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淚葉蘭心
諡號: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後根據他的生平事蹟而加給的一種稱號。皇帝的諡號由禮官議定並經繼任帝王許可而確定,大臣的諡號由朝廷賜予。
諡號原寓表揚、批評和同情;表表揚的有「文、武、明、昭、景、穆」等;表批評的有「煬、厲」等;表同情的有「哀、殤、愍」等;但宋朝之後都表示表揚。
尊號:也叫徽號,是對皇帝、皇后、太后的讚揚,是生前奉上的,但也有死後追尊的。一個皇帝可以有好幾個尊號,所以後來他們的尊號就越來越長。
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供奉特立的名號,廟號在諡號之前。漢朝開始到清朝每個朝代的開國皇帝一般都稱為高祖、太祖、世祖等。
年號: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比如康熙四年等。開始於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從公元前140年即位,稱為建元元年。每逢新君即位,總是改變年號,稱為改元,同一個皇帝也可以多次改元。
古代的皇帝有廟號,諡號,尊號,年號,那麼唐太宗屬於
2樓:要當技術宅
唐太宗李世民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廟號:太宗;
年號:貞觀。
唐高祖李淵退位後,唐太宗李世民正式即位,年號貞觀。在位初期,聽取群臣意見,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
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讓各民族融洽相處,北方各族共同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3樓:淺笑流年成殤
諡 號
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廟 號
太宗年 號貞觀
4樓:東瀛的雪櫻花
唐太宗李世民,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廟號:太宗,年號:貞觀,尊號就是諡號!
如何區分歷史上的國號、帝號、諡號、廟號、尊號、年號和陵寢號?
5樓:技術23窉騧
姓名:劉徹
漢武帝劉徹
國號:漢
諡號:孝武
廟號:世宗
年號:建元、元光、
元朔、元狩、元鼎等
陵寢號:茂陵
姓名:李隆基
唐明皇李隆基
國號:唐
諡號: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廟號:玄宗
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年號:開元、天寶
陵寢號:唐泰陵
從劉徹和李隆基這個例子我們基本可以看出古代皇帝這些稱號的區別。
1、史稱劉徹為「漢武帝」,「漢」為國號,「武」為諡號。
國號比較好理解,就是每個朝代的名稱,每個朝代建立的第一件事便是確立「國號」,「漢、唐、宋、明」便是國號。
諡號:皇帝去世後,朝廷會根據其生前的所作所為,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用來高度概括這個皇帝的一生。
隋煬帝,諡號本有褒貶
諡號,產生於周朝,由一個字或兩個字組成,諡號有褒貶,大致分為三類:
上諡,即表揚類的諡號,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
下諡,即批評類的諡號,如:「煬」表示「好內遠禮」,「靈」表示「亂而不損」。
「下諡」中還包含「惡諡」:比如「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
中諡,即同情類的諡號,如:「愍」表示「在國遭憂」,「在國逢難」;「懷」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從諡號誕生到隋朝至,無論是周天子還是皇帝均稱諡號,比如周文王、漢武帝、漢靈帝、晉惠帝、隋煬帝等。
2、史稱李隆基為「唐玄宗」,「唐」為國號,「玄宗」為廟號。
廟號,起源於商朝,是皇帝駕崩後在太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唐朝以前,每個帝王都有諡號,但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只有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才會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唐太宗李世民
比如西漢只有四個皇帝有廟號: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太宗文皇帝劉恆、漢世宗武皇帝劉徹、漢中宗宣皇帝劉詢。
然而,從唐朝開始,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而且諡號的字數越來越多。
比如李世民,最初的諡號是「文」,本該稱「唐文帝」,但其子李治後來把諡號改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開了加長諡號的先例,從此諡號不再有惡諡,成了****的載體。
由於從唐朝開始諡號越來越長,且每個皇帝都有廟號,對皇帝的稱呼便稱「廟號」了。
3、尊號,就是為了尊崇皇帝,朝廷為之所上的稱號。
尊號始於秦代,唐以前,天子只是尊稱皇帝,並尊稱稱先帝為太上皇,前皇后為皇太后、太皇太后,並無其他稱號。
但從唐朝開始,阿諛奉承者,為皇帝上尊號之風大盛,有生前奉上者,亦有死後追加者。比如如武后稱「聖母神皇,高宗李治稱天皇。
至李隆基時,宰相率百官上為皇帝尊號,開始成為常制。
李隆基的尊號,先天二年(713年)加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天寶元年(742年)加為「開元天寶聖文神武皇帝」;天寶七年(748年)加為「開元天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天寶八年(749)再加為「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天寶十二年(753年)復加為「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孝德證道皇帝」。尊號完全為了****,沒有任何意義。
乾隆的尊號最長
尊號最長的是乾隆,被尊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竟多達二十三字。
4、年號,本是我國古代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始於漢武帝
我國第一個年號便是漢武帝的」元狩」,並追稱「元狩」以前年號為「建元」、「元光」、「元朔」。此後年號形成制度,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
比如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間有年號14個。
李治和武則天
從明朝開始,一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年號與皇帝在位時間相始終,於是歷史上從明朝開始用年號稱呼本朝的皇帝。
比如洪武、永樂、崇禎、康熙、雍正、乾隆等,均是用年號稱呼皇帝。
大明年號表
5、帝號,包含諡號、廟號、年號和尊號,是對皇帝稱呼的總稱。
6、劉徹的茂陵和李隆基的唐泰陵都是陵寢號
漢武帝茂陵
陵寢號:陵寢是皇帝死後安葬的地方,陵寢號便是根據皇帝生前的功過和世系對皇帝陵墓所上的名字。
開國皇帝之陵一般都稱為「長陵」,而以後的皇陵則要依其生前事蹟和世系來命名,諸如茂、義、康、顯節、高平等陵。
皇陵也有以地方命名的,如漢文帝的霸陵,而隨著世易時移,這樣的陵寢號便逐漸變成了地名。
歷史上的廟號,諡號,尊號,年號,廟號是什麼意思?怎麼分開?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還有廟號、諡號、尊號和年號。這些稱號多見於史書。
廟號 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後繼者稱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後的趙光義稱太宗。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
清朝福臨(順治)稱世祖,玄燁(康熙)稱聖祖。但是在隋以前,並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唐以後,每個皇帝才都有了廟號。
諡號 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蹟評定的一種稱號,有褒貶之意。所謂「諡者,行之跡」,「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諡號有帝王之諡,由禮官議上;有臣屬之諡,由朝廷賜與。還有稱諡,是門徒**或是鄉里、親朋為其師友上的諡號。帝王將相之諡在西周時即已出現。
秦時曾一度廢除,漢代恢復,直至清末。私諡可能始於東漢,或謂春秋時期已有。**以後,稱諡在一段時間內仍存在。
諡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愛民曰文,克定禍亂曰武,主義行德曰元等,這是美諡;殺戮無辜曰厲,去禮遠眾曰煬,好祭鬼怪曰靈等,這是惡諡;還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懷等。一般人的諡號多用兩字,如岳飛諡曰武穆,海瑞諡曰忠介。
尊號 尊號是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片語成
的特殊稱號。或生前所上,或死後追加。追加者亦可視為諡號。
尊號一般認為產生於唐代。實際早在秦統一中國之初,李斯等人就曾為當時的秦王政上尊號曰「秦皇」。不過這時的尊號一詞的含義與唐代以後的不甚相同。
尊號開始時,字數尚少,如唐高祖李淵的尊號為「神光大聖大光孝皇帝」。越到後來,尊號越長,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稱號為「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除了廟號「高宗」二字外,其尊號竟有二十餘字之多。
年號 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由西漢武帝首創,他的第一個年號為「建元」。以後每個朝代的每一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元。
如漢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後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後元十一個年號。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後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
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開始,包括明、清兩代,每一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只用一個年號,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在我國古代文獻中,對前代帝王多不稱姓名或尊號,都稱廟號、諡號或年號。一般來說,對隋以前的皇帝多稱諡號,如漢文帝、晉武帝、隋煬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
明、清兩朝的皇帝多稱年號,如嘉靖皇帝、唐熙皇帝等。在某些特定場合,也稱其全部名號,即廟號、尊號、諡號的合稱,如前述乾隆的名號。遇到這種全稱,應注意區分其廟號、尊號和諡號。
另外,在古籍中,對一些王侯將相知名人也常常不稱其名,而稱其諡號。如稱岳飛作**穆,稱海瑞作海忠介,等等。
有關廟號、諡號、尊號和年號的工具書,有清代沈炳震編《廿一史四譜》、清陸費墀編《歷代帝王廟諡年諱諡》、清劉長華編《歷代名臣諡法匯考》及各種「中國歷史紀年表」等。
7樓:匿名使用者
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所起的名號。秦始皇自以為其統治可傳萬世,因此以世系為廟號。
漢代恢復古札,以「祖」或「宗」為廟號,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祖」,如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遼太祖、金太祖等;開國皇帝之後的嗣君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大體來說,對於唐代以前的歿世帝王,稱呼他們的諡(shi)號,例如漢武帝、魏孝文帝、隋煬帝;對於唐代以後的歿世帝王,稱呼他們的廟號,例如唐太宗、宋高祖。明代宗;到了清代,則一般稱呼他們的年號,例如「雍正帝、」「乾隆帝」、「光緒帝」。
年號:是封建帝王為紀在位之年而立的名號。最早的年號是從漢武帝時開始的,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以致有的皇帝只有一個年號,如唐太宗年號「貞觀」、明成祖年號「永樂」、清世宗年號「雍正」;有的皇帝有兩個年號,如宋高宗年號「建炎」「紹興」、元世祖年號「中統」「至元」;有的皇帝有多個年號,如唐高宗有14個年號、武則天有17個年號。自西漢武帝劉徹在公元前140年定為建元元年起,至2023年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宣統年號被廢止,歷朝諸帝皆立年號紀元。
諡號:是帝王、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所給予的帶有褒貶性質的稱號。「溢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
帝王將相之諡在西周時即已出現,秦始皇為突出帝王的尊嚴,不允許群臣和後人對自己有所評議和指摘,下令廢去對皇帝之諡。西漢呂后當權時加以恢復,一直沿用到清末。諡號一般是在皇帝死後由禮官擬定,報請新皇帝裁定公佈。
在改朝換代之際,也有由新王朝為前朝末帝定諡號的,如清朝建立後,曾為明朝的崇禎帝朱由檢定諡為莊烈愍皇帝。表褒的稱號有文、景、武、明、穆等,如:晉文公、秦穆公、漢武帝;表貶的稱號有靈、厲、煬、哀等,如:
周厲王、隋煬帝。
尊號:是對當權者尊敬的稱號。以前的帝王稱為天子、帝、皇、王、後。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正式把最高統治者的尊號定為「皇帝」,以顯示自己的獨尊地位,併為後代最高統治者所沿襲。但「皇帝」之稱並不能滿足帝王們的自我尊崇之心,於是便在「皇帝」之前冠以一系列形容詞加以潤色,使之更加崇高和神祕。尊號開始時,字數尚少,越到後來,尊號越長。
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受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宋太祖乾德元年受尊號為「應天廣運仁聖文武聖德皇帝」;清乾隆皇帝全部稱號為「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古代的皇帝有廟號,諡號,尊號,年號,那麼唐太宗屬於
唐太宗李世民諡號 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廟號 太宗 年號 貞觀。唐高祖李淵退位後,唐太宗李世民正式即位,年號貞觀。在位初期,聽取群臣意見,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 國泰民安,開創 貞觀之治 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 龜茲 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
皇帝的年號 廟號是什麼意思,廟號 諡號 帝號 年號分別是什麼意思?
年號是皇帝在位的時候就有的,古代沒有公元紀年,用年號來紀年。比如 貞觀 開元 康熙 乾隆,明朝以前一個皇帝不只有一個年號,明朝以後皇帝一般只有一個年號,所有後人以年號代稱皇帝 比如說康熙皇帝 實際康熙是年號 廟號是顧名思義就是宗廟裡供奉而起的稱呼 一般是xx宗 xx祖 唐太宗 宋高祖 清聖祖 康熙黃...
關於年號 廟號和諡號的問題,清朝皇帝的廟號年號諡號各有何含義
1.廟號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後繼者稱宗。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蹟評定的一種稱號,有褒貶之意。在隋以前,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唐朝以後,除了某些 亡國之君 及短命皇帝之外,每個皇帝都有了廟號。我國古代文獻中對前代帝王多不稱姓名而稱廟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