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書所見教學設計,古詩《夜書所見》教案

2025-04-21 14:55:27 字數 1242 閱讀 2038

古詩《夜書所見》教案

1樓:愛創文化

學習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懂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

2.學生課前查閱這兩首古詩及作者的有關資料。

3.學生蒐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讀讀背背。

教學過程:

學習《夜書所見》

交流資料,瞭解古詩背景。

1.學生交流課前所查閱的資料。

2.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了家鄉,獨自在外。乙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麼嗎?

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放聲朗讀古詩,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3.自學古詩:藉助課後註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迴指導。

5.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小組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

3.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呢?

5.感情朗讀:帶著這樣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結合,熟讀成誦

根據詩意,參照插圖,熟讀課文,練習背誦。

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讓學生觀察範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

拓展活動

你還讀過哪些詩人所作的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古詩兩首,夜書所見,古詩兩首—夜書所見教案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夜書所見全文翻譯,《夜書所見》古詩翻譯出來是什麼意思?

梧桐樹吹來的聲音,送來了陣陣寒意,江上的秋風使客人產生了思念家鄉之情。猜想有兒童用細長的東西撥弄蟋蟀,夜深了,籬笆下只有一盞燈光在明亮的照耀著。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吹來秋風,使出門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家中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呢!夜深人靜了還亮著燈不肯睡眠。11...

夜書所見詩人所見到的事物有哪些,夜書所見詩中詩人看到的是什麼?想到的是什麼?

寫到的事物有 落葉,秋風,籬笆之間閃爍的燈火。譯文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遊在外的遊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二 原文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此詩以疊字象聲詞置於句首,一開始就喚起讀者聽覺形象的聯想,造...

夜書所見題目的意思是什麼,夜書所見這首詩的題目意思是什麼?

在孤寂夜裡寫寫所思念的景象。出自 夜書所見 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作的七言古詩。原文 夜書所見 宋代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譯文 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秋風吹來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一點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