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改革後,教師該如何自我定位,小學數學課中教師如何給自己定位

2021-03-03 21:54:23 字數 5826 閱讀 1130

1樓:匿名使用者

扶植學術、激勵創新、鑄造精品、傳播知識

編輯:小文

回顧2023年,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教材統編統用,實現三年全覆蓋,國家成立了教材委員會,教育部成立了教材局,呈現了教材大改革的變化趨勢,對變革意義最有力的一句概括就是「教材反映了國家意志」。

2023年秋季,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品德與生活》教材更名為《道德與法治》教材,表面上看,統編、統審、統用,體現了鮮明的育人導向,強化了政治性、思想性、科學性與適宜性,這麼做推動了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提高了法治教育的系統化、科學化水平,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必然要求。

可是在深入實施過程中,很多教學科目都不過是一系列的擺設,猶如花瓶。真正能夠按規定、按要求實施的話,還必須是納入到國家考試當中來的科目。低段仍然是以語文、數學的考試成績作為重點,不會因為在國家層面的要求而有所改變,什麼時候要成績,要能力了,再重視這些科目。

2023年,教育部發布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將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調整為一年級。然而,老師不到位,什麼課都沒用,科學課只是安排在課表中,安排給語文或者是數學老師教學,課堂上依舊是語文或數學在進行教學,與沒有實施幾乎沒有什麼改變。我國教師對科學性質的理解有待客觀提高。

近年來,我國教育界在倡導進行互動式、**式和開放式教學,但效果不明顯,大多數學校、老師會自覺不自覺地選擇第一種教學模式,認為這種模式最省力且效果最好。這是因為我國的升學評價制度,重視對學生所學知識的考核,尤其是標準化考試,要求學生熟記標準答案,包括作文也是應試套路,題海戰術是適應這一評價制度的基本戰術。

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都是學校教學的重中之重的任務。怎樣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呢?這在學校教學實踐中是極其矛盾的。

教學能對學生智力發展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想通過教學來使學生的智力獲得大的發展,那是不現實的,因此,「教學的主要目標是發展學生的智力」這個口號雖然很誘人,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種幻想。[[1]]在當下學校教育中,存在的明顯失誤就是學校教學中流於表面的教材開發與教學設計,舉一個身邊學校的真實案例,比如說,國家明確規定了將《科學》作為國家課程,小學一二年級增設科學課,但是很多學生連課本都沒有見過,甚至說有的老師都不知道還有這樣一門課程。

雖然說學校給每個班編排的都有課程表,但是,真實的情況卻不是課表中所展現的,一般發放到教師手中的課表是經過學校教導處認真編排的,語文,數學,這是主角,**,體育,美術只不過是點綴,在臨近考試的時候,這些課還是會被擠壓掉的,到了期末考試前,因為這些課程的考核已經得到了相關的驗收,孩子們都是學習合格的,這些課更是銷聲匿跡,隨之而來的這些教師們就要開始整理學校的各種報告以及各類「表叔」「表哥」。相比來說,學校更加註重自己學校的成績,在全體學校當中的排名,講求效果固然沒有錯,但不能把犧牲其他學科的教學為代價,這樣就顯得有些得不償失了。

學校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大量的現成的知識,更要引導學生形成有效的認知策略,使他們能夠在走出學校之後,不斷地、有效地學習。這一點,在當今要求人們終身學習的學習化社會中顯得尤為重要。[[2]]學校教育要回歸生活世界,教育來自生活,要與生活建立密切聯絡,要服務於師生生活質量,要與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聯絡,這不是簡簡單單的讓家長參與到生活中來,也不是所謂的教育迴歸教材。

教材知識一個參考,它不是教師教學的全部,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猶如驚弓之鳥,事事以《教師教學指導用書》為參考,動不動就拿《課程標準》為指引,彷彿失去了原有的活力。

教材改革就像是一陣風,吹得教師們手足無措,但必須強保鎮定,因為教師是船上的總舵手,學生是船上的乘客,正確的引導是教師的職責所在。因此,教材改革中教師的定位很重要。

[[1]]瞿葆奎、施良方:《「形式教育」論與「實質教育」論》,瞿葆奎主編,施良方、唐曉傑選編:《教育學文集智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450.

[[2]]崔允?t主編:《有效教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3年版,81.

**免費出版活動火熱報名中~~

點選**可瞭解活動詳情

作者簡介

校彥利,2023年生,教育相關專業大學生。

投稿須知

一、來稿基本要求:

保證投稿文章的可靠性、正確性、可用性

二、投稿方式和注意事項:

文章被採納後我們會與您取得聯絡,支付稿費

教育公共基礎中,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應該怎樣定位自己的角色

2樓:阿樓愛吃肉

在新課程改革中規定了教師的新角色:

1、學習者

2、研究者

3、組織者(學習)

4、引導者(學習)

5、催化者(學生)

6、促進者(學生)

7、實踐者(反思性)

8、開發者(課程)

3樓:匿名使用者

答一:新課程中教師應是學生語文學習的促進者、語文課程的開發者、語文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學生人生髮展的引導者。

答二:新課程要求教師轉換到位、得體,放棄師道尊嚴,成為學生有效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激勵者。師生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關係。

師生關係民主、平等、和諧,是輕鬆自如地開展教學的保證。教學互動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中實現,教師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齡、身份,保持年輕的心態。如上課前或上課之初與學生朋友一樣輕鬆、愉快地對話,消除學生的距離感,課堂上始終面帶微笑,語言親切用商量的語氣,帶著親和力,形成溝通,尊重學生、寬容學生,對學生的答案要肯定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對話。

師生互相交流對話,互助性強。當然課堂教學貫徹多元評價、人文關懷,教師文化積澱豐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課程,具有較高的教學藝術修養。

小學數學課中教師如何給自己定位

4樓:一脈藍水

一、新課程中教師要建立全新的角色。

教師不單是要教教材,而是要讀懂教材,理解編者的真正意圖,轉難為易。新課標的出現有助於我們推進素質教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也在發生改變,不單是教師在傳授知識,在教學課堂中,更重要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由「被動學」轉化為「主動學」,教師要改變自己傳統的課堂角色,新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倡導者、引導者、鼓勵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由學生自己去學習,數學課堂上我們不單是教數學知識而已,而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怎樣讓他們學會在課堂上當主角呢?那就要教師想盡方法去吸引他們的注意,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新課程中教師要建立新的教學理念。

新課程的內容需要教師轉變新的教學理念,教師需進行「有效教學」,有效教學意味著教師能夠有效「倡導」,包括有效「講授」並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也包括有效「提問」並「傾聽」學生的聲音,有效地「激勵」學生。

有效「講授」是任何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即使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活動中教師講授也是必要的。教師清晰的有效講授可以在師生的互動中點撥、引領、啟發、強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迴應或回答,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與教師進行對話,真正有效的提問是「傾聽」,善於談話的人只是提問,並傾聽。

有效的「激勵」可得到學生的信任,有利於學生更好地學習,對於學生對給予鼓勵的言語,您的一句話可以改變孩子的一切。

教師進行了「有效教學」,再結合「自主—欣賞」、「互動—合作」、「**—創新」的教學策略與實踐,新課程可以得到更好的實施。

三、新課程中建立新的課堂教學。

深入鑽研教材,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從鑽研教材的角度講,教師還應從教材的變動中深刻理解編者的意圖,正確把握教材的精神實質,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1) 創設有趣的情景引入。

學生對於故事比較有興趣,所以我們可以進行故事情景的引入去吸引他們的注意,或是進行有效的「提問」,進行對話式的溝通,耐心地「傾聽」,培養學生談話溝通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這就要求我們廣大第一線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現實且有吸引力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促使他們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現實問題、結合生活實際學習數學,讓間接經驗的學習有直接的生活經驗作支撐,從而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

(2)在課堂上讓學生多動手操作,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

針對低年級的學生,我們可常設定情景,例如故事的引入或是能吸引他們注意的掛圖等,在引入的過程又需要他們去自主提問題,發現問題。

(3) 課堂教學中,要體現學生「自主—欣賞」。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活動中的兩個基本要素,學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動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觀能動性,一切教育的影響必須通過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實施素質教育要求學校要著眼於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關係到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培養自主學習者,已成為具有時代特徵的教育口號。

新課程要求我們要改變以往的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索、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組主性,引導學生置疑、調查、**,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新課程理念倡導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觀,倡導建構性的學習,更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

(4) 課堂教學中,要體現學生「互動—合作」。

「互動—合作」是以師生、生生合作交流為中心,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有效啟發、指導及學生相互間的合作學習,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學會學習,尤其是幫助學生創新性人格和創新性學習生成,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以小組集體成績為主要評價為依據。

學生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參與教學,包括參與有關教學的決策、教學活動、對學習實施自我檢查和評價等,有利於學生自我感覺、自我體驗、自我意識的增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小組「互動—合作」中,小組成員的積極參與,團結合作,有利於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的培養,合作交流中,成員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尊重,虛心聽取他人見解,有利用培養虛心和寬容的態度,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有利於學生厭學情緒的消除,還有利於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考慮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達到學習目標的興趣,巧妙利用維護學生的自尊和樹立學生的信心,並增強其集體榮譽感。

(5) 課堂教學中,要體現學生「**—創新」。

**中文顧名思義就是探索究源,教師要通過「**方法的訓練」來培養兒童**的能力,按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指導思想,在課堂上設定一種類似科學**的情景,通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或教師引導學生髮現問題等多種方式提出問題,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假設,並對假設進行自主**得出結論,然後師生互動研討、歸納反思,最終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全面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發展的教學方法。

「**—創新」的教學策略用圖示表示為:提出問題—進行假設(猜想與**)—**求證(蒐集資訊,驗證假設)—互動研討—歸納概括,反思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要有別於傳統的教學,教學以小組為單元進行探索活動,具備小組**一些特點,要重過程又要重結果。

優化教學過程,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幾個基本要素是確定教學目標,確定和組織教學內容,選擇課堂教學的結構和組織形式,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優化了這些基本要素和具體操作時的一些細節,如教態、語言、板書、環境等,課堂教學的效率必將提高。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依靠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果教師語言準確、生動、形象、嚴密,教學方式新穎活潑、靈活多樣,也會使學生對所學內容興趣盎然。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面前,我們必須走進新課程,而不是讓新課程走進我,在新的課堂教學中,要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可採用多種多樣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們就能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進行創造性學習,培養創新思維,為成為適應二十一世紀科技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礎。「讓學生們把你所教的學科看作是最感興趣的學科,讓儘量多的少年像嚮往幸福一樣幻想著在你所教的這門學科領域有所創造,做到這一點是你應當引以為容的事,根據新課程理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你會有很多的收穫,你也會越來越喜歡這份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師。

教師招聘考試教材如何選擇,教師編制考試要看什麼教材?

1 考試內容 2 而學科專業知識和公共基礎知識也有所不同。部分地區就是指上面所述的教育理論知識 有的地區公基內容則包括 政治 經濟 科技人文 法律 自然地理 歷史文化 事業單位 管理學 道德建設 公文寫作以及時政方針等方面內容。3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 教育基礎知識 事業單位d類 考查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

大家分手後是怎麼自我療傷的,被分手後,該如何自我療傷?

去想別的事,轉移注意力,然後叫了自己的好閨蜜去四川玩,讓自己從陰影裡走出來。不去想分手前的事,不然就只是在傷口上撒鹽。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事情上,我和前任分手的時候是高考前的一個多月,方式直接把悲傷化作學習的動力,一投入到對問題的思考當中就沒有心思去想傷痛了,而且成績直接從三百多分飆升到五百多分,可...

新課程改革下如何用好初中思想品德教材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是教師備課與教學的主要依據,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材料。在傳統的教學中 教教材 的教材觀盛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提出了 用教材教 的教材觀。現行初中思想品德課教材是與新課程改革同步的教材,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在教材中有了深刻的體現。如何更好地發揮新教材的優勢,用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