架 4.內側按鹼基互補配對原則排列。其dna分子具有什麼結構特點 dna分子結bai構的主要特點 du dna分子是由兩條鏈zhi 組成的,這兩dao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回構 dna分子中答...
泰醫試述DNA雙螺旋 B結構 的要點 穩定DNA雙螺旋結構主要作用力是什麼,它的生物學意義是什麼
搜一下 泰醫試述dna雙螺旋 b結構 的要點?穩定dna雙螺旋結構主要作用力是什麼,它的生物學意義是什麼。dna雙螺旋 b結構 的要點及穩定dna雙螺旋結構主要作用力是 兩條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鏈圍繞同一中心軸形成右手雙螺旋 磷酸和脫氧核糖形成的主鏈在外側,嘌呤鹼和嘧啶鹼在雙螺旋的內側,鹼基平面垂直於...
dna的結構和功能是什麼,DNA的結構是什麼?
什麼是dna,dna的作用是什麼 dna的結構是什麼?脫氧bai核糖核酸 dna,為英文du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縮寫 結構是 zhi兩條單鏈以雙螺旋結構結dao 成。單鏈是指內由許多脫氧容核苷酸殘基按一定順序彼此用3 5 磷酸二酯鍵相連構成的長鏈。作用是 原核細胞的染色體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