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如何正確陳述教學目標,如何陳述課堂教學目標一一ABCD目標陳述法的應用

2021-04-18 15:28:05 字數 1468 閱讀 5780

1樓:啥名字好呢呢呢

在教bai學實踐過程中,教師

du著手教學準備,進行教zhi學設計dao時普遍認為「教學目標」專

是多餘屬的,對教學實施起不了多大作用,只是為應付檢查才不得不完成這一環節。這種將教學目標虛化的主要原因是:相當一部分教師不理解何謂「教學目標」、不瞭解教學目標分類的基本知識、不瞭解教學目標構成的基本要素和闡述的基本要領。

那麼,將教育理論專家對教學目標的研究,轉化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操作行為,讓教師在備課時能正確地運用教學目標的陳述技術和教學目標的編寫方法就顯得格外重要。

如何確立和陳述教學目標

2樓:匿名使用者

教學目標 確立教學目標的三原則:具體、集中、恰當1、具體:指目標的內涵明確,不空泛。

比如「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提高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之類的教學目標,就未免空泛,這不是某節課或某幾節課的教學目標,而是需要長期培養的課程目標。又如,有教師把《晏子使楚》的教學目標定為「學習晏子的說話藝術」。但教師沒有明確「類比譬喻」、「避實就虛」等論辯策略。

目標不具體、不明確,導致教學內容的實際缺失,以致教學效果空落。學生學完這一課,對於「晏子的說話藝術」,到底領會了什麼?2、集中:

是指一節課(或一篇課文、一個單元)的目標不能過多,能真正做到「一課一得」已很不易。3、恰當:恰當的依據是:

(1)課程體系與單元結構中的位置;(2)文字自身的特點(特別注意文體特點);(3)學生情況。 教學目標的表述原則(1)主語應是學生。不能寫成「使學生……」、「培養學生的……」(2)加強邏輯性,各條目標之間不能重複、交叉。

(3)不能把教學目標混同於教學過程或教學策略。如:「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感知課文內容」、「通過朗讀和討論」等字樣,就不宜寫在目標裡。

(4)恰當選擇目標的行為動詞。如「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的主題。(5)注意兼顧「三維目標」,尤其是對「情感態度」和「方法」目標的單獨表述,可以提醒老師們屏棄「知識點本位」的教學思想,思考這節課要教學生什麼具體方法、滲透什麼情感態度。

關於三維目標的理解和操作,我們將在下節說明。(6) 目標應該可觀察、可操作。行為主義的教學目標論,認為一條目標應該包括四個要素(物件、行為、條件、程度),例如:

複述課文內容,學生的口述 要具體涉及事情的時間、經過、結果。條件 物件 行為 程度老師們平時寫教案,不必這麼煩瑣,但也一定要考慮目標的具體、可觀測。比如「理解課文的主旨」,什麼是理解?

理解到什麼程度?如何判斷學生是否理解了?因此,我們可補充一句:

「理解文章主旨,為這種思想舉出生活例項」。當然,教學目標有兩類:行為的、體驗的,不是所有的目標都可以行為化、外顯化。

但是從目前教師表述教學目標的普遍問題來看,我們還是要提倡加強目標的可觀察、可操作。這裡還要說明的是:怎樣把握教學重點、難點?

許多老師的教案中,所謂的「重點」、「難點」,只不過是從教學目標中摘出一條做「重點」,再摘一條做「難點」,而「教學過程」的設計中又沒有真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致使「重難點」形同虛設。

如何確立和陳述教學目標,如何規範地陳述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確立教學目標的三原則 具體 集中 恰當1 具體 指目標的內涵明確,不空泛。比如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提高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 之類的教學目標,就未免空泛,這不是某節課或某幾節課的教學目標,而是需要長期培養的課程目標。又如,有教師把 晏子使楚 的教學目標定為 學習晏子的說話藝術 但教師沒有明確 ...

如何把陳述句變為轉述句,如何將陳述句改為轉述句

一 標點符號的改變 引述句改為轉述句,冒號和引號要改為逗號。轉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號和引號。二 人稱的變化 由於引述是直接引用別人的話,而轉述則是轉達別人說的話,因此,引述句改為轉述句時,說話人即第一人稱 我 要改 為第三人稱 他 或 她 如 張童說 我一定要堅持長跑鍛鍊。改為 張童說,他一定要堅...

陳述句改為設問句,如何把陳述句改為設問句

近年來,北京變化大嗎?北京變化很大,越來越漂亮了。在句子中加上疑問詞,如 難道 恩,舉個例吧。樓主是個帥哥嗎?恩,不確定。設問就是這樣一種類似自問自答形式,目的是為了引起讀者注意,是很多文章開頭的慣用手法。要改的話,是先吧陳述句改疑問 中文一般直接問好,英文先倒裝在問號 然後再神經質的回答一遍就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