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好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幾種關係

2021-03-04 00:55:52 字數 5474 閱讀 3228

1樓:111尚屬首次

數學教學實質上是數學思

維活動的教學。上課,是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也是引導學生充分進行思維活動的過程。為此,要想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就必須正確處理好以下幾種關係:

一.處理好新與舊的關係

新與舊的關係,在我們江蘇省有兩層含義,一則是新教材與舊教材的關係。今年是江蘇新課改的第三年,我們所用的教材是蘇教版的教材,新教材是對舊教材的完善和提升,有些舊教材的知識在新教材中被刪除的,我們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就應該刪除,當然這是建立在學生能理解的前提下的。二則是新知識與舊知識的關係。

各位同仁都知道,高中數學的系統性很強,新知識都是從舊知識發展而來的,因此,在講解新課時,一般都是從複習舊知識入手,通過比較、聯想,引入新課題,講解新知識。同時,在講解新知識的過程中,又應該儘可能地聯想到舊知識,這就要「聯舊引新,講新帶舊」。但是舊知識何時複習、聯絡,其深度和廣度如何,應根據一節課的教學目的,新舊知識之間的關係,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當時教學程序情況而靈活確定。

二.處理好深與淺的關係

一個人的認識是遵循著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現象到本質,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從外部聯絡到內部聯絡的認識規律的。因此,我們高中數學教學也應該遵循這樣的規律,教學要從學生的實踐經驗和舊知識出發,「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數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等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發展他們的能力,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這是新《數學課程標準》對我們教師提出的要求。由此可見,我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從生活入手,由淺入深尤為重要,要妥善處理好深與淺的關係,做到「由淺入深」,「深入淺出」。淺是深的基礎,深是淺的發展,只有著手於淺,才能立足於深,二者不可偏廢。

至於深淺的程度和比例如何,這要因人而異,即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當前,要想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我認為應該立足於基本要求,立足於淺,要面向全體同學,儘量爭取每一個同學都能聽懂,都能動手操作。

三.處理好講與練的關係

數學教學中,在講解新知識的同時,必須進行適當的練習,這種練習的面很廣,包括閱讀教科書,熟記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定理及推論,還包括討論、解題等。至於是先講後練還是先練後講也要因教學內容和教法而定,有時是先講後練,通過練習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有時是先練後講,通過練習發現規律,上升為理論,再指導實踐。

因此,講和練是始終貫穿於數學課堂教學之中的,只有「精講多練」,「講練結合」,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四.處理好全體與部分之間的關係

高中新課標理念是:面向全體同學,不讓一個學生掉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

但在學生當中,由於有先天的智力因素和後天的努力因素的不同,有的學生領悟能力強,有的學生領悟能力相對差些,這就出現了分化現象,而二者恰恰是一對矛盾。為解決好這一矛盾,就要「立足全體,抓住兩頭」。即要顧全大局,又要抓住區域性,抓緊對「成績較好的學生」和「成績較差的學生」的個別輔導,使成績較好的學生能進一步提高,即我們所謂的提優、拔尖,成績較差的學生也能跟上全體的步伐,即我們所謂的補差。

這樣既能增強好學生的學習慾望,又能增強較差學生學習的信心。同時,也體現了教師的責任感,適應了當今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提高了教育質量。

五.處理好活與死的關係

數學知識的理論性較強,這些看起來似乎是「死」的東西,但要學生學得好,並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必須授之以良法,交給他們學習的鑰匙,去掌握數學的學科規律。因此,只有「死中求活」,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說白了,就是要使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之中,啟發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動口動手,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並不等於表面上的熱熱鬧鬧,而在於學生思維的活躍和教師教學方法的靈活,積極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相信一定能夠取得好的教學成績的。

作為數學教師,如果能夠正確處理好以上五種關係,你的每一節課都能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也適應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創新為主旨。」只有這樣,才能把我們的學生培育成新世紀的人才。

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處理好的幾個關係

2樓:新野旁觀者

數學課堂教學

存在著諸多的有些甚至是複雜的關係,這些關係往往對課堂教學產生制約作用。從這幾年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如果理性地處理好以下幾點關係,教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會得到加強。

一、懂得創設簡約的情境,把握好趣味性與目的性的關係

情境的創設是一節課的序幕,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是課堂教學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承載數學知識的一個平臺。教學時應從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出發,創設一些既有趣又簡約的生活情境進行教學,一節課只有40分鐘,在具體的教學中,教者要懂得在繁複的情境圖中創設出簡約的、具有目的性的情境,切莫陷進華麗的情境堆砌當中。

如在教學第三冊的《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的引入中,教材所給出的主題圖是一個現實生活當中常見的熱熱鬧鬧的公園遊玩圖,教者在授課過程中很容易被這些圖所「迷惑」,讓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這一課創設情境的目的並不在於此,而是讓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引發新知內需。因而在教學的引入中師作簡單的介紹後可直奔主題,讓學生觀察每個專案坐著的小朋友的人數都有哪些共同特點?你能算出一共多少人嗎?

當學生列出「4+4+4+4+4、2+2+2+2+2+2、3+3+3+

3」幾個算式後,有的學生就開始嚷嚷,「這樣寫下去太麻煩了,老師,能不能換種省事一點的辦法?」這樣的引入馬上引發學生的認識衝突,點燃學生學習新知的內在需求,此時老師馬上揭題就能激發學生的探求慾望,這樣的情境引入既簡約,目標更明確,也是較為有效的最本真最原生態的常規課堂教學。

二、在「做」數學過程中處理好感性經驗與理性認知的關係

「做」數學其實是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操作、探索、體驗活動中,參與知識的生成過程和發展過程,從中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體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在此過程中讓學生進行操作活動不僅只是提高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把在實踐中得到的感性經驗提升為理性認知,這樣才能讓學生實實在在地獲得數學知識。

如在教學第三冊《角的初步認識》中,學生通過折一折、剪一剪等探索性操作活動對角有了感性認知,從而獲得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感性經驗,教者還有責任讓學生把所獲得的這些感性經驗進行正確的抽象與高度概括,形成理性提升。在前面的活動的基礎上,讓學生把活動角慢慢叉開,看看有什麼發現?最後師要引導學生得出:

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角的叉開或合攏有關。

新課程很強調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獲取知識,因而我們在「做」數學過程中不能只流於形式,還要讓學生思維得到提升,這樣就不會為操作而操作。把學生的感性經驗轉化為理性認知,其創新思維才能有所突破。

三、注意**性學習與接受性學習的相輔相成的關係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們提倡探索性學習,但同時也要思考,新教材裡面的所有知識都適合學生自主**嗎?我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新教材提倡自主**的學習方式的同時並沒有全盤否定傳統的接受性學習方式,事實上,我們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往往都要授予學生一定的知識,關鍵在於這些知識的給予是強制性的「塞」,還是藝術性的「導」。

如在教學第三冊「釐米和米」這一知識時,就要藉助尺子明確告訴學生:「這就是一釐米,一釐米就是這麼長。」然後通過自主性的測量探索,引導學生建立一釐米的長度觀念,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圖釘的長度與食指的寬度大約就是一釐米,以此幫助學生建立一釐米的直觀表象。

從以上例子來看,接受性學習與**性學習在我們的課堂中可以相互結合使用,我們要學會運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問題,不能人云亦云,接受性學習並非就等於不合時宜,而是看我們怎麼靈活運用。

四、處理好演算法多樣化與演算法優化的關係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為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思維發展水平不同,對相同的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解法,老師應鼓勵學生髮表他們自己的意見,提倡演算法多樣化和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在此要注意的是教者要善於挑選有價值的問題或方法,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對演算法進行科學的優化,學生才能學有所得。

如第二冊第九單元例2:9+3的教學,老師從學生的回答中得出以下幾種方法:方法一,因為9和3組成12,所以9+3=12。

方法二,把3分成2和1,9+1=10,10+2=12。方法三,把9分成2和7,7+3=10,10+2=12。方法三,用接著數的方法,從9往下再數3個數就是12了。

方法四,先畫9個圓圈,再畫3個圓圈,再一個一個地數就得到12了。這四種方法一一列出後,教者應及時引導學生對幾種方法進行比較、分析,並通過練習感悟其中某種方法的優點,再從中選擇自己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演算法。在教學中教者要讓學生先掌握教材所介紹的新方法,不能因為學生不喜歡用新方法就聽之任之。

很多學生因定勢思維的影響,還是習慣於用以前數數的方法,要麼是接著數,要麼還是一個一個地數,如果老師為了所謂的演算法多樣化而聽之任之的話,那麼學生的思維永遠得不到提升。如果有個別學困生實在不能掌握的話再允許他們用數數的方法。演算法多樣化並不等同於演算法越多越好,在演算法優化的同時教者還要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課堂教學。

3樓:aa故事與她

這個其實很多的

比如怎麼教學 如何讓學生學的快樂

如何處理數學課堂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關係

4樓:新野旁觀者

在日常教學中讓學生多種感官並用,親自參與教學中的實踐操作、觀察、合作交流,親**一摸、看一看等(即:百聞不如一見),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例如:

我在教學小學數學第九冊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的教學設計時,我是這樣做的:

首先,確定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和對圖形的觀察、比較、發展空間觀念,使學生知道轉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積時的運用,培養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運用轉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的演示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是這樣處理預設和生成的關係的: 教學過程:(分為三步)

一、匯入:讓學生觀察自己的紅領巾,它是什麼形狀?怎樣計算它的面積?今天就來研究三角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板書:三角形的面積

二、教學實施: 1、回憶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個別發言)。 2 、教師組織、引導、參與、合作完成三角型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小組合作完成):

(1)用兩個完全相同的銳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用兩個完全相同的鈍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3) 用兩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這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觀察、交流、分析、發現後,教師進行相應的講解,引導總結出:s=ah÷2 3、設疑:只用一個三角形,能不能轉化成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匯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學生通過思考、操作、交流後發現(知識自動生成),只不過學生不知道這些方法叫什麼(割補法、摺疊法),教師進行點撥後學生便很快理解和掌握了。 4、學生自學例題,教師進行幫助。 5、課堂小結(個別發言、補充)。

三、課堂練習: 1、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上的「做一做」和相關練習題,適時教師進行個別輔導、幫助。 2、教師出示事先設計好的補充性題目(有一定梯度、**並茂))巡視、參與學生完成。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

1 問題的提出 隨著我國科教事業的發展,高等學校的擴大招生,高中的普及,文化基礎較好的初中生已跨入了高中的門坎,而因為城鄉地理位置的關係,家長都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縣城去讀書,隨著這種家長觀念的形成,普通農村高中就不是完全擇優錄取。因此,開展農村高中學校分層次教學模式的探索和研究變得十分緊迫和必要。...

如何實施開放性的數學課堂教學,數學課堂如何實施開放性教學

開放性教學的基礎層面主要是指開放性教學的前提條件。這裡我們主要考慮師生雙方的創新認識和熱情,不包括學生完全的知識結構 知道什麼是知識,知道為什麼的知識,知道怎麼做的知識以及知道誰的知識,即關於誰知道和誰知道某些事後資訊 不包括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和方法。數學課堂如何實施開放性教學 隨著...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如何實現師生互動

一忌流於形式的互動。在一些課堂上,常見到有的老師由於不能記住自己所教班級的學生的姓名,於是,在課堂互動中一是直接叫學號 下面幾號同學來回答剛才的問題 二是直接按座位號 從第一個開始一直往後來回答 這種完全是流於形式的互動,沒有考慮學生的差異和需求。另外,在一些公開課中,為了體現課堂有互動,很多老師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