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你們是怎麼過的?吃粽子了嗎?

2025-03-27 16:10:10 字數 1070 閱讀 1922

1樓:匿名使用者

嗯 吃了阿 怎麼你沒有培帶喊吃嗎?? 端午當天7點我都已經吃上粽子了呢配野 下午自己帶著相機和弟弟去拍照了 你是怎麼過的呢行迅。

人們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的原因

2樓:向陽

1、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

2、傳說,西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公尺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公尺,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3、一般認為,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實際上據專家考證,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節吃粽子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眾的心裡願望而已。

4、實際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粽的民間風俗。

5、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公尺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

公尺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6、到了唐代,粽子的用公尺,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

7、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什麼意思????

3樓:網友

紀念屈原,以為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由於得不到政治上的重用,對國家失望,希望用自己的死喚醒王的覺悟,因此跳河。然後百姓為了紀念他,怕魚兒吃他,就每年那個時候包粽子,扔進河裡,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4樓:秒兔**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直至今日,我們除了吃粽子,還會划龍舟,這些傳統節日活動一直影響著我們世世代代子子孫孫……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什麼活動,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有什麼活動呢?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 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 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放風箏,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洗苦草麥藥澡,塗雄黃,飲用雄黃酒 菖蒲酒,吃五毒餅 鹹蛋 時令鮮果等活動。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

吃粽子的來歷,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西漢把粽子做為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 梟羹 史記 孝武本紀 注引如淳言 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 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200年後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 續齊偕記 中說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

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麼,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麼

古代的一個叫屈原的人吧,在端午那天投河自盡了老百姓就每年的那天用粽子扔在河裡紀念他,後來變成吃粽子了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麼 根據民間傳說得知,我們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在楚國時期,是一名朝中大臣。屈原諫言楚國和齊國聯手對抗秦國,但是最後卻遭到反對,而後還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