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吾乃至尊殺機
古文(文言文)中判斷句的意義和現在基本相同:
都是對某件事進行客觀或主觀的推斷,來陳述一個事實、表達某個觀點或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等。
文言文中,肯定判斷句有以下八種形式:
1、「……者,……也」;
2、「……者,……」;
3、「……,……也」;
4、「……,……者也」;
5、意合判斷句。此類判斷句沒有任何判斷標誌,只是由上、下之意促成判斷,翻譯時要在主語後加「是」;
6、用「乃、必、亦、即、誠、皆、則」等副詞表示肯定判斷,用副詞「非」表否定判斷;
7、用動詞「為」表判斷。用「為」聯絡主語和謂語,表示判斷;
8、用動詞「是」表判斷。此現象出現較晚,且較少見。
文言文中,否定判斷句有以下三種形式:
1、用「非……」來表示,「非」可直接翻譯成「不是」;
2、用「非……也」表示,「非」翻譯成「不是」,「也」字不翻譯;
3、用「非……者也」表示,翻譯成「不是……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文(古文)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型,一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片語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說明某事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注意判斷句與敘述句的區別。望採納
文言文裡的被動句、判斷句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主語是動作的承擔者,這種句型是被動句。所謂判斷句,是指用名詞、代詞或名詞短語作謂語判斷主語的句型。
一、判斷句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2、採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採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4、語義上主謂直接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
二、被動句常見型別有:
1、「見」「……見……於」「於」表被動。如:「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2、「為」「為……所」表被動。如:「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3、「受」「受......於」表被動。如:「受制於人。」
4樓:匿名使用者
1被動句就是「被」字句並舉例說明,被動句的注意事項,使用被動句的適宜情況。2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型,一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片語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說明某事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
如何判斷句子是賓語從句還是定語從句
剛開始bai學習這一部分的時候多du數會很暈.介紹給你zhi 一招啦dao.還蠻管用內的.賓語從句在句子中的容成分是擔任賓語.而賓語在句子中起動作的物件的作用.而定語是用來修飾名詞的.這就是他們的本質的區別.定語從句前一定會有先行詞 即名詞 且帶上which,that.也有特殊的情況.如果你是初學者...
小學語文判斷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謝謝
二四句為比喻句,一 三句為非比喻句。1.2錯3.4對我的是正確答案 1和4對號,2和3錯 都是叉,本體喻體都不完善 本文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你把文中這類句子畫出來,並運用其中兩種修辭手法進行仿寫。請幫個忙,謝謝。不好意思呀,剛看到你的提問!作者這樣說的原因是 作者從 山腳 山腰 山谷一路上來,途中...
如何快速判斷句子所用的論證方法,這個句子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如何快速判斷句子所用的論證方法?那你就要對所有的稜長方法要做到韓處心 要判斷一個句子所用的論證方法。首先要看他用的是嗯什麼啊?是舉列式擺事實講道理。如何去快速膨脹的句子所用的論證方法的表達形式。如何快速判斷自己的手上的那種方式,你可以去問你的專業人士,不清楚不知道。看到句子熟練的論證方法就是要強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