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質量守恆定律是為了驗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後,只是分子的重新排列組合,原子並沒有減少或者增多,因而質量不變。
在這個實驗中,有氣球密封的白磷和密封在錐形瓶裡面的空氣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如果在白磷燃燒之前你稱過重量,燃燒過後,待裡面的熱空氣冷卻後再稱量重量,應該是和反應前相等的。
為什麼呢,因為白磷和密封在裡面的氧氣是一定的,反應後只是白磷和氧氣進行化合反應,白磷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組合,但白磷原子和氧原子的總量沒有變,所以重量是和原來相等的。
如果玻璃管上端沒有氣球密封,反應釋放出的大量熱量會使得瓶子內部空氣急劇膨脹,導致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大量逸出,飛出了瓶子,瓶內的東西都跑了,你說重量會減輕還是增加?當然是重量減輕。
在這個實驗中,如果沒有氣球,你也可以這樣理解:原來的瓶內有白磷+空氣,反應完畢後,白煙散盡,瓶內只剩下少量附著的五氧化二磷+空氣。空氣還是那麼多,但是白磷已經有大部分轉變成的大量五氧化二磷已經跑掉了。
所以答案是:a
注意及時處理你的提問,及時確定,即使沒有你滿意的答案,也要點選「無滿意答案」。否則按照的規則,要扣分。
2樓:夏侯焮蘭
白磷燃燒會生成固體的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有很強的吸水性,會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質量會增加,但是也會有一部分五氧化二磷的顆粒隨著空氣散逸,我認為應該是不能確定。
3樓:網友
選a 因為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應相等,當無氣球時(裝置不密閉)白磷在氧氣燃燒所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就會進入空氣,從而使生成物的質量小於反應物的質量,所以反應後質量減小。
4樓:luna·莫
a減輕。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從瓶內逸出,所以質量減少。
5樓:幾度春秋
變輕。因為白磷燃燒會生成五氧化二磷,這個氣體會減輕托盤天枰上的識數。
初三的化學現象
6樓:易濱爾謐
1.溶液的溶質食鹽質量分數變小。
分析。加入蔗糖,因只是食鹽的飽和溶液,所以蔗糖可以溶解羨含,溶液質量變大,但食鹽質量不變。所鬧棚以食鹽質量分數變小。
溶液會先和hcl反應,所以一開始加na2co3溶液就生成氣體,且不斷增大,直至鹽酸反應完,產生氣體質量達到最大量,再加轉成水平線。
溶液先和h2so4反應產生沉澱,硫酸反應完後和氯化銅溶液反應也產生沉澱,所以一開始加,就產生沉澱,且不斷增加,直至把兩者都反應完後,沉澱達到最大量,再加氫氧化鋇轉成水平線。
第3個實驗,不會同時產生兩種沉澱;因為既使氫氧化鋇和液派則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澱,有硫酸存在,硫酸也會把產生的氫氧化銅溶解反應掉。所以不可能同時生成兩種沉澱。
初三化學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前後,總質量是否發生改變?是增加,減小還是不變?
7樓:網友
(1)提出假設: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前後總質量不變
(2)設計並進行實驗:小劉設計的實驗裝置和選用藥品如a所示,小李設計的實驗裝置和選用藥品如b所示,他們在反應前後都進行了規範的操作、準確的稱量和細緻的觀察。
①這兩個實驗所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小劉的實驗:fe + cuso4 = feso4 + cu
小李的實驗: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②實驗結論:
小劉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總質量與反應物的總質量相等;
小李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總質量與反應物總質量不相等。
③你認為 小劉 的結論正確,導致另乙個實驗結論錯誤的原因是:
小李的實驗中,產生的co2氣體逸出溶液
④請從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認為正確的結論的原因:
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和數量沒有改變,即質量守恆
⑤使用上述實驗裝置,請你選擇另外兩種藥品進行實驗達到實驗目的,這兩種藥品可以是(填化學式)[注:以上四種藥品均不能再用]
na2so4和bacl2
8樓:環境保護水處理
不管是什麼反應,反應前後的質量和能量都是守衡的。
第乙個反應是金屬置換反應,第二個反應是酸和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溢位,只是燒杯中的質量變了,其實加上溢位的氣體,整個體系的質量還是不變的。
9樓:網友
①這兩個實驗所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小劉的實驗:fe+cuso4=feso4+cu小李的實驗:2hcl+na2co3=nacl+h2o+co2↑③你認為 小劉 的結論正確,導致另乙個實驗結論錯誤的原因是:
b實驗中反應生成的氣體的質量沒有考慮進去。
請從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認為正確的結論的原因:反應前後原子種類和數量都沒有發生變化,而質量取決於原子的種類和數量。
使用上述實驗裝置,請你選擇另外兩種藥品進行實驗達到實驗目的,這兩種藥品可以是cacl2、agno3
10樓:hai俊
cuso4+fe== feso4+cu 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應前後總質量不變;
反應後總質量變小。
小劉的實驗沒有密封,反應後二氧化碳是氣體跑了。
初三化學,關於質量分數。
11樓:匿名使用者
甲醛(混合物)應是其水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因為不論是甲醛還是水,氫氧元素原子個數比均為2:1,質量比即是1:8,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氧元素的質量分數就為80%,所以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
12樓:匿名使用者
這道題也只能這麼做,沒有別的方法,題目嚴格意義上說是有問題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知道混合物成分麼?
一道初三化學題,謝謝~下列質量增加的變化有一種與其它三種存在本質的區別,這種變化是
14樓:識不廣
你好。答案是b.長期敞口放置的濃硫酸質量增加(濃硫酸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只有物理變化)
而:a.長期放置在空氣中的naoh質量增加(naoh潮解後於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帶有化學變化)
c.久置的生石灰質量增加 (生石灰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與水反應變成熟石灰,屬於化學變化)
d.久置的鐵釘生鏽質量增加(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蒸氣發生化合反應,屬於化學變化)
從變化的角度考慮,只有b屬於物理變化,其它的都是屬於化學變化,這就是存在的本質區別。
但我想問氫氧化鈉為什麼是變質與co2發生反應而不是潮解?
答:潮解指的是氫氧化鈉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顯得溼潤,屬於物理變化。而潮解後的氫氧化鈉與co2發生反應是屬於化學變化,和前面的還是有區別的。
15樓:網友
naoh是強鹼,而且有吸水的性質,所以他得質量增加**於變質和吸水兩部分。
變質是和co2反應生成na2co3,吸收的水分最後會和na2co3形成結晶水,至於是以na2co3還是nahco3形式變質,就要看所處環境了,如溫度等因素。總之是變質了,不在是naoh,是化學變化,而非物理變化。
16樓:網友
b 其餘全是化學變化,只有b是物理變化。
17樓:網友
答案選b.長期敞口放置的濃硫酸質量增加(濃硫酸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物理變化)
a.長期放置在空氣中的naoh質量增加(naoh潮解後於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屬化學變化)
c.久置的生石灰質量增加 (生石灰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與水反應變成熟石灰,屬化學變化)
d.久置的鐵釘生鏽質量增加(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蒸氣發生化合反應,屬化學變化)
從變化的角度考慮,只有b屬於物理變化,其它的都是屬於化學變化,這就是存在的本質區。
18樓:網友
acd是化學變化 ,b是物理變化。a中氫氧化鈉變成碳酸鈉,相對`質量由80變成106,是增加。
19樓:網友
2naoh+co2=na2co3+h2o
從反應式看的很清楚,氫氧化鈉變質質量是增加的。
只要氫氧化鈉防止在空氣中,就一定會與co2反應,必須考慮。
20樓:天天
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引起的質量增加。
21樓:網友
首先肯定你想的完全正確 但要知道空氣中co2多於h2o。再者出題人一定不會弄兩個物理變化放在題裡吧,那題還怎麼做呢。所以要取其重點!
22樓:孺子老牛
氫氧化鈉放置在空氣中,開始有變質也有潮解,但注意題目中講的是「長期放置」,氫氧化鈉全部轉化為碳酸鈉,並且風化失去水,最後剩下的是碳酸鈉粉末。
23樓:不存在
首先你想清楚,物理變化跟化學變化,就很清楚了,a裡面,氫氧化鈉,在空氣中,會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水跟碳酸鈉,屬化學變化,再來看c,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防在空氣中,吸水變質生成了氫氧化鈣,屬於化學變化,再來看d,鐵釘生鏽,從fe變成fe2o3,氧化反應,屬於化學反應,而b裡面濃硫酸只是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變成稀硫酸,本質沒變,屬於物理反應,你選b沒錯,你的第二個問題,潮解也屬於物理變化的,也就是說氫氧化鈉再怎麼潮解,還是氫氧化鈉,久而久之與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生成碳酸鈉,希望能幫到你。
初三化學,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24樓:資菊計南煙
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分點是看其是否破壞舊的化學鍵,形成新的化學鍵。
物理變化,水分的蒸發。
化學變化,銅在空氣裡氧化,吸收水分子,生成鹼式碳酸銅(cu2(oh)2co3)。
化學變化,有機物紙在空氣中與氧氣發生的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破壞了舊的共價鍵,形成新的共價鍵。
物理變化,克服螞知了分子間強大敗磨的作用力,再由於分子斥力而導致破碎的物體邊緣的兩邊無法回到原來的距離,但其間沒有化學鍵的破壞。
物理變化,鐵生鏽的過程中,鐵原子破壞了金屬鍵形成新的離子鍵,生成了fe2o3。
物理變化,石蠟熔化過程中,不破壞分子內化學鍵,只是拉大了分子間悶枯消距。
物理變化,水蒸氣遇冷液化,分子間距變小。
物理變化,冰晶體融化,不破化化學鍵,只是分子間距增大而已。
竭吾愚智,如有錯誤,望請指正。
關於初三化學,有關質量一類的問題
25樓:暈慘敝
因為co2和h2o的質量比為:,所以設co2為44克,水為27克。根據碳在co2中的質量分數求碳的質量:
44*(12/44)=12克,根據氫在水中的質量分數求氫的質量:27*(2/18)=3克。所以在該物質中碳氫質量比為12:
3=4:1,符合的只有:c
關於初三化學的一些疑問
26樓:來自唐梓山樸實的平菇
1、對的,它們是共用電子對,而不是說失去電子。只不過是電子對更接近於o,遠離c;o負離子肯 定是有啊,比如金屬氧化物。非金屬元素化合形成的化合物一般形成共價化合物。
但是像hcl、這些溶解於水後電離,遊離於水中。
2、這個關於說到具體哪個電子顯示電性,當然是最外層電子,你可以這樣認為:o原來的8個電子和質子相互抵消,後來得到或者比較接近電子而顯現電負。o和非金屬元素化合一般形成共價化合物,不是o離子;o和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
3、h呢。首先它的分子式是h2,通過共用電子達到了核外電子數2的穩定結構。至於你說的要達到穩定結構,就要看它跟什麼東西化合。
它要是和非金屬元素化合,由於其氧化性最低,跟非金屬元素比較,h的得失電子能力更接近金屬元素。h和金屬元素結合才顯示出其非金屬行,就是得到電子,比如nah
謝謝,初三化學,謝謝,初三化學!!!
co2 2lioh li2co3 h2o mlioh mco2 48 44 mco2 1 6 30 3 540kg mlioh 540 48 44 589kg 產生二氧化碳總量 3 30 6 540kg,44g的二氧化碳與51.9g氫氧化鋰反應。44 51.9 540 x x 637.6kg 一共有...
誰有初三化學總結,誰有初三化學總結?
自己把標題抄出來就可以了,300字的也只能寫標題了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一 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和與二氧化碳相關的問題。二 藥品的取用 三 物質的加熱 四 藥品和儀器的處理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一 空氣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二 實驗 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初三化學總複習提綱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初三化學題目!!初三化學題!!!
方程式 na2co3 2hcl 2nacl co2 h2ocaco3 2hcl cacl2 co2 h2ocuso4 fe cu feso4 nahco3 hcl nacl co2 h2ozn 2hcl zncl2 h2 cuso4 2naoh cu oh 2 na2so4 1 向碳酸鈉粉末中加鹽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