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之於知識,猶如湯之於鹽。出自於哪裡

2025-04-06 15:45:12 字數 1786 閱讀 6870

1樓:愚而好學

德國一位學者說過這麼乙個比喻。他說,將15克的鹽放在你面前,無論如何你難以下嚥,但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就會在享用佳餚時,不知不覺地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從這個比喻中能夠得出的是,情境之於知識,猶如湯之於鹽,鹽需要溶入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展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學生理解、消化、吸收。

這就是情境的價值。

在新課程推進過程當中,教學情境和情境的創設,已成為乙個非常熱門的話題,甚至到了這種情況:公開課幾乎是到了「無情境不上課」的狀態。很多老師都想著在教學設計中有著別處心裁的情境創設,甚至很多老師是為了要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不但浪費了40分鐘的寶貴時間,而且對這節課根本就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無效的情境創設。

例如在教學《認識三角形》這一課時的乙個情境創設: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不同形狀的圖形,今天呢就由這些圖形陪小朋友們來一同學習新知識,它們想跟小朋友們交個朋友,你們願意嗎?

生:願意(不願意)。

師:看來小朋友們都想跟它們成為好朋友,那讓我們跟著這些圖形一同進入它們的「世界」吧!

現在分析一下這個情境,事實畢旦上並不是不好還是有很多可取的地方,老師能夠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用孩子的語言,孩子的思想跟他們進行對話,同時沒有花花綠綠的糖衣,有的是實實在在手配擾的東西(圖形),但是問題就出在老師在創設這個情境的時候在意的是結果,而忽略了過程,大部分孩子給了他「願意」,但是那些少部分「不願意」的孩子該怎麼辦,難道就讓他們在這種「不願意」下來學習嗎?這不創設情境的最終目的。

新課改主張從生活實際出發學習知識,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看來融入生活才是我們課堂的本質所在,所以對於上面的那個案例,不凡讓學生自己先試著找找生活中的三角形,然後說說他們所認為的什麼樣的圖形是三角形?它們有什麼特點?接著帶著孩子們賣薯的觀點來進入今天的課堂。

情境有兩個要素:乙個是「情」,乙個是「境」,你要把他的「情」激發出來,激發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才能讓他們很好地進入你所創設出來的「境」中去。也許你所創設的情境很美,然而只有讓孩子能親身感受到的那種「情」才是真正有用的「真情」。

思考「湯」跟「鹽」的關係,想想我們教學中的情境,我們的教學,是不是也應該把知識融入到情境、融入到生活當中來進行。

2樓:⑧步_黯然

德國一位學者有過一句精闢毀謹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纖此基前,無論如何你難以下嚥。但當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早就在享用佳餚時,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

情境之於知識,猶如湯之於鹽。鹽扒碧需溶入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

3樓:危白雪陽藍

這句話出自德國一位學者說過的話,意思是情境殲運對於知識來說,就像是湯對於鹽一樣。禪頌這位學者強調知識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更好地被理解和吸氏襲梁收。

創設問題情境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4樓:匿名使用者

啟用學生的求知慾,促使學生為問題的解決形成乙個合適的思維意向,從而收到最佳的教學效益是創設教學目標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在創設教學情境時,一定要保證新設情境能激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激起學生的積極思考。創設教學情境時,要造成學生心理上的懸念,從而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帶人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誘發他們產生積極思考的慾望,並積極投身到學習活動中去。

德國一位學者有過乙個精闢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你無論如何也難以下嚥。但將15克鹽放人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早就在享用佳餚時,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

情境之於知識,猶如湯之於鹽。鹽需溶人湯中,才能被吸收;學習需要溶人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

寡人之於國也中之於是什麼用法

之 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於 介詞,對 其他用法 1 於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寡人之於國也 介詞,比 寡人之於國也 寡人之於國也 介詞,對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寡人之於國也 介詞,在 則移其民於河東 寡人之於國也 介詞,到2 之 寡人之於國也 寡人之於國也 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填然鼓之 寡人之...

「之於」什麼意思,訴之於 是什麼意思

就是如。的意思。承接的意思 你之於你,你之於我 什麼意思?之,語氣助詞,無實意。於,對於,意思就是你對於我來說怎麼怎麼。也有直接把 之於 當成一個詞看待,解釋成為 對於 的。之於來是對於的意思自。之 之 用於主bai謂之間 不譯。於 對du 對於。你zhi之於我dao,我之於他意思就是說我你對於我,...

課文寡人之於國也裡的古今異義,寡人之於國也古今異義

1.寡人 之於國也。寡人 古義 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詞。今義 指形單影隻之人 2.河 內 兇 河內 黃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濟源一帶 兇 古義 穀物收成不好,荒年。今義 1.指人或動物暴躁,心腸狠 2.不行的,不吉祥的。3.鄰國之民不 加 少。加 古義 副詞,更。今義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東西或數目合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