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 對於罰款的有關條例

2025-02-14 11:35:26 字數 4176 閱讀 6589

1樓:熊沛杉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2樓:錦李李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規定,罰款不得高於本人當月工資的20%。

建議直接去當地勞動部門舉報,此單位規定嚴重不合法。

勞動法罰款處罰的標準

3樓:覃永雄

勞動法罰款處罰的標準如下:1、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2、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3、單位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

一、用人單位不給勞動者購買社保都有哪些法律後果。

用人單位不給勞動者購買社保,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及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勞動者因此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喚脊支付和汪滲乙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二、沒有勞務派遣許可證要罰款嗎。

任何單位和個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陵畝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勞動法關於罰款的規定

4樓:任印好

律師解答腔數:

當月工資的20%。

律師解析:罰款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即使公司有證據證明員工給公司造成損失的,公司在從勞動者的工資中扣除賠償的睜圓晌時候,每月的扣除數額不能超過工資的20%。

如果公司沒有證據證明造成損失的,則即使存在犯錯違規,公司也是不可以罰款的。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悉鋒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勞動法罰款規定

5樓:

摘要。法律分析:勞動法罰款處罰的標準如下:

因勞動者自身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要求賠償經濟損失。僱員的經濟損失可以從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當月工資的20%。

扣除後的剩餘工資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法律分析州轎:勞動法罰款處罰的標準如下:因勞動者自身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要求賠償經純跡粗濟損失。

僱員做鎮的經濟損失可以從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當月工資的20%。扣除後的剩餘工資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因勞動寬臘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搏巧枯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基洞賠償經濟損失。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閉跡勞枝態春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猛耐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就是我上班公司這裡規定要戴口罩我因為一次沒戴然後就罰款100。請問這樣合理嘛。

這個不屬於 勞動法了 這個屬於 公司的制度規定。

如果你們公司有有這個規定,你沒帶口罩,罰款是合法的。

好的,謝謝您!

勞動法罰款規定有哪些

6樓:孫健

勞動法中沒有企業罰款的規定。按現行的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對員工進行處罰的,沒有。

法律依據:。不過其他相關法律中規定,如果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從工資中扣除應當賠償部分,每月扣除額度不超過當月工資的20%。如果員工被公司以罰款名義扣工資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不過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1、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2、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3、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4、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總之,用人單位沒有對勞動者罰款的權利。單位是不得隨意剋扣員工的工資,需要嚴格遵守勞動合同法公司則檔罰款法則,所以單位對員工的處罰只能列入獎勵性待遇中,或者給予公司內部的行政處罰專案。

一般情況下孫激亂,用人單位辭退員工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包括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因勞動者能力不足等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實行經濟性裁員的,都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而經濟補償金計算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有以下標準:

1、每滿一年支付乙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2、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3、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公佈鉛兆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如果用人單位違法辭退員工的,要承擔賠償責任,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五條。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勞動法有沒有對罰款的規定

7樓:吳莉

法律分析:勞動法罰款處罰的規定如下:1、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

2、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每人五百元以上兩千元以譽雹下的標準處以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冊汪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慶姿帆罰。

新勞動法與舊臨時工,新勞動法對臨時工的條例

不論是新勞動法還是舊勞動法都有規定,用人單位必須與工人簽定勞動合同。根據新勞動法第十四條中的第三條的規定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你在公司已工作四年而未簽定勞動合同,按新勞動法的規定應視為你與單位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勞動法!懂的進,有關勞動法問題!嚴重!懂法律的進!!

可以要加班費的。前提是你要證明1 勞動關係。2 約定的工資。3 加班。證據比如 工資條?考勤表?工作服?工牌?來往簡訊?錄音?工友證明?鄙視一樓的。我發現你每次回答都是叫別人去找,諮詢律師。我真懷疑你是做廣告的託。如果大家都去找律師,誰還特意跑來這裡發帖。同事的作證,你在工作的資料,找個律師 可以的...

關於勞動法,關於勞動法的事情

勞動仲裁是法院所訴的一個前置程式,必須經過勞動仲裁後對裁決不服才能起訴到法院,仲裁費用各地規定不一,但肯定會比現在法院的訴訟費高,一般至少要300元以上,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依法屬於事實勞動關係,你只要能夠證明在單位工作就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有和沒有都可以勞動仲裁,因為簡單的說,仲裁你自己可以寫的申請交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