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食品的特點有哪些,航天食品的特點是什麼?

2021-03-04 00:17:08 字數 3798 閱讀 8595

1樓:易書科技

太空軌道飛行期間,飛船內的各種物體包括人都處在失重狀態下,地球上原有的方位和輕重概念已失去了原來的意義,呈現自由漂浮狀態。乾粉末狀的食品會在艙內漂浮,被吸人人的呼吸道,影響健康;飄落到儀器裝置中,會影響裝置的功能。所以對航天食品的加工、重量、體積等提出了不同的特殊要求。

航天食品的基本要求,一是粗食儘可能少,因為粗食不易消化;二是要吸收率高,殘渣少,重量輕,體積小,營養豐富;三是必須在37.7℃的溫度下放置6個月而不腐爛變質;四是必須符合宇航員的飲食習慣和口味,能引起食慾,吃得開心。

航天食品經歷了由簡單到複雜,由失真到**等一系列演變和改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儘管宇航員食品豐富多采,但是宇航員食用時仍不斷地埋怨食品味道不佳,向地面控制中心報告胃口不好,其滋味令人捉摸不定,有時偏甜,有時缺乏食物應有的香味,有時甚至味同嚼蠟。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宇航員的味覺在太空中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呢?這個問題引起了科學家的關注,因為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將有助於瞭解太空環境對人類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

早在2023年和12023年,美國航空與航天局的科學家已在「天空實驗室」上對這個問題進行過研究,但沒有獲得滿意的效果。

2023年10月,美國和加拿大宇航員在「挑戰者」號太空梭上聯合進行太空科學實驗,其中的一項實驗就是想揭示太空味覺變化之謎。加拿大宇航員馬克·加諾,分別在太空梭起飛前、飛行中和著陸後測定了自己的鹹、酸、甜、苦等味覺。考慮到人體嗅覺神經也會影響味覺,加諾在這三個階段還分別測定了自己對香草、檸檬汁、留蘭香和淨水的嗅覺。

實驗設計十分周密。

但遺憾的是,這項實驗也未能揭示撲朔迷離的太空味覺之謎。相反,有的科學家認為,這個謎之所以遲遲未能揭示,乃是實驗方法有問題。因為人的味覺因人而異,由個別宇航員從自身測得的資料,是否可靠,是否有普適性都值得懷疑。

前蘇聯宇航員也碰到了太空味覺變化問題。由於他們在空間工作的時間長達數百天,受味覺變化的影響更大。因此,前蘇聯科學家曾更細緻深入地進行過研究,他們先進的電子味覺儀測定宇航員在太空中味覺的變化,但同樣沒有得出明確的結論。

由於還沒有令人信服的實驗結果,科學家們只能對神祕的太空味覺改變之謎作種種推測。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在失重條件下,人體內的血液會向上流,從而使鼻腔充血,導致味覺神經鈍化。少數科學家認為,太空梭艙內空氣的流動不同於地面,這是導致宇航員味覺改變的真正原因。

甚至還有人推測說,失重影響了宇航員口腔內的唾液分泌,從而使味覺發生了變化。

由於尚未揭示太空味覺變化之謎,現在美國航空與航天局只能依靠提供更多的調味品來幫助宇航員改善太空食物的味道。

航天食品的特點是什麼?

2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太空軌道飛行期間,飛船內的各種物體包括人都處在失重狀態下,地球上原有的方位和輕重概念已失去了原來的意義,呈現自由漂浮狀態。乾粉末狀的食品會在艙內漂浮,被吸人人的呼吸道,影響健康;飄落到儀器裝置中,會影響裝置的功能。所以對航天食品的加工、重量、體積等提出了不同的特殊要求。

航天食品有哪些特徵?

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所謂「航天食品」,一般是指專供航天員在太空執行任務時和返回著陸等待救援期間食用的食品、飲水。它重量輕,體積小,營養好。航天員的選單上已有80多種可口的食品和飲料。

在世界航天食品當中,我國的航天食品有中國特色,特別是許多傳統的中式菜品都出現在航天食譜中,比西餐更加美味宜人。中國特色的航天食品包括種類繁多的魚、肉類罐頭,主食是脫水米飯、咖哩米飯等;菜餚也很豐盛,有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等,甚至還有大蝦等海鮮。飲品則有以「水蘇糖」為主要原料的速溶綠茶等。

航天食品確實是一種營養結構很合理的食品,有助於調整人體的營養結構和增加體能。但我們要認識航天食品的特殊性,特定的航天環境使航天員的口味要求變得非常特殊,吸收消化能力也受到一定影響。航天食品就是為適應這些特點而產生的,而地面的環境未必能讓所有人產生這種口感。

太空食品有哪些及食品特點是什麼?

4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現在供宇航員食用的食品,各類繁多,不僅有新鮮的麵包、水果、巧克力,也有裝在太空食品盒裡的炒菜、肉丸等,還有番茄醬等調味品。這些食品大多是高度濃縮的、流質狀的。所以,宇航員吃飯時,只要「飄遊」到廚房內,向食品盒注入一定的水,進行加熱,然後就可以像擠牙膏似的把食物擠進嘴裡美餐一頓。

當然,如果要吃花生米類硬顆粒狀食物,那就不能直接往嘴裡送,否則會塞到鼻孔裡。比較穩妥的辦法是讓花生米在空中飄著,然後張大嘴去捕捉。

因為太空食品具有進食量少、發熱量高、營養極其豐富的特點,所以日本首先研製了這種常用太空食品,供地球上使用。新開發的常用太空食品有兩種。一種是流質的,叫「營養補液」,專供醫院病人用,進食時用一根一定直徑的細管通人胃裡,直接給食,比靜脈點滴的效果還好。

另一種是固體的「高濃縮營養膠囊」。這種外形像膠囊的太空食品,可以根據不同人的需要來製造。這種太空食品現在主要供病人、偏食的幼兒、飲食不規律的體弱者以及營養不足的運動員用,將來會成為人類最方便、營養價值最高的食品。

太空食品都有哪些及特點?

5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太空中所有的物品都失去了重量,變得可以隨處飛揚,好像空氣一樣。這樣,宇航員就不能像地球上那樣可以隨時取食,輕鬆地嚼咽,不然就會因食物不能下嚥而卡在食道中間,危及生命。因此,科學家在研製宇宙飛船的同時,也研究製造太空食品。

經過許多次的太空實踐,科學家發現,太空食品要求營養豐富、衛生、進食方便。

現在供宇航員食用的食品,各類繁多,不僅有新鮮的麵包、水果、巧克力,也有裝在太空食品盒裡的炒菜、肉丸等,還有番茄醬等調味品。這些食品大多是高度濃縮的、流質狀的。所以,宇航員吃飯時,只要「飄遊」到廚房內,向食品盒注入一定的水,進行加熱,然後就可以像擠牙膏似的把食物擠進嘴裡美餐一頓。

當然,如果要吃花生米類硬顆粒狀食物,那就不能直接往嘴裡送,否則會塞到鼻孔裡。比較穩妥的辦法是讓花生米在空中飄著,然後張大嘴去捕捉。

因為太空食品具有進食量少、發熱量高、營養極其豐富的特點,所以日本首先研製了這種常用太空食品,供地球上使用。新開發的常用太空食品有兩種。一種是流質的,叫「營養補液」,專供醫院病人用,進食時用一根一定直徑的細管通人胃裡,直接給食,比靜脈點滴的效果還好。

另一種是固體的「高濃縮營養膠囊」。這種外形像膠囊的太空食品,可以根據不同人的需要來製造。這種太空食品現在主要供病人、偏食的幼兒、飲食不規律的體弱者以及營養不足的運動員用,將來會成為人類最方便、營養價值最高的食品。

太空食品的發展

太空中所有的物品都失去了重量,變得可以隨處飛揚,好像空氣一樣。這樣,宇航員就不能像地球上那樣可以隨時取食,輕鬆地嚼咽,不然就會因食物不能下嚥而卡在食道中間,危及生命。因此,科學家在研製宇宙飛船的同時,也研究製造太空食品。

經過許多次的太空實踐,科學家發現,太空食品要求營養豐富、衛生、進食方便。

現在供宇航員食用的食品,種類繁多,不僅有新鮮的麵包、水果、巧克力,也有裝在太空食品盒裡的炒菜、肉丸等,還有番茄醬等調味品。這些食品大多是高度濃縮的、流質狀的。所以,宇航員的進食方式與在地球上的不同。

吃飯時,只要「飄遊」到廚房內,向食品盒注入一定的水,進行加熱,然後就可以像擠牙膏似的把食物擠進嘴裡美餐一頓。當然,如果要吃花生米類硬顆粒狀食物,那就不能直接往嘴裡送,否則會塞到鼻孔裡。比較穩妥的辦法是讓花生米在空中漂著,然後張大嘴去捕捉。

因為太空食品具有進食量少、發熱量高、營養極其豐富的特點,所以日本首先研製了這種常用太空食品,供地球上使用。新開發的常用太空食品有兩種。一種是流質的,叫「營養補液」,專供醫院病人用。

進食時用一根1釐米直徑的細管通入胃裡,直接給食,比靜脈點滴的效果還好。另一種是固體的「高濃縮營養膠囊」。這種外形像膠囊的太空食品,可以根據不同人的需要製造。

這種太空食品現在主要供病人、**期的患者、偏食的幼兒、飲食不規律的體弱者以及營養不足的運動員用,將來會成為人類最方便、營養價值最高的食品。

載人航天器中將食品開封后會變質嗎

食品之所以會變質,其實就是一些細菌發酵的過程,只要有氧氣,這些細菌就會生長繁衍,引起食物變質,雖說在太空艙裡有氧氣,但太空艙進行過除菌處理,他們的食物都經過特殊加工,所以一般不會變質的。但在外太空,由於失重,一些物質的物理特性很不穩定,時間長了,食物會發生物理變化,但不會變質而產生異味。太空中的食物...

未來的航天產業有哪些階段,我國航天工業發展經歷了幾個重要階段?每個階段發生的標誌性事件是什麼?

科學家對今後1000多年的航天產業進展,作了如下 第一階段 1985 1990年 搞出空間先進材料的試驗性產品 第二階段 1990 2000年 新一代的航天器和空間能源 空間資訊系統的廣泛應用,空間材料出現商業化成果 第三階段 2010年 科學與技術資訊的全球性共享,空間能源傳輸線路建成,通過軌道反...

我國在航天領域的成就有哪些,我國在航天領域的最新成就有哪些???????????????

中國2019年全年進行了34次航天發射,連續兩年成為全球年度航天發射次數最多的國家。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我國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不負眾望,成功的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這是全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成功登陸月球背面。2019年12月27日20時45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