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改制員工拿補償金,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嗎

2025-03-16 17:55:09 字數 4079 閱讀 5189

1樓:一千年以後

退職費和一次性補償金有何區別?

問:1.根據2005年10月27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退職費可免個稅,請問退職費與改制過程中的一次性補償金有何區別?

兩者如何交納個稅?年發放2005年的年終一次性獎金,其費用扣除標準是多少?

答:1、「退職費」與「一次性補償金」是有何區別的。國發〔1978〕104號文規定,「不具備退休條件,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簽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工人,應該退職。

國稅發〔1996〕203號文第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七款所說的「退職費」是指個人符合《***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的退職條件並按該辦法規定的退職費標準所領取的退職費。」按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退職費免徵個人所得稅。

一次性補償金是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金收入。財稅〔2001〕157號文第一條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而取得梁旅芹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鎮此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橡畢得稅。」

2、從2005年起發放全年一次性獎金不扣除費用。國稅發〔2005〕9號文第二條規定,「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乙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如果在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僱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於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應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僱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後的餘額,按上述辦法確定全年一次性獎金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根據上述9號文的規定,只是在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僱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於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才扣除上述「差額」。

2樓:網友

需要迦納,這是個人收入的一部分。

企業改制後職工的經濟補償金

3樓:鄭萌

一、企業改制後職工的經濟補償金如何。

1、職工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應該和企業解除勞動關係前12個月正常生產情況下的企業月平均工資一致;職工月平均工資超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照不超過3倍的標準確定;職工月平均工資低於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照企業月平均工資確定。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乙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公佈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什麼情形下要支付職工經濟補償金。

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具體包括以下情況:

1、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

2、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提前解除事實勞動關係的;

4、用人單位以暴力、脅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5、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6、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加班加點工資或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7、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鑑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8、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員工補償金要交個稅嗎

4樓:泉城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徵免問題的通知》(財稅157號)第1條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納巧勞動關係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第2條規定:

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徵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塌茄型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九)偶然所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團猜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員工經濟補償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5樓:張倩妮

法律分析:公民取得收入的,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勞動者取得的一次性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包括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但是,考慮到勞動者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後,可團毀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工作,缺乏生活保障,因此,國家規定了對勞動者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的最低標準,只有超過該標準的數額在按照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的實際年限進行平均後,才向勞動者徵收個人所得稅。.

具體標準如下:1、以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為標準,低於該數額的,勞動者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高於該數額的,勞動者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關於個爛或寬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 第二條 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於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

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飢亮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乙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國有企業員工身份轉換補償金交納個人所得稅嗎?

6樓:

您好親親~國有企業員工身份轉換補償金是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以工資、薪金所得為主的個人,在獲得收入時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如果國有企業員工通過身份轉換獲得補償金,這部分收入也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具體而言,國有企業員工身份轉換補償金的徵稅方式是按照綜合所得稅的方式計算個稅,即將個人全部的綜合應納所得額相旦搜加,按照不同的級別從高到低進行累進計稅。按照當前稅法規定,猜雹超過60萬元以上的部分需繳納45%的稅率。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針對國有企業員工的身份轉換補償金穗遲帆實行了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的規定,個人取得因提前退休、下崗失業等原因而獲得的補償金,可減除費用後再計算個人所得稅。目前,個人取得的因下崗失業而獲得的補償金的免徵額為21萬元,取得的因提前退休而獲得的補償金的免徵額為12萬元,其餘部分按照行業性質及實際發放情況分別確定。

企業改制後職工的經濟補償金

7樓:被盜號了

對於按照正常程式進行改制的國有企業,根據勞動者在本單空枝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乙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乙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鬥洞敏。

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顫滲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辭職可以拿補償嗎,辭職有補償金嗎

一般員工主動提出辭職是沒有補償的,但被迫辭職的除外。如果公司未幫員工繳納社保的 或者未及時足額發放工資的 未提供勞動條件或者勞動保護的,員工可以據此提出被迫辭職,並要求公司支付被迫辭職的經濟補償金。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46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 勞動者依照本法...

公司辭退員工要付多少的經濟補償金

試用期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解除勞動合同,沒有經濟補償。多做了二天應給發二天的工資。合同期為一年的試用期限不能朝過一個月,不知道你公司和他的三個試用期是怎麼來的?是不可以單獨簽定試用期的合同的,如果沒和他簽定勞動合同的話,那麼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新員工在進入你公司工作30天內就必須簽定勞動合同...

員工主動辭職有經濟補償金嗎,員工主動辭職也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嗎?

一般員工主動提出辭職是沒有補償的,但被迫辭職的除外。如果公司未幫員工繳納社保的 或者未及時足額發放工資的 未提供勞動條件或者勞動保護的,員工可以據此提出被迫辭職,並要求公司支付被迫辭職的經濟補償金。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46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 勞動者依照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