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法國美術發展的前兩個階段主要藝術潮流是什麼

2021-03-04 00:40:12 字數 6192 閱讀 6607

1樓:漫閱科技

18世紀法國美術發展的前兩個階段,其主要的藝術潮流是羅可可藝術和市民藝術。18世紀70年代以後,法國處於大革命的前夜,市民藝術已經完成了時代的使命,代之而起的是新古典主義藝術。

18世紀法國美術的情況可以分為哪幾個階段?

2樓:漫閱科技

18世紀法國美術的情況可以分為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18世紀20年代以前。此期為過渡階段,是古典主義風格逐漸過渡到羅可可風格的創立。

第二階段為20年代到70年代或稱「路易十五時代」,是宮廷羅可可藝術與代表第三等級的市民藝術並存和相互對抗的時代。第三階段為70年代以後或稱「路易十六(2023年繼位)時代」,這是新古典主義興起的時代。18世紀法國美術發展的前兩個階段,其主要的藝術潮流是羅可可藝術和市民藝術。

18世紀70年代以後,法國處於大革命的前夜,市民藝術已經完成了時代的使命,代之而起的是新古典主義藝術。

18世紀法國美術的情況分為哪三個階段?

3樓:中地數媒

18世紀法國美術的情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18世紀20年代以前。此期為過渡階段,是古典主義風格逐漸過渡到羅可可風格的創立。

第二階段為20年代到70年代或稱「路易十五時代」,是宮廷羅可可藝術與代表第三等級的市民藝術並存和相互對抗的時代。第三階段為70年代以後或稱「路易十六(2023年繼位)時代」。這是新古典主義興起的時代。

17、18世紀的法國繪畫是如何發展的?

4樓:易書科技

法國的17世紀被稱為路易十四時代,這位稱霸歐洲的君主不忘建立統一的官方藝壇。為國王及其精英服務的藝術把古代和現代思想、天主教和世俗思想兼收幷蓄,並讓現實描寫帶上神話的外表。它崇尚古典精神,表現出嚴正、高貴、酷愛秩序的特點。

其主要畫家大多到義大利觀摩學習,甚至長期居住,他們以希臘、羅馬為典範,受到卡拉奇折衷主義、卡拉瓦喬強烈對比的手法及威尼斯色彩的影響。

烏埃(vouet,1590—1649)在義大利生活13年,歸國後任路易十三的首席畫師,在巴黎地區的香底恰、聖日耳曼昂萊、楓丹白露作了大量壁畫。從現存盧浮宮的《豐盛》、《神廟中的拜見》、《對神廟的獻祭》中可以看到他明亮豐富的色彩,巨集大的氣魄,優美的環形節奏,以及和諧的衣褶造型。

普珊(poussin,1594—1665)18歲瞞著家裡到巴黎學習雕塑和繪畫,30歲定居義大利。2023年,他被請回法國,為楓丹白露王宮和聖日耳曼大教堂作畫,任宮廷首席畫師,並領導裝飾王宮的工作。但法國畫家的敵視與不合作態度終使他憤憤而去。

《薩賓婦女被掠》、《摩西遇救》、《詩人的靈感》等作品使我們感到這位古典主義大師既崇尚古代藝術,又善於發掘自然的美;既服從感覺,又尊重理論;既有純熟技巧,又有高昂熱情。《阿爾卡迪牧人》以一塊石碑作為畫面中心,上面的銘文指出這便是傳說中的樂土。竭力辨認字跡的幾位牧人或立或跪,環狀的構圖把人體與幽雅的風景組成詩一般和諧的世界。

普珊晚年最傑出的作品是歷史風景畫《四季》,其中《冬季》尤其巧妙地選取了《聖經》中大洪水的場面,掙扎逃命的人群加強著陰冷悽慘的氣氛。這位被認為最正統不過的畫家其實是一位最勇敢的革新者,他那情景交融、飽含寓意的畫風與畫中反映出來的崇高思想境界,不愧是該時代一切畫家的楷模。

勒絮埃爾(le sueur,1617—1655)的畫使人難以相信他從未去過義大利。事實上,他的確沒有離開過法國。或許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才具有那種令人感到親切可及的樸實自然。

《朋友聚會》在氣氛渲染上有卡拉瓦喬之妙,《三纓斯》又不乏卡拉奇的華美。德拉克羅瓦說得好:「要仿效勒絮埃爾的幽雅和樸素,就如同要效仿普珊構圖的氣魄與其完整性等優點一樣,是極不容易的。

」勒布侖(le brun 1619—1690)在造就法國統一藝術風格方面的作用是無人能比的。他15歲人烏埃畫室,23歲又與普珊同赴羅馬。在上述兩位大師的指導下,他迅速掌握了該時代繪畫技巧的精華。

其油畫代表作《塞古埃大臣》巨集偉壯觀。畫中人春風得意,雍容華貴,服裝與坐騎富麗堂皇,馬側的兩排隨從安排得錯落有致,動態神情極具變化。無論是小幅的《牧人來拜》,還是巨幅的《亞歷山大與波魯斯》,都表現出畫家在處理人物眾多的場面時的遊刃有餘。

他在擔任首席宮廷畫師的同時,還領導美術學院和戈伯蘭壁毯廠,主持凡爾賽宮鏡廳和盧浮宮阿波羅廳的裝飾工作,建立起以普珊的古典主義為主,從義大利巴洛克藝術中汲取營養的官方風格。

榮譽無加的勒布侖在暮年卻由於米涅爾(mignaxd,1612—1695)的出現而暗淡無光。這位後起之秀從義大利一回國,便以婦女肖像和大幅天頂畫聞名遐邇。他在瓦爾德格拉斯教堂繪製的《天堂》有200多個人物,是法國現存17世紀最重要的天頂畫。

《持葡萄的聖母》著筆精妙,人物的端莊純潔與拉斐爾相比,也不多讓。

較之上述畫家,瓦朗丹(valentin,1591—1634)和拉圖爾(ijatour,1593—1652)受卡拉瓦喬的影響要多一些。瓦朗丹很年輕時便赴義大利。他擅用黑色畫出濃重陰影,並把樂師、衛兵、賭徒、吉普賽女人放入其中。

《有算命者參加的聚會》、《**會》的濃郁生活氣息和在人們心中激起的美妙質樸印象是無與倫比的。《所羅門的裁決》則把驚惶失色的母親,恐怖萬分的嬰兒,凶神惡煞的武士,密切注意兩位婦女反應如何的所羅門王畫得栩栩如生。拉圖爾以燭光、火把作為其藝術表現的核心,富有獨創性和神祕感。

其構圖往往能出奇制勝,手法的簡練也令人驚訝不已。《燈前的瑪德萊娜》冥思苦想的面部和扶著骷髏、代表善惡決鬥的手在黑夜之中格外傳神。《木匠聖約瑟》運用大角度透視,突出木匠前傾的頭和用力的雙手,而讓其餘的一切都淹沒在陰影之中。

幾乎平塗而就的持燈小童的臉更造成畫面極為奇特的繁簡對比。《寡婦伊萊娜照料聖塞巴斯蒂安》是畫家最後的作品之一,藍色的衣袍似乎在火紅的色調中發出震響,凝練概括的藝術處理,在對角線上對明暗、動態所作的安排,使氣氛的悲壯達到極點。

更加忠實於傳統,不為義大利影響所左右的法國畫家代表應推香拜涅(champaigne,1602—1674)和勒南(le nain)兄弟(安東尼,1588—1648;路易,1593—1648;馬修,1607—1677)。香拜涅生於布魯塞爾,2023年定居巴黎,成為王后的畫師。其肖像嚴謹、雄強、傳神,令上流社會趨之若騖。

盧浮宮陳列的《男子肖像》和《畫家之女神奇地恢復健康》使克洛埃父子奠定的傳統發揚光大。勒南兄弟幼年生活在父親的農莊之中,對農村有深刻了解和特殊感情。他們經常共同作畫,署名勒南。

其中路易成就最大,粗礦的農民形象,簡陋的鄉村環境在他的筆下發出迷人的魅力。《農民進餐》、《農民家庭》雖無任何華美的顏色,卻能感人至深。手法的樸素與畫家感情所達到的崇高,除了19世紀現實主義大師米萊、柯羅之外,可以說無人能及。

《鐵匠鋪》、《乾草車》(該畫也可能是安東尼所作)根據畫面需要,隨心所欲地安排光線,和倫勃朗的《夜巡》有異曲同工之妙。

洛蘭(lorrain,1600—1682)在義大利度過平靜的一生,其畫同其人一樣平和明朗。開闊的海平線總給天空留出巨大位置,近景則總是帶有羅馬式建築、船隻、人物的逆光海濱。《克婁巴特拉在塔爾斯登岸》、《烏利西斯將克莉賽絲交還其父》、《聖保羅登舟》都以海空一色,寧靜優美的畫面令人賞心悅目。

18世紀的法國繪畫之所以取得公認的領銜地位,是由於它的畫家把握住了時代精神。步入繁榮的歐洲正需要對女性彬彬有禮的交際往來,巧妙幽默的言談舉止和更加輕鬆的藝術風格。

被稱為羅可可的豔情藝術主宰了18世紀前半期,它以上流社會男女的享樂生活為物件,描繪全裸或半裸的婦女和精美華麗的裝飾。路易十五的**蓬巴杜夫人、杜巴莉夫人的趣味左右著宮廷,致使美化婦女成為壓倒一切的藝術風尚。它一方面不免浮華做作,缺乏對於神聖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卻以法國式的輕快優雅使繪畫完全擺脫了宗教題材。

愉悅親切,舒適豪華的場景取代了聖徒痛苦的殉難,從而在反映現實上向前大大地邁進了一步。它的主要代表是華多、布歇、弗拉戈納。

華多(wateau,1684—1721)少時貧窮,曾靠給畫商臨畫維持生計。《舟發西苔島》是其一生的轉折點。它描繪一群情侶依依惜別地離開神話中的愛情之島,返回現實生活之中,每個人物的姿態都被賦予了同愛情有關的象徵意義。

畫家以理性駕馭感覺,運筆用色騰奇爍妙,樹立了纖弱苗條的女性典型形象。華多絕大多數作品取材戲劇,但《熱爾桑畫店》可算是一個例外。為了「活動活動手指」,而在幾個半天之內畫就的這幅傑作本是為其好友在聖母院橋上的畫店作招牌的。

畫上有不同階層的人物,賣畫者的忙碌、認真和買畫者的聚精會神都生動無比。它把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反映得如此真實,以至於人們看到裝向箱內的油畫像,就必然聯想到「太陽王」統治的完結。華多的另一名畫《小丑》原也是作招牌用的,畫中主要人物是位流動劇團的演員,他身著白衣,麻木的外表掩蓋著內心的悲愴。

從該畫上,我們可以瞭解到為什麼華多輕**一般的藝術總帶有一縷淡淡的哀愁,而對於供人取笑的演員和一切藝術家的深切同情正是華多高出於其他羅可可畫家的原因。

布歇(boucher,1703—1770)有神童之稱,從義大利歸國後,又備受蓬巴杜夫人賞識,擔任美院教授、首席宮廷畫師、戈伯蘭壁毯廠總監,真是一帆風順。他技巧純熟,畫得迅速,不乏大幅作品,而且能運用明亮色彩和新穎手法使古典神話題材盡麗極妍。《沐浴的狄安娜》一畫的女人體在景物的襯托下明亮耀眼,削弱素描明暗對比而加強色彩透明感的技巧使後來的印象派大受啟發。

《裸女(奧莫爾菲小姐)》動作的大膽和肉感近乎色情,床上鮮亮奪目的綢緞也最合路易十五宮廷的胃口,足以代表羅可可風格。在以神話為題材時,布歇往往有濫用玫瑰紅和天藍色的傾向,人物膚色的蒼白和鮮紅也浮於表面,但如果有真實物件在眼前,他的畫面頓時出現勃勃生氣,《午飯》、《帶磨坊的風景》的作者和《維納斯與武爾坎》的作者簡直判若二人。

弗拉戈納(fragonard,1732—1806)是最受社巴莉夫人關照的畫家,擅於在嫵媚的人物和華貴的服裝上逞其逸筆。《鞦韆》一畫中的少女故意踢落鞋子,要為他盪鞦韆的男士去拾,在取悅婦女上可謂登峰造極。《浴女》構圖突兀,女人體似乎同雲朵、樹木、河流一起在急劇旋轉,別緻而誘人。

《蒂布林瀑布》更是戛戛獨造,強光在晒臺衣服上造成的點點閃光和豐富層次,甚至可和兩個世紀以後的風景畫相比。不過,弗拉戈納最拿手的還是肖像,大塊的厚色、飛舞的筆觸與傳統手法大相徑庭。《狄德羅》、《讀》、《舞蹈家吉瑪爾》等畫,至今仍以其瀟灑奔放的手法而膾炙人口。

勒莫阿納(lemoyne,1688~1737)和柯瓦貝爾(coypel,1688—1772)追隨華多、布歇的風格,用神話題材壁畫和粉紅色的女人體裝飾了巴黎大量的宮室和府第。前者的《赫拉克利斯與奧菲爾》和後者的《老人像》都表現出素描的精到和運筆設色的大膽沉著。

法國肖像畫從17世紀向18世紀過渡的代表是利戈(rigaud,1659—1743)和拉傑利埃爾(largiuiere,1656—1746)。利戈專為國王繪製標準像,其代表作《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很有氣派。拉傑利埃爾則給上層社會留影。

他的代表作《畫家及其妻女》把自己一家的親密和諧表達得淋漓盡致。在女肖像方面名重一時的納吉埃(natier,1685—1766)能把貴婦們畫得漂亮,如《黛散伯爵夫人》。納吉埃的女婿託蓋(tocque,1696—1772)更能使貴婦們迷人,《王后萊金絲卡》堪稱宮廷肖像少見的佳作。

拉都(ija tour,1704—1788)和佩羅諾(perronneau,1715—1783)不但在油畫上同他們不相上下而且還使色粉畫的逸韻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感覺敏銳,色調微妙,善於捕捉瞬間表情,在真實的基礎上美化物件是他們的共同特點。

隨著羅可可風遭到猛烈抨擊,藝術的美化逐漸讓位於再現生活。以理性反對自由放任,以迴歸自然反對矯揉造作的風俗畫、靜物畫取代了裝飾畫、歷史畫。開闢風俗畫新路的格勒茲(creuse,1725—1806)在2023年沙龍展出《鄉村的訂婚》,大獲成功,它真實地展現了法國農村家庭最重要的事件。

畫中小夥子送聘金時的恭敬,姑娘內心的喜悅和外表的靦腆,公證人的全神貫注,小妹妹的難捨難分,大姐的滿腔妒忌使狄德羅欣賞不已,認為「畫上的每個人都恰如其位」。格勒茲極重題材的選擇,《父親的詛咒》、《被懲罰的兒子歸來》、《打破的水罐》都以出色的藝術語言,巧妙地宣揚了資產者的道德觀念,受到公眾的盛讚。不過,這位「提倡貞操的畫家」從2023年起,便幾乎專門致力於肖像畫了。

他感情真摯,筆調靈妙,色彩透明。《送奶女》、《小鳥死了》把平凡人家女孩的心靈畫得純潔高尚,使宮廷肖像相形見絀。

在萬事崇尚奢華的路易十五時代,夏爾丹沉穆凝重的靜物畫愈顯醇美動人。畫家的眼睛靜靜地注視著碟子、魚、水果、麵包這些極其普通的東西,從中發掘深藏的美。人們司空見慣、以致不屑一顧的物品被點石成金地賦予了雋永深長的詩意。

它們是《鋼水罐》、《樂器》、《廚桌》、《蛋糕》、《帶高腳杯的靜物》。夏爾丹的人物畫同樣渾博精深,《祈禱》只畫了一位母親和兩個兒童,便充分展現了市民階層的生活境遇和品格情操。《集市歸來》的那位家庭主婦正靠著油亮的舊櫥櫃,喘著粗氣,筆調的自然和質感的逼真使人們很容易地感受到畫中的溫暖、生命、時代氣息,而這卻是其他靜物畫家和風俗畫家望塵莫及的。

在風景畫上值得一提的是威爾奈(vemet,1714—1789),其《燈塔》、《洛託之橋》在手法的大膽和色彩的明亮上,遠遠地超過了那一時代,說它們預示著柯羅的義大利風景並非溢美之詞。羅伯爾(robert,1733—1808)描繪羅馬遺蹟的風景使古代廢墟帶上真實美麗的天空。《戛爾橋》構圖的巧妙和運用色調對比抒寫晚霞的新穎手法則表現出他過人的敏感。

18世紀法國的物價和生活水平,18世紀的法國社會經濟狀況

與英國革命或美國革命相比,法國革命在世界歷史的舞臺上顯得格外突出。它引起的經濟和社會變化更多,影響的地域也更廣。法國革命不僅標誌著資產階級的勝利,而且標誌著以往蟄伏著的民眾的充分覺醒。以往長期處於舞臺之外的人民開始大踏步地走到舞臺的前面,成為歷史的主角。18世紀的法國社會經濟狀況 18世紀的法國 其...

18世紀的歐洲,18世紀歐洲有什麼事

希臘羅馬腓尼基 不考慮全球,侷限於歐洲的話,18世紀上半葉的資本主義國家是兩個1荷蘭,2英國 由於1789的法國大革命,之後就是三個,加上法國 北歐的情況不是很清楚,18世紀瑞典的便帽派和禮帽派做過鬥爭,不知有沒有建立君主立憲制 封建國家很多,主要是普魯士,奧地利,波蘭,義大利各邦,西班牙,葡萄牙等...

18世紀的歐洲的歷史繼承了14 16世紀的巨大轉折和變

1 由來 封建社會向資本主源義社會過度。2 思想上法國成為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湧現出的啟蒙思想家有孟德斯鳩 盧梭 狄德羅為首的 百科全書派 等,其思想主張分別為 三權分立 社會契約論 與 人民主權說 科學與民主 在明清時期什麼樣的變化導致中國開始三百年的下降 政治 經濟等 求詳細解答 17 18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