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元素週期表非金屬單質同一週期從左到右熔點依次遞減
1樓:網友
元素週期律是自然科學的基本規律,也是無機化學的基礎。各種元素形成有週期性規律的體系,成為元素週期系,元素週期表則是元素週期系的表現形式。
結合元素週期表,元素週期律可以表述為:
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加,元素的性質呈週期性的遞變規律:
在同一週期中,元素的金屬性從左到右遞減,非金屬性從左到右遞增,在同一族中,元素的金屬性從上到下遞增,非金屬性從上到下遞減;
同一週期中,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沒有正價的除外),最低負氧化數從左到右逐漸增高;
同一族的元素性質相近。
以上規律不適用於稀有氣體。
此外還有一些對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的判斷依據,可以作為元素週期律的補充:
元素單質的還原性越強,金屬性就越強;單質氧化性越強,非金屬性就越強。
元素的最**氫氧化物的鹼性越強,元素金屬性就越強;最**氫氧化物的酸性越強,元素非金屬性就越強。
元素的氣態氫化物越穩定,非金屬性越強。
還有一些根據元素週期律得出的結論:
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第一電離能就越小;非金屬性越強,其第一電子親和能就越大。
元素週期律的預見性。
門捷列夫在創制週期表時,沒有完全按照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而是嚴格遵守了「同族元素性質相近」這一規律。在週期表中留下的空位後來都被填上(如鈧、鎵等),而且性質也與門氏的預言吻合。他還根據週期律更正了銦等元素的原子量。
時至今日,人們還在用元素週期律來推測已發現和未發現的放射性元素的性質。
元素週期律的本質。
電子構型是元素性質的決定性因素,而元素週期律是電子構型呈週期性、遞變性變化規律的體現。
為了達到穩定狀態,不同的原子選擇不同的方式。同一週期元素中,軌道越「空」的元素越容易失去電子,軌道越「滿」的越容易得電子。隨著從左到右價層軌道由空到滿的逐漸變化,元素也由主要顯金屬性向主要顯非金屬性逐漸變化。
同一族元素中,由於週期越高,價電子的能量就越高,就越容易失去,因此排在下面的元素一般比上面的元素更具有金屬性。具有同樣價電子構型的原子,理論上得或失電子的趨勢是相同的,這就是同一族元素性質相近的原因。
2樓:網友
這個根據他們的非金屬性順序可知道。
元素週期表中有哪些熔沸點遞變的規律?
3樓:君子陶陶
元素週期表中元素熔沸點規律:
1、同一週期元素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
2、同一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
第一主族的鹼金屬熔沸點是由金屬鍵鍵能決定,在所帶電荷相同的情況下,原子半徑越小,金屬鍵鍵能越大,所以鹼金屬的熔沸點遞變規律是:從上到下熔沸點依次降低。
第七主族的鹵素,其單質是分子晶體,故熔沸點由分子間作用力決定,在分子構成告察咐相似的情況下,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也越大,所以鹵素的熔沸點遞變規律是:從上到下熔沸點依次公升高。
元素週期表中哪一族金屬單質的熔點最高?
4樓:夢色十年
1、氫 qīng
2、氦 hài
3、鋰 lǐ
4、鈹 pí
5、硼 péng
6、碳 tàn
7、氮 dàn
8、氧 yǎng
9、氟搭塵 fú
10、氖 nǎi
11、鈉 nà
12、鎂 měi
13、鋁 lǔ
14、矽 gūi
15、磷 líng
16、硫 liú
17、氯 lù
18、氬 yà
19、鉀 jiǎ
20、鈣 gài
21、鈧 kàng
22、鈦 tài
23、釩 fán
24、鉻 gè
25、錳 měng
26、鐵 tiě
27、鈷 gū
為什麼同一週期內元素組成的單質熔點遞增。
5樓:網友
1、同一週期元素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組成的金御瞎賣屬單質的熔點遞增,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
2、同一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非金屬鎮逗單質的熔點遞增。
一般來說,不同型別晶體的熔、沸點的高低順序為: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而金屬晶體的熔、沸點有高有低。
這是由於不同型別晶體的微粒間作用不同,其熔、沸點也不相同。原子晶體間靠共價鍵結合,一般熔、沸點最高;離子晶體陰、陽離子間靠離子鍵結合,一般熔、沸點較高。
元素週期表中同一週期,同一主族元素單質熔沸點變化規律是什麼?
6樓:月似當時
元素週期表中同一週期,同一主族元素單質熔沸點變化規律是從左到右,單質的熔沸點先公升後突降,到非金屬時不太規律(與分子大小有關)。
第七主族是公升高因為第七主族是分子晶體,熔沸點由分子間作用力決定,從上到下分子量增加,分子間作用力增強,熔沸點公升高。
物質有晶體和非晶體,晶體有熔點,而非晶體則沒有熔點。晶體又因型別不同而熔點也不同。一般來說晶體熔點從高到低為,原子晶體》離子晶體》金屬晶體》分子晶體。
在分子晶體中又有比較特殊的,如水、氨氣等。它們的分子間因為含有氫鍵而不符合「同主族元素的氫化物熔點規律性變化」的規律。
7樓:網友
元素週期表中:
同一週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單質的熔沸點先公升後突降,到非金屬時不太規律(與分子大小有關);
同一主族,如果形成的是小分子,則從上到下熔沸點公升高,若形成是大分子,則從上到下降低。
原因:第一主族是金屬,金屬是大分子(整塊金屬可以看成為乙個分子),其熔沸點只與化學鍵(金屬鍵)強弱有關,金屬鍵越強,則熔沸點越高;而金屬鍵與半徑有關,原子半徑越小,形成的金屬鍵越強,熔沸點越高;第一主族中的鹼金屬從上到下半徑是增大的,因此熔沸點是降低的。
其實,第四主族雖然包括金屬和非金屬,但它們的單質都是大分子,也就是說,其熔沸點決定於化學鍵的強弱,其中既有共價鍵,又有金屬鍵,但成鍵能力規律是一致的,就是半徑越小,成鍵能力越強,因此第四主族的熔沸點也是從上到下降低的。
而第七主族,都是形成雙原子分子,即都是小分子,分子之間沒有化學鍵作用,只是弱的分子間作用力;而分子間作用力與分子量的大小有關,分子量越大,熔沸點越高;鹵素單質的分子量從上到下增大,因此熔沸點公升高。
8樓:網友
元素週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遞變性規律 原子半徑 (1)除第1週期外(1)同一週期的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 (2)同一主族。
9樓:網友
第一主族是除h外都是金屬,是化學上講的金屬鍵(老教材高三學習)講的內容,由它決定熔沸點;第七主族為非金屬,它的熔沸點由分子間作用力決定。所以不是一回事哈。
10樓:教授王
第一主族:金屬。
第七主族:非金屬。
有關元素週期表問題:單質的熔點有何規律?
11樓:戶如樂
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非金屬單質。
非金屬單質只有非極性共價鍵,例如h2,o2;或者乾脆沒有化學鍵,如he,ne等稀有氣體。
所以,它們的分子間作用力為沒亂返倫敦力,倫敦力隨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以鹵族為例,從上到下,熔點逐漸公升高,f2是氣體,i2是固體了。
第二,金屬單質。
金屬單質之間存在金屬鍵,金屬鍵的強弱由電子密度決定,成正比。
同週期,半徑變化不大,電子卻逐漸增多,電子密度從左到右增加,所以na放在水裡就熔了,al則大得多。
同主族,從上到下,半徑和電子都在增多,而前者增速大於後者,由此電子密度逐漸降低,熔點也就逐漸降低,參加鹼金屬,na放枯飢在水裡是熔,k放在水裡不僅熔還著火,到了cs就**了陪螞。
如何根據元素週期表比較非金屬性強弱
元素的金屬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電子能力,判斷元素金屬性強弱,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來判斷.一 依金屬活動順序表判斷 金屬活動順序表中,一般位置越後的金屬,金屬性越弱,原子的還原性越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屬單質的活動性減弱,元素的金屬性也...
元素週期表是什麼,元素週期表第118個元素是什麼?
就是組成身邊物質的元素的一個有規律的表,註釋著相關的原子數中子數等等,化學裡的 按照相對原子質量由小到大排列,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縱行 其實是按質子數或者叫核電核數,按照自然數排序後。再按核外電子層數分行組成的 以上。元素週期表是什麼?化學元素週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
元素週期表的「週期」是什麼意思,元素週期表 族 週期是什麼意思
週期的意思是主要是指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隨著核電核數的遞增呈週期性的變化,如第二週期最外層是從1到8,第三週期重複這一過程,也是1到8。之後的也是一樣,只是有些複雜。再根據性,構,位一體的原則,也會出現週期性的變化,即根據核外電子排布週期性變化。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不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結構,也顯示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