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正念為上,佛心自會相應什麼意思

2025-04-09 16:05:09 字數 2634 閱讀 6375

1樓:網友

佛心自會相應什麼意思佛心自會相應什麼意思。

什麼是修到一定修為心念一動就行動

2樓:

您好親,修到一定修為心念一動就行動,指的是修行者修習到一定的心法,以至於他的身心一動,就會實行自己的心願,不受任何外部的干擾,是一種修煉的境界。修行的最終目的是達到自我的解脫,所以修習心法的目的在於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不再受到外界的影響,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心願去行動。 如果我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還請給個贊(在左下角進行評價哦),期待您的贊,您的舉手之勞對我很重要,您的支援也是衝悉液我進步的動力。

如果覺得我的解答還滿陸氏意,可以點我頭像一對一諮詢。最後再次祝您身體健康,心情愉快散物!

***的菩提心眾生兼是如來是什麼意思

3樓:

1、菩提心的本體就是利益一切眾生、讓他們獲得如來正等覺果位的希求心,《悔悔搜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求無上菩提之心。

2、又稱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或略稱道心、道意、覺意。此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前談子,是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則得速成無上菩提。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略稱發心、發意;最初之發心,則稱初發心、新發意,為菩提之根本。

3、《大智度論》卷四十一雲︰菩薩初碧歷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

若修唸佛,則實為穩當之極

4樓:亞浩科技

原文:汝之性情,每好作無謂之話說。汝家不充裕,兼有老親①,何得雲欲覓清淨處所,而一心辦道乎。且汝在電局,若看經參禪,人事繁劇,則誠難用功。若雲唸佛,但恐汝不發真心。

若真發了生死心,則人多也不至有妨。以唸佛只一句,縱然打差(音岔),亦打不掉。倘汝心不討厭,則固無甚障礙。

汝心若生厭,則便一刻難過矣。不能捨家覓靜處唸佛,何得請我決斷,豈非以此為戲乎。

汝果能勸老親,勸妻子,同修淨業。豈不如汝獨住靜處唸佛乎。又人情應酬,汝果以修行從減從略,人必不至見怪。或迫不得已,略為應酬,可省即省,有何不可。

居塵學道,若修別種法門,則誠難得益。若修唸佛,則實為穩當之極。但以汝之無事生事之妄想太多。

勿道未得靜處難得益,即得靜處亦難得益。汝何苦以有用之精神,用之於無益之話說計較,而自擾擾人乎。當力戒此病,隨分用功,詳看文鈔,自可一切處,皆自在安樂矣。

復李慧實居士書一)

白話譯文:你的性情,每每喜歡說些無謂的話。你家裡不是很充裕,又有年老父母,怎麼能說想要找乙個清淨的處所,一心辦道呢?

況且你在電局工作,如果看經參禪,因為人事繁雜,那麼實在難以用功。如果說到唸佛,只是恐怕你不發真心。

如果真實發了生死心,那麼即使人多,也不會有妨礙。因為念佛只有一句,縱然是打差,(音岔)前困也打不掉。倘若你心中不討厭,那麼本來沒有什麼障礙。

你心中如果生起厭煩,就會一刻唯悔拆時間都很難以熬過了。不能離家去找靜處唸佛,怎麼能請我來決斷,這是將這件事當作兒戲嗎?

你果真能夠勸導年老父母,勸導妻子,共同修持淨業。哪會不如你獨住在靜處唸佛呢?又者,人情應酬,你果真因為修行而作減少指棗和省略,他人必定不至於見怪。

或者迫不得已,略微應酬一下,能省略就省略,有什麼不可以。

居紅塵學修道法,如果修持其它法門,那麼實在是很難得到利益。如果是修持唸佛法門,就實在是穩當到極點。只是因為你無事生事的妄想太多。

不要說沒有找到靜處,難以得到利益,即使找到靜處,也很難得到利益。你何苦把有用的精神,用在無益的說話計較上,而自擾擾人呢?應當努力戒除這個毛病,隨分隨力用功,詳看《文鈔》,自然可以在一切處,都自在安樂啊!

正念行禪

5樓:世紀網路

禪修就是訓練保持串習於正念。

我們修持皈依發心,試著增長心的續流中的正面能量,減少心流的負面習氣,這就是禪修。

我們開始在心中串習皈依發心正念,心逐漸熟練串習它們,你的心就變成那種體性。然後,你不必思惟,正念就會自然而然在我們心中生起來了。

我們反覆的練習正念,當我們能夠逐漸去除惡念時,那將帶來證悟。

我們迅速獲得證悟是不現實的,我們已經長劫習慣於惡念。因此,首先我們必須淨除它們,淨除它們的同時,我們將得到真正的證悟。

偉大的無著菩薩就是乙個很好的例子,他花了十二年的時間閉關,卻從來沒有得到任何的徵兆。

他終於離開了洞穴,當他走出洞外,看到乙隻狗,他的肚子上有一道開著口的傷口,傷口上爬滿了蛆,狗兒正極痛苦的哀嚎著。

無著菩薩對那隻狗生起了極大的慈悲,他想:「如果他把狗留在那裡,狗可能會死,但如果他把蛆移開,蛆也會死。因此他割下一些自己的肉供蛆維生。

他也發現如果他用手指來移動蛆,會把蛆弄死。」

因此,出於大悲心,他決定友賀用舌頭來移動它們,他閉上雙眼,並朝那隻狗伸出舌頭,但卻沒有碰到狗。

當他張開雙眼,看到彌勒佛在他面前,之前他示現為狗的形相。無著菩薩說:「我花了十二年專注於您身上禪修,卻無法看到您。為什麼這十二年來您都不給我個徵兆呢?」

彌勒佛答道:「十二年來我桐盯一直和你在一起,你卻看不到我,那是因為你被業障矇蔽的緣故。但是因為你生起了極大的慈悲心,它消除了你所有的障礙,使你能夠看見我。」

因此,我們為了獲得證悟,必須淨除惡業。

為了利樂一切如母局告和有情希願早日成佛,為了成佛,我穩健行禪:南無觀音菩薩……

這樣行禪一定會集聚資糧、淨除惡業。

修行中,什麼才是正念,如何理解正念

如果是修行的話,正念即菩提心,佛性,大圓鏡智等等。正念無念。如何理解正念 必須明白怎樣才是有正念的狀態 在禪修中忙於做這做那,卻是正念不夠,結果發現長時間修行也不見有多少進步。一旦明白,就可以把心調到與正念相應的狀態,保持連續的正念,定力就隨之生起,這樣進步就快了。最近群裡的一位賢友的情況就是如此,...

關於對聯是以左為上還是以右為上?謝謝

1全部上聯貼在門的右邊,也就是說,你面對大門,上聯是在你的門的右邊的。下聯自然就貼在左邊。這個問題其實是古人的一個禮節習慣。在古人看來,左為上首。書寫是從左向右寫 男尊女卑,故有男左女右之說。貼對聯時,也遵從這個習慣。以門看來,它的左方因為我們面對它,恰好相反,就是我們的右方。但對它來講,是左為上首...

求婚禮請柬上可用的喜慶詩句唐詩宋詞為上,為謝

得成比目何辭死 只羨鴛鴦不羨仙 求唐詩宋詞 謝謝 長一點的詩,八句以上,最好是唐詩宋詞,比較好理解的提供幾首,謝謝!比較好理解的提供幾首 不要太常見的 這個不好兩全 古代詩句中的愛情 詩詞佳句 作者 名稱 ab c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離思五首其四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