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調解後,老闆把車賣了,沒錢給我,怎麼辦

2025-03-23 01:10:24 字數 1769 閱讀 9783

1樓:網友

勞動者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對於勞動爭議糾紛,在勞動爭議仲裁中達成協議並巨集枯悄經仲裁委員會送達調解書後,該調解書即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蔽渣單位不按生效調解書規定支付相應款項的,勞動者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在法院執行過程中,如單位仍不能自覺履行生效調解書的,可由法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單位)財產等強制執行措施;如果被執行人在法院執行中存在妨礙民事訴訟行為的,可由法院對被執行人及負責人採取拘留、罰款等民事制裁措施。

如在採取上述措施後,被執行人仍不能履行的,則可由法院將其加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高消費等措施,以促使其能主動履行債務。

另外,如經查實被執行人為逃避履行債務而轉移資產的,則構成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罪,可由法院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敗餘、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2樓:網友

可以憑調解書要求老闆執行。

勞動仲裁調解後老闆不給錢怎麼辦

3樓:姜超

勞動仲裁勝訴後,勞動者可以攜帶生效的裁決書到當地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1、只有法院執行庭有強制執行的權力;仲裁裁決書或法院判決書生效後,可以向法院執行庭申請強制執行;2、執行費用由對方承擔;3、可以查封對方的銀行、車輛、廠房、應收賬款等資產。所以申請強制執行的時候,申請人需要儘可能多的提供對方的銀行或其他財產的資訊,以供法院執行人員去儘快執行;4、需要寫乙份強制執行申請書、提供身份證影印件、裁決書或判決書的影印件及對方的資產情況。

一、司法強制執行如何進行?

司法強制執行是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材料。申請強制執行需要向法院提交的材料:需要向法院提交乙份申請強制執行申請書,還有申請人的身份證影印件,判決書或者調解書,一般應當向一審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1、執行申請書。申請執行書中應當寫明申請執行的理由、事項、執行標的,以及申請執行人所瞭解的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由申請執行人簽字或蓋章。

2、生效法律文書原件。

3、執行申請人的身份證明。公民個人申請的,應當提交居民身份證影印件;法人申請的,應當提交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其他組織申請的,應當提交營業執照副本和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

4、申請則虧談人不能親自到法院申請執行,需委託**人代為其申請執孫碰行的,應出具授權委託書。

5、法律文書的生效證明。屬本院判決、調解、裁定的,應由經辦法官或書記員簽字證明已經生效。

6、提供被執行人可供執行的財產清單。

二、提起民事訴訟的流程步驟:

1.準備起訴(起訴狀要載明對方詳細資訊、起訴請求、理由、證據資料);

2.案(帶起訴狀、錢、個人身份證影印件到被告所在地基層法院立案庭立案);

3.庭審理(在法院通知的時間內補充材料,在**日赴法庭**,質證、辯論等訴訟活動);

4.待判決結果。

ps:判決書生效後,對方不執行的,到法院執行庭申請強制執行。

交通事故肇事方應該是要出醫療費的,如果肇事方不付的話,可以自己先墊付醫療費,事後再通過打官司等辦法來要求對方賠償醫藥費以及其他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條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空伍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求助,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向用人單位索要工資未果,不要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應先向勞動監察大隊舉報。原因是 一 索要工資是屬於勞動監察大隊的管理範圍。二 勞動仲裁的法定程式複雜,時間長,不利於及時獲取應得的工資報酬。1 首先不知道你們籤合同沒有 2 不知道有沒有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等證明你幹到八月底3 單位應該支付你工資的 ...

試論勞動爭議調解和勞動爭議仲裁的異同

調解是調節。仲裁是走法律路線維權 共同點都是解決勞動爭議的途徑。可以調解或者仲裁 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和勞動仲裁的區別?1 申請的條件不同調解不是勞動爭議的必須程式,而仲裁是通過訴訟解決勞動爭議的必須程式。如果雙方發生了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也可以不經過調解而直接申請仲裁。2 申請時效和處...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有時間限制嗎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