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屠龍子與都黎下棋,都黎數次失敗。旁觀的人可憐他,於是幫助他(出謀劃策),繼續敗。旁觀者都感到奇怪,胥過來幫助他(出謀劃策)。
旁觀的人問他說:「我聽說寡不敵眾,彼方……,更加自己亂自己啊。
2樓:網友
郁離子說:「老虎的力氣,比起人來不只是大一倍。老虎有鋒利的爪牙而人卻沒有,又加倍了它的力氣,那麼人被老虎吃掉,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但老虎吃人不常見,而老虎的皮卻常常放在人的臥室裡,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老虎用力氣,人用智謀,老虎自己只能用它的爪牙,而人能使用工具。所以力氣的作用是一,而智謀的作用是百。
爪牙的作用各是一,而工具的作用是百,用一敵百,雖然兇猛,但不一定勝。所以人被老虎吃掉的原因,是因為有智謀和工具而不能使用它。因此,天下那些只知用力而不知用智謀,以及只是用自己的力量而不善於用別人的力量的人,都屬於老虎這一類啊,老虎被人捕獲而它的皮被人睡,這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呢?」
郁離子原文及文言文翻譯
3樓:百川東到海
郁離子原文節選片段如下:
郁離子之馬,孳得駃騠焉。人曰:是千里馬也,必致諸內廄。郁離子說,從之。至京師,天子使太僕閱方貢,曰:「馬則良矣,然非冀產也。」置之於外牧。
南宮子朝謂郁離子曰:熹華之山,實維帝之明都,爰有紺羽之鵲,菢而弗朋,惟天下之鳥,惟鳳為能屣其形,於是道鳳之道,志峭之志,思以鳳之鳴鳴天下,奭鳩見而謂之曰:『子亦知夫木主之與土偶乎?
上古聖人以木主事神,後世乃以土偶。
非先王之念慮不周於今之人也,敬求諸心誠,不以貌肖,而今反之矣,今子又以古反之。弗鳴則已,鳴必有戾。
譯文:郁離子的馬生了一匹駿馬。人們說:
這是一匹千里馬,必須交給皇家馬廄餵養。」郁離子心中高興,就把馬送到了京城。皇帝讓太僕檢驗後才準進獻,太僕說:
這馬雖然是匹好馬,但卻不是冀地所產。」於是就把它放在外廄飼養。
南宮子朝對郁離子說:「熹華之山原是南方天帝的住處,那裡有一種長著紺色羽毛的鳥,孵化出的雛鳥跟任何鳥都不一樣,想一想天下的鳥類,只有鳳凰的形狀與它相似,於是講鳳凰的才德,立鳳凰的志向,想發出象鳳凰一樣的叫聲來驚動天下。
爽鳩聽了就對它說:『你也知道那用木偶做神主和用泥偶做神主的事嗎?上古的聖賢帝王用木偶做神像侍奉神,後世人才改用泥偶做神像,這並不是先王不如今人考慮得周到,只是要求對神主的心要虔誠,而不是要求神主的外貌象不像。
可如今的人們卻正相反。現在你又用古人的做法,把今人的做法反過來了。你不鳴叫還好,一鳴叫,就必定招致罪名。
郁離子翻譯及原文
4樓:靜海之歌
郁離子翻譯及原文如下:
郁離子》劉基。
郁離子居山。夜,有狸悄純亮取其雞,追之弗及。明日,從者擭其入之所以雞擭(huò),捕捉野獸的木籠,此處做動詞用,狸來而縶焉縶(zhí),困住。
身縲而口足猶在雞縲(léi),繩索,又是做動詞,且掠且奪之,至死弗肯舍也。郁離子嘆曰:「人之死貨利者,其啟寬亦猶是也!
>翻譯:郁離子住在山裡。夜晚,有野貓偷他的雞,追它沒追上。
第二天,家人在它進入的地方裝上捕獸木籠並用雞做誘餌,野貓一來就被困住了。它身體被捆著但口和腳還在雞身上,邊打邊搶那雞,它是到死也不肯放的。
郁離子嘆道:「人為了財貨利益而死的,它也是如此啊!」感:
俗話說得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彼此彼此啊!
別可憐動物無知,更別自矜是動物之靈。在對待私慾方面,其實人較動物還要更蠢些的。
因為人更聰明,才有本事更貪婪,又因為執著於貪婪,所以才會做出更蠢的事來。動物的「弱肉」還是說在同一類被食者中,也是弱小的被食,這樣就留褲衫下了強壯的繁衍更強壯的後代以適應物競天擇。
但是人呢,專挑肥美者獵殺。更有甚者,人與人這同類之間還普遍存在弱肉強食的現狀!只是表現形式不是血淋淋的弱者為肉強者食之,而是強者榨取弱者被榨取的文明的形式而已。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
原文 豐樂亭記 歐陽修 永州八記 文言文翻譯啊!10 文言文翻譯 漢書 爰盎晁錯傳 中從晁錯潁川人也到世哀其忠 的翻譯是什麼。有誰告訴我?晁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4663035錯傳 晁錯者,潁川人也。以文學為太常掌故。錯為人.chenjie8162...
文言文翻譯,碎金魚文言文翻譯
哪有工夫翻譯這麼長的一篇 如何進行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 翻譯 裡中士人胡卓明,他的父親 祖父喜歡下棋,有下棋技藝的人每天都會到他家來。他的母親這天夜裡忽然從睡夢中驚醒,問她原因,她說夢見自己吞了一枚爛棋子。開始認為是白天經常見到棋子,所以晚上就夢見下棋的情景。不久她生下卓明。卓明長到了七八歲,他的...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技巧
孟子回答說 只要有方圓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歸服。大王如果對老百姓施行仁政,減免刑罰,少收賦稅,深耕細作,及時除草 讓身強力壯的人抽出時間修養孝順 尊敬 忠誠 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長,出門尊敬長輩上級.這樣就是讓他們製作木棒也可以打擊那些擁有堅實盔甲銳利刀槍的秦楚軍隊了。那些秦國 楚國的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