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工藤玲
岳飛論馬
岳飛是個智勇雙全的大將軍。他久經沙場,英勇善戰,當然對坐騎很重視,什麼樣的馬是好馬,什麼樣的馬不好,他一看便知。
有一次,宋高宗和岳飛談起馬來,問道:
「你認為什麼樣的馬是好馬?良馬和劣馬的區別是什麼呢?」
岳飛想了想說:
「我以前有兩匹坐騎,都是上好的馬。」
宋高宗問:
「怎麼見得?」
岳飛說:
「那兩匹馬都食量很大,每天要喂幾擔草料,外加幾升豆子,還要選非常好的精飼料,稍稍差些,它便不吃。除此之外,那兩匹馬喝的水也很講究,不清潔的泉水不喝。
每次遛馬,先要給它們配戴好馬鞍,然後放開韁繩,看它撒開四蹄,奔跑起來。起初,並不很快,一溜小跑,跑出去約百里之外,開始加速,鬃毛乍起,頭高昂起,噴著響鼻,越跑越快,三個時辰,就能跑二百多裡。
長途奔跑之後,卸下馬鞍,毫無疲勞之感,既不出汗,也不氣喘,這就是好馬。」
宋高宗又問:
「那麼不好的馬又怎樣呢?」
「不好的馬食量要小得多,就比如我現在的坐騎,每天幾斤糧就足夠了,對食物的優劣,飲用水的質量都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
每次遛馬,一騎上,便能感到馬毫無精神,韁繩還沒抖開,就懶洋洋地跑起來。跑不了百十里地,就氣喘吁吁,汗流滿面。一副疲憊不堪的樣子,這樣的馬當然算不得好馬。」
高宗說:
「看來馬的好壞在先天素質,也在飲食有很大的關係。」
岳飛道:
「是的,好馬在飲食上要求精當,且食量很大,因此能有足夠的能量抗禦疲勞,有耐力,有長勁。而劣質的馬吃不進很多飼料,身體素質就差,跑不了多遠就疲勞不堪。如同人一樣裝進頭腦裡的知識越多,人就越聰明,越有才智。」
古文岳飛論馬翻譯
2樓:匿名使用者
高宗七抄年,岳飛面見皇帝。宋高宗從容襲問道:「愛卿獲得過上好的馬沒有?
」岳飛回答說:「我有過兩匹上好的馬。每天能吃幾鬥草料,喝一斛(當時以十升為一斗,十鬥為一斛)泉水,然而如果草料不好、泉水不清潔,那麼它們就不吃。
給它們披上甲衣讓其馳騁,剛開始跑得並不快,等到跑了百來裡,才振奮精神撒腿飛跑。從午時至酉時(相當於現在從中午11時到晚上7時)還可跑完二百里。(跑完之後)把鞍子和甲衣卸下來,它們既不喘氣,也不冒汗,好像沒什麼事兒一樣。
這樣的馬,它食量大,但不亂吃;力氣大,但不亂用。這才是日行千里的好馬啊,可惜它們不幸相繼死了。我現在所騎的馬,每天吃的草料不超過幾升,而且餵養時它並不選擇精良的食料,給水喝時它也不選擇乾淨的泉水。
(騎行時)韁繩還沒有拉直,它就跳起來迅猛奔跑,可剛剛跑了一百里,它就力氣用盡、大汗淋漓、喘氣不止,現出一副立即要死的樣子。這樣的馬,吃得不多並很容易滿足,喜歡炫耀力氣,但跑不了幾下就累趴了,這是低能蠢笨的劣馬啊!」高宗聽後說好,說:
「愛卿今天這番議論很是精到啊」。
馬訴冤譯文,馬訴冤的古文翻譯
劉承節奉命去擔任官職,從浙江到江西,僅和一個兒子一個僕人騎馬上路。到了貴溪,中 客人看見了。那幾個客人都是強盜,那天夜裡攜帶著杖棒到劉承節屋子 裡。劉承節 本來是參軍的,手臂很有力,揮起刀砍斷了他一條手臂,強盜們害怕就 分散逃跑 了。劉承節叫醒兒子和 僕人起床,快速離去,然而在貴 溪成 外的高山下,...
為什麼要翻譯古文,“為什麼”在古文裡有幾種翻譯
學習古代漢語,需要經常把古文譯成現代漢語.因為古文今譯的過程是加深理解和全面運用古漢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也是綜合考察古代漢語水平的過程.學習古代漢語,應該重視古文翻譯的訓練.古文翻譯的要求一般歸納為信 達 雅三項.信 是指譯文要準確地反映原作的含義,避免曲解原文內容.達 是指譯文應該通順 曉暢...
初二,送東陽馬生序的翻譯
我年幼時就愛學習。因為家中貧窮,無法買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寫完後,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許多書籍。到了成年時,愈加仰慕聖賢的學說,又擔心不能與學識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